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立足本土的商学院——访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院长黄德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9 03:4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姜中介

  《21世纪》:在MBA的课程设置上,香港中文大学在哪些方面体现出本土化?

  黄德尊:我们在MBA的课程设置上聘请的教师一般多年扎根于珠三角企业,做一线的研究和工作。比如说,我们请到了银监会的前主席教授有关中国的银行与金融课程,并定期带学生到珠三角进行参观与学习,探讨未来银行的运作模式。

  此外,我们还成立了一个创新研究中心BiG(Centre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Globalization),主要与珠三角地区的新兴企业联合在一起,研究创新的技术。商学院目前关注的不仅仅是产品创新,还有如何推广成功的、创新的商业模式。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兼顾本土化与国际化。在全日制MBA 课程中,我们有80%的学生来自香港以外的18个国家与地区,学员构成非常“国际化”。为了培养学生在创新上的国际视野,学校积极加强海外联系,每年学生都会有一周的时间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参观,吸收创新创意的知识,今年还去了俄罗斯圣彼得大学。商学院目前正在与剑桥大学谈一个有关高科技管理课程的合作项目,来帮助提高学生的创意创新。

  《21世纪》:您认为,香港的商学院的基因中如何体现出本土化的优势?

  黄德尊:对中国商业知识、智慧的了解是香港的商学院最大优势。将欧美的管理理论、模式直接照搬到中国极易“水土不服”。这里面不光存在着文化与法律体系的不同,还有中西方商业模式的差异。此外,中国的政企关系比较密切,而欧美的则比较分开。

  另外,由于整个亚洲地区市场不如欧美市场发达,公司结构也不尽相同,欧美多为单一业务的企业,而中国的集团业务涉足广泛,管理方面比较复杂。海外企业要想进入中国,必须足够了解内地的背景及制度上的差异化,如果没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将很难获得成功。

  目前,海外商学院缺失这方面的深入研究,而香港的商学院很了解这种差异,且在教学、课程设置上都很国际化,会让更多国际化的教授进入这个圈子,一起探讨中国的商业模式。

  《21世纪》:目前,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在探寻与内地机构的创新的合作模式上,做出了哪些措施?

  黄德尊: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与内地紧密连系,不断深化合作关系,目前与深圳市政府已达成合作协议,将于2013年在龙岗区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大力拓展本校在中国商学市场的影响力。

  深圳校区的商学院会设置符合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热门专业,包括金融、会计、风险投资、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物流、供应链等专业。在师资上,除会向全球招聘教师之外,还会由香港中文大学本部派出师资,不少教师将同时肩负深港两地的教学任务,以确保深圳学院保留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学传统。

  如何在中国现有的商业环境下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商学院未来关注的重点。香港是一个国际性的金融中心,但缺乏足够的实体经济支持,深圳校区商学院的设置希望能促进香港与内地企业,特别是珠三角的制造型企业有更好的互动合作,达到“虚实结合”,在合作中实现创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