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湖北“技能高考”改革样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7 08:4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湖北“技能高考”改革样本

  特约记者 刘晓杰

  实习记者 肖青武汉报道

  年年岁岁景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6月26日,一场由150所不同批次院校参与、覆盖湖北16个市州的高校招生巡回咨询会高调开幕,首站武汉黄家湖大学城。和许多年此时的景象雷同,一场招生大战将在荆楚各地激烈上演,直至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下一个归宿为止,可这两年,“事情正在起变化”。

  经过一年的实践,2012年,湖北决定将“技能高考”的招生专业由单一的机械类扩大至机械、电子、计算机等3个门类,执意要把高考改革向纵深推进,此举被国内教育界誉为“破冰之举”。

  谈及湖北此举,有专家赞其“有魄力、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也有舆论认为这只是高校在生源不足困境中的“权宜之计”。但回归到“技能高考”试点院校本身,一股由于教育投入不足而致的生存压力正滚滚而来。

  “破冰之举”

  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局面,在湖北正在被打破。

  在一个专业试点一年后,报考人数从500直接陡增至5000,“技能高考”的火热程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项改革是真正的利国利民”,6月26日,作为首批“技能高考”试点院校的负责人、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卢斌对本报表示,湖北此举对我国高考改革事业不无借鉴意义,“中职生,那么庞大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需要这样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不出意外的话,在今年9月开学季,将会有1775名“中职生”开始他们的大学之旅,“今年报名参考的学生超过5000人,最终通过技能考评的有3000多人,是否能被高校录取还要看这次高考的成绩”。

  去年7月,湖北首创全国统一的“技能高考”,率先在职业教育领域推进高考试点改革,即在部分专业实施以技能考核为主的中职生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的考试招生模式。最终,首批参与试点的500名考生中有350人如愿被高校录取升格成为“大学生”。

  “第一个参与试点的专业是机械类,主考场就设在学校的实训车间”,湖北省技能高考专家组组长卢斌介绍,报考的考生可在车工技能、铣工技能和钳工技能中任选一种,在高考前统一进行技能操作考试,“文化考试是单独命题,与高考同步进行。录取时,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占比70%”。

  由于首次打破一张试卷考所有考生的高考“大一统”局面,湖北这项改革被舆论誉为“破冰之举”,“技能高考”更是被比喻成中职生跨上大学的“立交桥”。

  据上述湖北省教育厅人士介绍,2012年,湖北这项以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的高考改革试点将继续推向纵深,“技能高考”的专业(类别)将扩大至机械、电子和计算机三大门类;2013年专业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增加建筑技术类和会计、护理专业,“凡符合湖北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含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应届或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考”。

  生源不足是重要原因

  按照湖北的计划,到2015年,该省中职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学习,全部实行技能高考,实现常态化、制度化,不再组织现行的“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统一考试(高职统考)”。

  “其实,早在几年前,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就曾提出过这一改革思路,也一直在责成相关部门进行调研论证”,一位接近湖北决策层的教育界人士告诉本报称,由于对中职教育现状的担忧,“领导希望通过上游的改革来推进湖北中职领域的彻底变革,让职业教育变得有用”。

  湖北高层的“想法”在2010年找到了政策支撑。

  是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建立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为了配合国家这一改革发展要求,2011年1月,省里面最终决定正式开展改革试点,主要目的还是触动、改变中职教育现状”,上述人士介绍称。

  情况并不乐观。在实地调研湖北20余家中职学校后,湖北省技能高考专家组组长卢斌发现,中职学校存在的问题严重程度超出想象,“中职学校的使命就是职业教育,但实际情况是,技能课教师根本不受重视,倒是语文、数学、外语等占主导,90%的学生是按照参加高考的模式去培养,而能通过高考升学的不到10%,这就完全偏离了最初定位”。

  6月25日,湖北省教育厅职称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坦言,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招生制度弊端逐步显现,“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办学目标强调就业导向,但文化考试体现不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不过,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教授看来,湖北此番努力或许只是“吸引考生的一种权宜之计”,“现在职业培训学院普遍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教育部门和很多高校都在想尽办法来吸引考生”。

  无独有偶,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解飞厚也认为,保证辖内高职院校的正常运转或是湖北此番改革的主要考量,“客观的说,生源不足是这项改革的主要背景”。

  事实也正是如此。资料显示,湖北高考报名人数在2006年攀至高峰后,2007年便开始一路下行,2012年降幅最大,全省高考报名总数为45.7万人,比2011年减少2.8万人。而据出生人口测算,2013年湖北约有43万高中毕业生,2014年为39万人,2015年则降至34万人。

  财政投入不足

  领命试点一年,卢斌和他的同事们烦恼不已。

  “实事求是地讲,通过技能高考录取的一部分学生在文化学习方面确实存在问题”,作为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卢斌一直在思考“究竟如何把好事做好,把改革的初衷体现好”。

  显然,万里长征才开始第一步。

  “开会的时候,教师们都问我们这些领导,他们教的到底是不是大学生?”据卢院长介绍,为了“适应”学生,“我们现在是每个月专门就这个问题开一次研讨会,教学方案也是不断修改、完善,以求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当然,这对我们试点学院而言,也是一个尝试,一个挑战”。

  对此,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也表示,无论高考改革如何变通,“一定不能忽视文化考察,因为学生终究是要适应社会,他们的转岗能力最终还是取决于文化科学素养,我们的教育一定不能短视”。

  同时,乔新生也提出了另外一种担忧。“中职教育系统本来已经有自己的一套评价体系,技能高考旨在打通职业技术培训和高等教育,这是否会导致高等教育变成职业技术培训,而最终会导致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下降?”

  在各方对湖北此番尝试点评不一时,另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随即被提出。

  “事实上,省里面只在录取模式上做出方案,在资金等方面的配套上并未有安排”,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湖北高校方面工作人员坦承,“技能高考侧重实际操作,这就涉及到成本问题,几千名学生需要的资金可想而知,目前都是试点院校自己在扛”。

  由于资金问题,“技能高考”在试行过程中并非不存在问题。“比如,建筑专业的技能测评,为了节约考试成本,有的方案就是让考生现场搭个脚手架,这能体现一个中职生的什么水平呢?这是不是对中职教育的一种侮辱?”上述人士坦言,“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入,这样才能保证改革落到实处。”

  根据《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规划,湖北省将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为建设教育强省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到2012年,超过国家2012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目标对湖北的要求比例。其中,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

  “但实际上,在全国范围内而言,湖北省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并不靠前”,“省属高职院校每年生均财政拨款是2000元左右,且不跟沿海发达地区比,同属中部的江西数据是普通高职是3000元,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是6000元”。

  尽管困难不少,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金元依然对“技能高考”满怀信心:“它不仅为高职学校提供了技能素养高的生源,也能推动高职院校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高职的衔接,是湖北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