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大众保险董事长张兴:应构建多层次航运保险服务体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9 15:10 来源: 一财网

  大众保险董事长张兴6月29日于“陆家嘴金融论坛”召开间隙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称,上海先后开展了单船单机融资租赁、航运保险免营业税等一系列航运金融创新试点工作,有力推进了上海“二个中心”建设工作,也使航运金融的核心组成部分——航运保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9年4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目前,由超过100家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组成的上海航运保险服务体系已基本成型,全国航运保险服务业向上海聚集的效应已逐渐显现。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海船舶保险保费收入达20.8亿,较上年增长112%,首次成为上海财产险第二大险种。至2011年底,上海经营航运保险的保险企业有39家,企业数量继续居全国之首。

  此外,今年一季度上海船舶险保费实现14.44亿元,同比增长10.41%,已占全国船舶险保费的55.5%;货运险保费则同比增长12.09%,较上海港同期货物吞吐量增长率高7个百分点,占全国货运险的14.94%。

  张兴表示,从上海航运保险服务体系的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服务主体较多,门类比较齐全;服务品种齐全,能满足航运业的基本需要;服务范围和质量提升明显;市场高度集中,寡头垄断明显等。

  “尽管上海航运保险服务体系趁着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东风,这两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相比上海国际航运业的要求和国际其他航运金融中心,还存在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张兴称。

  譬如承保能力不足,大量业务流入国外保险市场;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产品种类少,向客户提供的船舶险等产品老旧现象突出,在最具潜力的责任险领域创新乏力;市场主体结构仍不健全,至今尚无保赔协会等重要服务主体;经营方式粗放,经营效益较差等。这些在他看来都是上海航运保险市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上海航运保险服务体系是上海航运保险市场的基础,张兴认为,“要想进一步提高上海航运保险的服务水平,缩小与世界上其他国际航运中心的差距,应首先从建设比较完备的航运保险服务体系入手,力争用几年时间在上海建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保险服务体系,以满足上海航运业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说,目前,我国航运保险法律不够健全,对航运保险的健康发展形成了制约。同时,激烈无序的市场竞争导致价格战,造成航运保险经营效益不佳,严重影响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因此,加快健全航运保险法律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和引导,为建设多层次保险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当务之急。”

  张兴表示,“可以考虑推动建立一个专业的航运保险协会,来引导和帮助各市场主体开展业务。鉴于我国航运保险专业人才紧缺的现实,可由协会统一对保险条款进行开发、修订和损失率测算,制定行业指导费率,培训业务人员,同时对各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自律。协会还可以出面定期与航运业各方沟通信息,使航运保险能更好地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求。”

  此外,张兴还建议,由于目前上海航运保险寡头垄断局面的形成,与大部分中小保险公司人才缺乏、技术能力不高、承保能力低等密切相关,因此应鼓励、推动中小保险公司组建航运保险共保体,集大家之力,积极参与上海航运保险市场良性竞争,既发展自身业务,提高技术水平,又可以进一步活跃市场。

  目前活跃在各大国际航运中心的大量国际保险企业和中介机构,长期从事航运保险,不管在市场运作、保险技术和理赔服务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掌握了大量的市场资源。“为了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及国家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在上海设立航运保险创新发展基地,吸引国际知名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经纪公司、公估公司的等核心市场主体落户,允许成立中外合资的航运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航运保险经纪公司等主体,以实质性加快上海和其他国际航运中心接轨的速度。”张兴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