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退一步能否海阔天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9 04:39 来源: 经济日报6月20日,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正式从香港联交所退市,其几经波折的私有化终于画上了句号。
去年以来,随着中国概念股在海外资本市场频遭冷遇,中国海外上市公司中开始出现“退市潮”。2011年,退市公司数量甚至多过赴海外IPO。
退市公司的情况不一、动因各异,大致分为两种:
一是被动退市。成熟资本市场多有严格的退市制度,一些上市公司因为业绩欠佳、市场表现不良或信息披露不达标,触发退市“红线”,被勒令退市;
二是主动退市。由于市场估值过低,合规成本高企,还不时遭遇质疑甚至诉讼,不少中国公司萌生“退意”,通过回购发行在外的流通股,进而摘牌,实现公司的私有化。
本来,被动退市或主动退市,都是资本市场正常的新陈代谢,不需要大惊小怪。但近来启动私有化退市的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快速增加,值得引起关注。
一些退市成功的中国公司纷纷宣讲“以退为进”的好处:不必再受制于来自资本市场巨大的业绩压力,在经营上赢得了主动权;利用股市低迷时回购,价格与当初的发行价相差无几,相当于在上市期间获得了一笔低息甚至无息的运营资金;退市后经过重组,还可以在给出更高估值的市场上市;可以改善现在股价低迷对公司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等等。
主动私有化,既消除了股价长期低迷、“面子上不好看”的问题,又得到了低成本掌控公司话语权等实惠,看起来像是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但是否中国概念股在海外市场遇到的种种问题,都能一“退”了之呢?并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作为公众企业,上市公司应为所有股东的利益负责,而不能只从控股股东利益或公司利益出发。从保护所有投资者角度出发,私有化应慎行。股价持续下跌,受到损害的不仅是公司本身,还有市场各方参与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
截至今年4月末,2010年以来在美国IPO的56家中国公司中,只有11家还在IPO价格之上,平均回报是负40%,其中有10家跌破发行价80%。如此市况,普通投资者难以获得什么好的收益。尽管一般私有化要约提出的收购价比同期股价有不同程度的溢价,但与很多投资者的买入价格相比,仍有相当大差距。而由于公司私有化,套牢程度比较深的投资者将彻底失去通过持有等待扭亏的机会。
相对于股价持续低迷“面子不好看”,私有化虽然可能对股价产生一时的脉冲式刺激,但负面效应却可能影响更长远。中概股在海外市场的遭遇,究其根源还是诚信危机;而大面积的退市,则可能加剧这种印象,殃及所有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比如新加坡资本市场就明确拒绝从国际资本市场上私有化退市的中国企业。
其次,很多公司不惜巨资、不怕麻烦地实施私有化,是因为“心里有底”,以为可以很快在其他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上市。但一来国内主板市场本身门槛比海外市场还要高,二来随着中国A股市场的规范发展,退市制度逐步完善,投资理念日趋成熟,那些在海外市场讲不下去的故事,A股市场投资者也未必照单全收。国际资本市场的严厉监管,极有可能就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未来图景。
上市不仅意味着融资,更意味着资金所带来的责任。与其不计得失地“潇洒走一回”,不如先把该做的功课做好。继神州租车和凯赛生物之后,独立团购网站拉手网也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撤销上市申请的计划,负责人声称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内部精细化运营管理中”。这种审慎,并不都是怯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