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商飞与法企合建客机神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8 01:3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陈姗姗

  一方为了获得技术和经验,一方则为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在研制国产大飞机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通过与中国的航空制造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争食国产大飞机这块市场“蛋糕”。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天从负责国产大飞机研制和生产的中国商飞公司获悉,由中国商飞公司所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上飞公司”)与法国赛峰集团所属拉比纳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专业航空线缆公司——上海赛飞航空线缆制造有限公司(下称“赛飞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以保障C919大型客机项目,加强总装制造能力建设。

  分包国内外

  上飞公司在与拉比纳公司共同成立的赛飞公司中持有51%的股份,合资公司将面向亚太地区航空市场的全机电缆系统(EWIS)的设计、发展、生产及客户支持,并将主要负责C919项目全机电缆系统的实施。

  据记者了解,线缆是大型客机的总装直属件和“神经”,不同材料规格、不同类型的线缆将飞机飞控、航电、燃油、液压、环控等各系统有机连接成完整的总体系统,实现各种信号和指令的及时传输,因此,线缆设计、制造能力是飞机总装制造能力的重要部分,也是关系飞机总装制造效率和飞机性能、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第一家中国商飞为国产大飞机项目与外资企业成立的合资公司。在此之前,中国商飞已经宣布拟与伊顿、吉凯恩等成立17家合资企业,其中12家已完成注册或签署合资合同。

  “由于大飞机项目要求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国内生产、总装又没有绝对成熟的经验,因此在相关系统、零部件的选择上,也主要通过招标的方式整合国内外的资源。”中国商飞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公司已经通过市场机制选择了国内9家企业作为C919机体结构供应商,51家企业作为标准件潜在供应商,16家企业作为材料供应商,全国共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20多所高校参与了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

  据记者了解,在已经选定的供应商中,主要是中航工业旗下公司,也包括浙江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江苏彤明车灯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但主要的核心系统和部件,则都有GE、霍尼韦尔派克汉尼汾等外资制造巨头参与的身影。当然,要想获得订单,他们也都选择了与中国商飞或中航工业等国字头的飞机制造商合资的形式。

  技术换市场

  比如发动机和航电系统就是飞机最为核心的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的价值量,在飞机的造价中占到了40%左右,而这两个系统均被美国通用电气(GE)拿下。

  如果单纯评价GE公司的技术力量,在全球航电领域,GE的市场份额位列美国霍尼韦尔、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之后,发动机业务也面临罗罗公司和普惠公司的激烈竞争。但能够最终成为C919飞机的最大的供应商赢家,GE所付出的自然不小。

  去年,GE就与中航工业签署了组建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协议,这家新的合资公司主要就将开发民用航电系统,这是GE第一次在航空制造的核心领域与中国企业组建平股公司,并会把其民用航电业务整合进合资公司。而其他外资航电企业由于顾虑核心技术和商业利益,大多不愿在与中方的合资上放弃控股权。

  不过,如此的“牺牲”可能获得的将是潜力巨大的中国航空市场:中国商飞公司计划在20年的项目期间生产交付2300多架C919飞机,这也为航空电子系统提供了近20亿美元的业务机遇。

  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最新信息,目前,国产C919大型客机项目已完成了立项论证、可行性论证和预发展三个阶段工作,正在进行机体制造和详细设计工作,飞机的首个装机零件也在成都开工制造。中国商飞公司上述人士透露,2012年,国产C919大型客机项目将开展详细设计,发放全部生产用数据,开始全面试制,争取2014年实现首飞。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