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洲也要建评级机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7 04:17 来源: 经济日报

   日前,法国参议院发布报告称,支持欧洲建立全球性私营评级机构,以抗衡近年来因未能及时预见重要企业破产和金融危机而饱受批评的美国评级机构。此前,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德国的罗兰贝格咨询公司也宣布将成立新的信用评级机构。

   其实,这已不是欧洲国家第一次试图通过“欧洲制造”的评级数据应对美国“评级大棒”了。早在2011年1月底,欧盟关于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控已进入立法程序。当时,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对评级机构的立法建议》。该建议要求银行业、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所有金融机构在评估资本金水平时,要自己评估风险,不能依赖评级机构的报告。建议同时要求监管者在监管和发布指令时,不能只依赖评级机构的结果。为了稳定主权债券市场,该建议要求评级机构每6个月就要对评级进行一次重新评估,而非目前的12个月;评级结果必须在市场休市后至开市前一个小时之内公布;同时,评级机构需在公开报告前,提前24小时知会被评级国家,并提供报告中计算方法、关键事实等数据,被评级国家可以就其中的事实错误作出回应。

   有分析认为,无论是欧盟还是法德两国,积极筹备“欧洲制造”评级机构都已是公开的秘密,这一行动完全是对美国“评级大棒”的无奈反制。因为,欧债危机以来,从中推波助澜,不断增加市场忧虑、推高做空欧元呼声的正是这三大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惠誉和标普。

   2009年12月,标普将希腊信用展望级别降至负面。一时间,希腊国家上空风雨欲来。随后,惠誉国际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最后,穆迪则将希腊短期主权信用级别由A-1下调至A-2级。

   继希腊之后,其他欧洲国家也迅速成为三大巨头下调评级的目标。2010年4月底,标准普尔将葡萄牙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降至A-;5月初,穆迪将葡萄牙Aa2级主权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并提出有可能下调两档评级的警告;5月底,惠誉宣布将西班牙的主权评级从AAA级下调至AA+级,欧元汇率也在6月初陷入了4年来的深渊。

   日前,穆迪宣布下调16家西班牙银行评级,此前还下调了意大利26家银行的信用评级,而惠誉则下调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25日,穆迪宣布下调28家西班牙银行的长期债务和存款评级,下调幅度为1档至4档不等。

   分析人士称,在艰难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之时,这些信用评级机构频频下调该地区主权国家和银行的信用评级,使得欧盟面临的处境更加艰难,引发了欧洲决策者的“愤怒”。一直以来,欧洲政治家对这3家评级机构就颇有微词,指控他们为垃圾证券打高分间接造成了2008年金融危机,还批评说,这3家评级机构对欧元区高债务国家国债降级从而加剧了欧元危机。

   众所周知,信用评级代表了对债务风险的综合评价,信用评级机构应以客观性以及权威性为人接受,其对于市场以及投资者也大有裨益: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信用评级机构对一个国家或者政府作为债务人偿债能力的评价,对于现代国家融资至关重要。一般而言,信用级别越高,偿债能力越强,投资者就会愿意购买其证券,这样债务人的融资能力就得到了增强,融资成本也会相对低廉。这也就是各国都十分看重信用评级机构数据的原因。

   分析人士就此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三大信用评级公司不断助推和引导市场的避险情绪,甚至胡乱挥舞“降级”大棒,令欧洲各国疲于应付。可以说,三大评级机构把降级的“火种”撒到哪里,欧盟的“救火队”就不得不出现在哪里。因此,变被动为主动地酝酿出台欧洲标准评级机构,对欧盟及其成员国来说已是势在必行。

   2012年5月底,欧盟决策机构——欧盟理事会(成员国)常驻代表委员会统一了欧盟委员会有关《对评级机构的立法建议》的立场,并授权欧盟轮值主席国据此与欧洲议会举行谈判,以便在欧洲议会通过该法案。分析认为,上述举措旨在打破穆迪、标普、惠誉三大美国国际评级机构的垄断,使评级分析方法透明化,减少投资者对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评级机构有意或无意违反规则的行为将被课以罚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