分享更多
字体:

喀斯特地区实现生态与脱贫双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7 04:17 来源: 经济日报

   清晨,雨初停,云雾还在缭绕。站在云贵高原东南大斜坡地带的广西西北部环江县古周村的山坳里,放眼望去,只见层层叠叠的山峦满目青翠,掩映其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美不胜收。谁能想到,十年前,这里还是到处石头裸露、植被稀少,是严重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

   “近年来,通过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生态移民等方式,广西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在整体好转。”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站长王克林研究员说,“目前,我们正在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和典型地面监测调查进行数据分析,内容包括植被覆盖率、土壤养分与水分固持能力等”。

   既要恢复生态

   也要脱贫致富

   我国区域性的环境地学问题,北有黄土高原,南有喀斯特区域,均是最为贫困的两片区域。我国喀斯特地区集中在西南八省,以云南、贵州、广西为核心,面积总计54万平方公里,十分容易发生石漠化。其中面积最大的类型是峰丛洼地,人地矛盾更为尖锐。

   “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是西南喀斯特地区面临的最大问题。这里资源缺乏、环境脆弱,但是长期以来居住了大量人口,人类活动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陷入了生活贫困和生态退化的恶性循环。要恢复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治本之策是生态移民,实行自然封育。”兼任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所长的王克林告诉记者。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从1995年开始在环江县城北3公里处的肯福,建立异地生态移民的科技扶贫开发示范区,为喀斯特地区提供了异地扶贫开发示范样板与技术辐射源,实现了生态移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环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我国西南最大的生态移民安置县,先后安置了本县2万人、外来6万人共计8万人的生态移民。

   然而,在西南喀斯特地区,可以异地安置的土地十分有限,不可能将山区的农民全部迁出安置。那么,如何让这方水土既不再脆弱,又养好一方人呢?

   走在古周村泥泞的小路上,只见两侧人工草丛十分茂密,不少草有半人多高。“这是我们引进的、耐旱涝的优质牧草桂牧一号。现在古周村民很少再种玉米,主要是种牧草养牛,收入大大增加。那些又细又高的灌木是木本饲料任豆树,树叶也可以喂牛。依托养牛,还推广了沼气和有机质还田,有效保护了薪炭林与水源林。现在,草食畜牧业成了喀斯特峰丛洼地生态恢复的高附加值替代产业。”广西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副站长曾馥平说。

   钻进毛南族村民谭桂仁家的牛棚,记者看到牛栏里四头牛正在吃着刚收割回来、切碎的牧草。谭老汉告诉记者,“十年前一家也就养一头牛,没有那么多的草喂。现在退耕还草了,中科院的科学家来了,教我们种草养牛,我家过去几年养八到十头,今年因为小牛的价格过高,稍微少养了一点,平均一年收入有一万多元”。

   古周村的村委会主任谭凤章高兴地说,“种一亩草能养两头牛,一头牛能赚2000元。原来种玉米一亩地只能挣两三百元。现在每户最少也要养四五头牛,养牛占了户均收入的80%。全村90户,建了七八十个沼气池。现在村里有钱了,生态也比过去好多了,不用迁出去了”。

   既有利生态恢复、又能脱贫致富的种草养牛,如今成为环江县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环江县县委书记蒋向明告诉记者,“多年来,农村养牛光靠天然草场自由散养,产出率很低。从2002年开始,我们根据中国科学院专家的研究成果,确立了大力发展种草养牛业的发展战略,要实现年出栏10万头牛的奋斗目标”。

   截至去年年底,环江县共建成10个种草养牛示范乡镇,21个种草养牛规模示范场和2个示范小区,887个种草养牛示范户。全县推广保留种植优质牧草2.82万亩,年内牛出栏2.45万头,利润收入4600万元,养牛户平均新增收入2000元,全县肉牛产业总产值1.17亿元。“凤山、巴马等县和环江同处河池市内,也是石漠化地区,已经开始学习种草养牛。不久前,百色市和贵州安顺市也专程来环江取经。这种生态和致富‘双赢’的模式很有前景。”蒋向明说。

   既是知识洼地

   又要助力科学决策

   没有科研支撑,石漠化的治理是盲目的。环江之所以生态恢复取得积极成效,正是得益于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这个科技平台。环江喀斯特站多年积累的大量野外调查、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数据,为喀斯特山区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

   种草养牛模式背后的科技支撑是什么?记者走进环江喀斯特站,一探究竟。

   爬上径流试验场,只见种植玉米区域下方的收集池内有一层浅浅的水,而种植牧草区域的池内基本是干的。“这说明牧草对水土保持的效果明显比玉米好。通过对比发现,坡麓地带水分养分比洼地还高。”王克林说,“很多专家认为喀斯特洼地有累积效应,肥力应该比坡地高。但当地农民却放弃山下的洼地跑到山上种玉米,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不一样的结论。”

   王克林率领的课题组进行长期观测和实验,发现喀斯特峰丛洼地的土壤和营养物质以垂直渗漏为主,而坡地玉米种植正是造成土壤流失与石漠化的重要原因。“喀斯特的地质特点决定了土壤容易随着雨水渗漏,而种玉米需要经常翻地,更加速了土壤流失。减少人类活动干扰,是实现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的主要途径。”王克林说。

   于是,课题组开展坡耕地适应性景观生态设计,不再种植玉米,改为构建木本饲料植物群落,大力发展优质牧草与肉牛圈养,形成喀斯特农牧复合生态系统,大大减轻了垦殖活动对坡耕地的破坏。

   “种草养牛不仅帮农民脱贫致富,也减少土壤扰动,有效保持了水土,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峰丛洼地也成了我们的‘知识洼地’。”王克林说。

   作为我国第一个喀斯特生态研究的国家野外观测研究平台,近5年来,环江喀斯特站承担的科研任务主要有国家“97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重大创新项目等;发表CSCD论文300余篇、SCI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科学研究应该以国家的重大需求为核心,学以致用,推动国家科学决策。西南喀斯特地区是种植业为主的玉米种植带,基于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我觉得这里更适合变成农牧耦合的草食畜牧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目前,我们正就此进行深入的科学论证和试验,希望能够推动国家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王克林说。

   近年来,国家对石漠化治理的力度持续加大。今年全国“两会”上,“石漠化治理”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国务院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决定在西南岩溶地区8省(区、市)的451个县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

   “这一规划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10年将投入1500亿元,比三北防护林的投入还多。我们的科研要立足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全面提升。”王克林说。

   西南喀斯特地区位于珠江和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意义重大。这里的生态功能应该更多地体现在调节和支持功能,不适宜高强度的耕作。“然而,目前对这一区域的生态补偿还停留在退耕还草,未来应该有更多的补偿形式。去年,国家林业局在环江做了森林碳贸易试点,计算喀斯特地区植被的碳固定量。我们也进行了六七年固碳数据的研究测算。现在的研究还多是林业固碳,以后会延伸到土壤固碳与水源涵养等方面。我们希望,十年后,碳汇与水土保持功能能够成为这里生态补偿的主要收入。”曾馥平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