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住宅“毒地”风波频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9 14:02 来源: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2-06-28 14:54 中国质量万里行 李颖

  随着城市用地资源的调整,不少工业企业纷纷退出了繁华地段,但其遗留的大量有毒有害土地亦随之暴露于阳光之下,而这些“毒地”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不少都未经处理就开发为住宅用地,而这其中甚至不乏地王。

  精装修的“毒”还未消散,“毒地”风波又强势来袭,见光的毒地少之又少,不少毒地是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深埋地下的秘密

  在北京东五环朝阳区管庄乡,康泉新城二期工程工地上,从施工现场深20米的大坑中被挖出的土,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这块地原为铁道部所属防腐枕木厂,七八年前该厂迁走,之后这块土地闲置。

  2011年1月,该地块从市政用地调整为经济适用房居住用地,总建筑面积26.19万平方米。枕木防腐厂在此生产30余年,期间大量使用防腐剂等化学品,多种有机污染物经年不息地慢慢渗入地表土、深层土、地下水……除了少数相关人士,鲜有人知道这个深藏地下的秘密。

  无独有偶,这种地块变身经济适用房并不罕见。在广州,原广州氮肥厂、原南方钢铁厂都被建成经济适用房,还有北京市的化工三厂、红狮涂料厂等。专家认为,保障房一般为无偿划拨用地,政府“理所当然”划拨较差的地块,而靠土地财政生存的地方政府,自然希望好地卖出好价钱。

  毒地来势汹汹

  由于国有老厂的环保设施和意识缺乏,对于污染物的处理相当简易,因此,不少经过处理的毒地依然污染浓度很高。自2004年以来,毒地开发引发的急性中毒时间就陆续被曝光。

  2004年,北京宋家庄地铁工程建筑工地,三名工人在地下作业时中毒,其中一人症状最重,接受了高压氧舱治疗,出事地点原是北京一家农药厂。2006年7月,位于苏州南环路附近郭巷的一家化工企业搬迁后,留下20亩毒地,导致六名筑路工人挖土时昏迷……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称,中毒属于急性事件,表明场地污染已经达到了很严重的级别,而更多长期居住在污染土地的居民将可能慢性中毒,病情可能在五年、十年,甚至几十年后才会显现。

  买房前也要考察土地

  近年来,大量的毒地被开发为住宅用地,甚至成为昂贵的地王。北京广渠门15号地块原来就是一家化工厂,入市拍卖成为2009年的北京地王,经修复后建起豪宅。

  虽然,毒地事件很大部分责任在于监管真空、有关部门闸门失守等原因。但也有专家认为,目前国内与毒地利益相关的开发商和业主两方皆缺乏作为。

  分析认为,毒地事件与优势地段的土地供不应求有关,“黄金地段什么样的土地都可能有人要,即使是被严重污染的”。

  所以买房前调查土地的前身也非常关键,毕竟谁都不想一辈子的积蓄换一套毒房。

  毒地治理困局

  底本不清:2006年~2010年,环保部曾费时五年耗资10亿元,进行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但结果至今未对外公布。参与调查的内部人士称,化工企业和高污染风险企业星罗棋布,如逐个摸点,仅凭环保部门一力为之,十年也很难做出场地污染数量、面积的精确统计。

  监管真空:目前,全国仅有北京、重庆两地环保部门设有污染场地管理科,并明确规定工业用地原址在二次开发利用前必须进行场地环境评价。而其他城市,基本处于监管真空。

  价格昂贵:2011年5月,武汉启动了首个化工企业土地修复工程——赫山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武汉市政府在赔付开发商1.2亿元之后,要再耗资2.32亿元为毒地买单。而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市还对7处污染地块进行调查评估,确定了4处土壤修复试点。初步统计,整个治理、修复工程耗资或达40亿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