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瓶青啤,都有一个“绿色基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7 04:17 来源: 经济日报从墨尔本大学环境管理专业毕业的硕士生王妍,现在是青岛啤酒福州公司工程部的一名员工,每天所做的工作与污水处理有关。按照王妍的话说,自己也没有想到,会与青啤结缘。
“青啤在国外名声很响,产品也很受欢迎。毕业时听朋友说青啤福州公司建新厂要招人,而且跟环保相关,专业对口,我想都没想就过来了。但当时还是挺疑惑的,一家啤酒公司为什么把环保看得如此之重?” 王妍笑言道,“来青啤之前,就觉得有100多年历史的企业做品质做得扎实;来青啤之后,才发现青啤的环保做得同样扎实,一步一个脚印”。
吸引高端人才做环保
据记者了解,青啤公司在公司总部及每一家工厂均配置了专职环保人员负责环境管理工作,每年都会引进环保专业的高学历人才,王妍便是其中之一。这是青岛啤酒环保人才储备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企业和全球领先品牌用实际行动打造绿色产业链的一个缩影,确保每一瓶青啤,都有一个“绿色基因”。
“像重视产品质量一样重视环保工作,像管理青啤百年酵母一样管理污水,这是我来到青啤,老师傅给我上的第一课。”王妍说,她在青啤从事环保工作最大的体会就是绿色环保意识是渗入每个员工骨髓里的。“‘好心有好报’是新员工入职首先要培训的环保课,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青啤不仅追求安全消费,也非常注重消费者的绿色消费。”
在青啤看来,就是靠内部的文化熏陶、靠体系化的培训、靠宣传引导、靠组织激励,去培养一种主动的、自觉的环保行为,踏踏实实践行“好心有好报”的朴素环境观。
技能大赛增设环保工种
始于2004年、每两年一届的职业技能大赛现在已经成为青啤4万员工心目中的明星品牌,亦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造星”大赛。
今年举行的第四届青啤职业技能大赛上,也正式设置了环保工种的竞赛环节,将污水处理操作工纳入到技能大赛,以培养员工一点一滴的环保理念。此外,通过自行设计开发《青岛啤酒环保手册》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节能减排新举措、循环经济理念和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的循环经济模式传播到50多家子公司,进行“全民动员”。
青啤鼓励员工积极投入到公司环保和节能减排中来,通过征集技能减排建议,开展“金点子”等活动,公司先后涌现出许多独特的以员工名字命名的节能法,如“宣宏煤炭喷淋法”、“蔡守荣通道改造法”、“若明叉车”……员工关注环保、关注节能减排在企业内部已经蔚然成风,而正是这股力量推动着青岛啤酒循环经济链条的发展。
潘志磊是青岛啤酒二厂包装部的一名普通员工,他提出优化包装箱打印字体的建议,缩小字体,减少了油墨的使用,从而更加环保,仅此一项每年为企业节约20万元。潘志磊认为:“作为生产第一线的员工,我们对环保的必要性有着真切的认识。‘勿以善小而不为’,无数小小的环保建议,就能汇聚成大的改变。”
在环保上舍得花钱
对于低碳环保,一是要从企业层面进行战略上的规划设计,二是要从实践的层面进行战术的规范运行。青岛啤酒在战略上将环保列为第四核心竞争力,从方法、制度、指标等多方面推动企业环保体系建设,最终形成并建立了层层负责的环保执行机制。
记者了解到,青啤2008年至2011年四年间投资4亿多元用于节能环保项目,并通过绿色采购、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物流等多个环节,全方位调整、改进、整合、提升企业碳管理价值,实现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
“青啤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环境治理上很舍得花钱,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环境意识超前,工作比较扎实而且做得很细。”王涛,青岛市环保局市北分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他一直从事环境监察工作,从2004年开始一直和青啤打交道,对青啤的环保项目十分熟悉。“这么多年来青啤在环保上坚持不懈,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作为一名环保工作人员确实很感动。”
从社会价值的回报角度来看,以二氧化碳的回收为例,截止到现在已有16家工厂实现二氧化碳“零采购”,年回收利用二氧化碳10余万吨。以一棵30年冷杉树年吸收二氧化碳111千克计算,相当于2011年青啤公司共种植91万棵。
青啤认为,企业做大不是资本的放大,而是责任的做大,能力的做强,境界的做高。在过去的数年间,青岛啤酒反复强调用科技创新的力量让传统的产业更加符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让环保理念渗透到每位员工的骨髓中,让消费者从青啤中能喝出绿色来,这是一种可持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