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推进“社保投资” 凸显养老资金压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8 15:56 来源: 21世纪网21世纪网 从养老金的巨额缺口到入市还是不入市的争论,养老金这个关乎每个人未来的民生大计,不断挑拨着人们的神经,21世纪网也推出了“养老金迷局:推迟退休拷问社会公平”的专题报道。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的形势下,养老基金的保值与增值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务院2012年6月14日批准,27日发布转批了人保部等6部门制定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养老金的入市再敲一锤。
《纲要》提出,“十二五”要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基本解决制度缺失问题,明确下一步要“完善基金监管政策法规,积极稳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进一步规范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市场化运营”;同时“扩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充实国家战略储备”。
“国务院这次不仅是明确信号,也为接下来的步骤指明了方向与要点。”业内人士表示。
从“就业”到“养老”
在《社会保障“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发展目标为“实施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同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以及“健全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如今,五年已过,社会环境与背景面临着巨大的变化,政策也从偏重就业市场转向了对于退休人群的关注。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对21世纪网表示,目前劳动者正在趋于老龄化、当年新中国出生的第一代公民如今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这个群体非常庞大。加之物价飞涨,生活成本增大,养老金如果不达到一定的规模会很麻烦。
根据安联集团的报告,目前中国的退休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约为19:100,而到2030年这个比例会攀升至40:100,到2050年则会高达64:100。这意味着届时100个劳动力将必须供养64个退休人口。
如果按照60岁的退休年龄计算,2013年将成为劳动人口与退休人口的“拐点”时期,15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随后开始进入退休潮。截至2011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已达到5800万左右。
“从《纲要》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和运营的强调,还是要求多渠道补充社保基金,都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提供制度和资金保障。这也说明目前养老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业内人士表示。
养老金入市应“专项投资”
在《纲要》中,既肯定了养老基金和企业年金的投资运营,又多次强调要加强风险预测,积极稳妥的向前推进。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指出,在《纲要》中应着重体现养老金如何实现迅速的保值和增值,尤其是突出养老金入市的专项管理与投资。
“要对养老金入市设置门槛,也就是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做,在政策上放开,去投那些市场上公认的相对安全收益又高的产品。”郝演苏对21世纪网表示。
此外,此次《纲要》中也提出,要进一步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力度,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针对此表示,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不完善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保障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就在15%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可以达到50%以上。虽然各地政府的社保支出数据看起来很高,实际上大部分是以不同的算法障人耳目而已,有些甚至连公务员的工资都算上了。
胡星斗还称,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要规范,养老金需要找渠道增值,但更应该确保国有企业利润进入社保账户。
在这点上,政策规定的仍旧不够有力。
《纲要》中仅仅指出,要继续做大做强社会保障战略储备资金。按照“可操作、可持续、有增长”的原则,研究多渠道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依据现有制度安排,通过完善国有股减转持相关政策、做好国有上市公司追溯部分的国有股份划转工作和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进一步加大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持力度,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中宏网研究部研究员李娜则表示,看过《纲要》之后,略感失望。
“这个规划最大问题在于没有提及公务员社保的改制。现在公务员在社保方面的支出相对来说要远高于普通的企业职工。而且现在很多公务员还是在财政吃小灶。这些部门也是社保改革最难啃的地方,涉及到很多的利益集团。”李娜称。
对于此番《纲要》的出台是否会对股市形成利好,郝演苏则称,管理养老金的投资者心里应该十分明白这笔钱要到哪里去,也会十分谨慎。养老金关于老百姓的命,是不能像其他市场资金一样炒的,因此对于股市利好作用不会太明显。(21世纪网 戴闰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