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试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30 01:10 来源: 中国经营报
韩言铭
探源中国固安十年钜变背后,一座产业新城的崛起
编者按/从2000年到2011年10年间,中国城镇化率由36.2%迅猛上升到51.27%,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类型的新城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这些新城一方面为中心城区的发展承载了部分功能,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如“睡城”、“鬼城”等问题。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城?成为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的难题。
在对众多新城的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后,《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以固安工业园区为代表的,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产业新城,不仅解决了新城产生的“睡城”、“鬼城”等问题,同时还能够与城市中心遥相呼应,提高城市的竞争力。理论界多个区域专家认为,固安产业新城是未来新城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期专题我们以固安为样本,进行深度解读,希望为其他地市在城镇化过程中提供借鉴。
产业新城:中国未来城市的新样板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多地各种新城建设突飞猛进。然而,在新城建设“大干快上”的背景下,却出现了诸如“睡城”、“鬼城”和“空城”等问题。出现“睡城”的原因在于有人气无产业,出现“鬼城”、“空城”的原因则是无人气也无产业。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城?成为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一道难题。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为解决这道难题,河北固安已经摸索出来一套被业界公认的新城建设之路,即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产业新城,这种产业新城不仅解决了睡城、鬼城的问题,而且极具生命力。
业界权威区域专家认为:“产业新城正成为一种新的城镇化方式,有可能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一条主线,在当下中国探寻新城开发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睡城”、“鬼城”频现背后
成功的新城不应仅提供给人们居住的场所,还应提供就业的机会,新城不只是一个“睡城”。
为了分流中心城区人口,在中国大都市周边往往会发展很多新城,这跟世界上其他国家开发新城的初衷如出一辙。但是却因此也出现了许多诸如有居住无产业的“睡城”以及无产业也无居住的“鬼城”。
如果中国新城只有“睡城”还好改造一些,但是自从2010年美国《纽约时报》针对中国房地产泡沫而对某市新城做出的“鬼城”报道之后,“鬼城”这一名词就频繁见诸于各家媒体报端,才发现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大干快上”等急功近利现象。
新城本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机结合和统一体。但在中国新城却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新城配套功能缺失,导致人口导入受阻。二是人口结构均衡问题。三是新城与原有城市的尴尬关系。很多新城往往是以承接大城市人口转移作为其定位。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除了一线特大城市之外,中国目前的大城市人口实际上还处在集聚的过程中。
新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当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化会加速,反过来城镇化也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000年,中国城镇化率为36.2%,城镇人口为4.6亿,但是到了2011年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
从工业化进程来看,过去的工业聚集区已不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从最初为发展工业而设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到做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这些园区多数仅是产业的集聚,配套设施侧重于工业园区,并不涉及生活居住、人口集聚、生态环保等内容,城市生活配套设施缺乏。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刘勇指出,园区建设和城镇化之间出现了脱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人们感觉工业园区的形式跟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是不太适应的。而在中央党校科社部社会制度比较教研室副主任向春玲教授看来,只有实现向新城区的转变,开发区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专家认为,产业新城应该是工业园区或者开发区模式的升级版,或者说它进一步拓展了内涵。
向春玲在分析“空城”、“睡城”现象时称,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就没有城市的发展;而有人才能把产业支撑起来。没有产业的支撑,城市发展得再好,也只是“空城”;产业如果没有城市为依托,即使结构再合理、再高端,也只能是空转。
反观国外,新城是科技进步、规模经济效益促使产业与人口在空间上集聚与扩散运动的结果。成功的新城不应仅提供给人们居住的场所,还应提供就业的机会,新城不只是一个“睡城”。
世界上新城开发主要有:田园新城、边缘新城、TOD(交通导向开发)新城、产业新城、副中心新城和行政中心新城等多种新城。这些成功的新城都有自身的优劣点,但无一例外地做到了紧密结合自身发展条件和现实状况,实施严密规划、逐步有序的进行新城的开发与建设。
固安产业新城样本
固安这种城镇化方式借助了市场的力量,实现了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建设一座“产业集聚、资本集中,包括各种配套”的新城。
在新城开发类型中,产业新城占有重要位置。
产业新城是指以一种或多种产业为驱动力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新型发展。产业是按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要求集成起来的行业群体。产业的涵盖范围不仅指工业,还包括非工业,并且是由多个相对独立但业务性质完全一致的行业组成的,或者说是由分散在多个行业、具有同样业务性质的经济组织组成的。
世界上产业新城成功案例有位于日本东京东北约60公里的筑波科学城和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南50公里处的尔湾。分析尔湾成功的要素包括,政府始终注意均衡发展,使城市发展和环境、居住舒适度等各个方面保持良好的平衡关系;以高科技为主导,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抗风险性大,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更加稳定;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尔湾是在市场主导下规划形成的新兴城市。此外,尔湾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便捷的交通。
在中国也有成功案例,那就是位于北京市正南50公里,与北京大兴区隔永定河相望的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如果将固安县比作一辆高速前进的列车,那么其动力强劲的车头便是建区届满10年的固安工业园区。
建区10年,固安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超过90%,财政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00%,实际利用内资年均增速超过30%,出口创汇年均增速超过100%。固安工业园区解决当地就业20000多人,并吸引了京津乃至华北地区的许多人才。
2011年,固安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7亿元,占到了全县的2/3;完成财政收入5.23亿元,是10年前固安全县财政收入的5.4倍;工业总产值从2亿元飞跃到112亿元,实现了50倍增长。
这对于一个40万人口的县域经济来说意义重大,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也具有典型性意义。曾经的沙荒地上,如何建起高端产业新城?“解放思想、转变思维,让固安工业园区后来居上。”河北省廊坊市市委书记赵世洪如是说。
10年前的固安,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生产连年高产丰收,工业产值却低位运行,钓具、肠衣、滤芯、塑料是支撑县域工业的“四大金刚”,全县年财政收入不足亿元。作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京南第一县“抱着金碗讨饭”。
10年峥嵘,源于一个大胆的创举。
2002年6月28日,固安工业园区在京南固安奠基。正式开启产业新城的建设。廊坊市政协副主席、时任固安县委书记的毕晓明说:“县里当时的财力十分匮乏,无力承担园区开发建设的资金投入。但不搞一个像样的工业园区,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如同天方夜谭。”固安工业园区“规划领先、专业招商、服务创新”的全新理念,是新时期“产业新城”建设的有益尝试。
在建区之初,固安工业园区就深刻认识到“开发区 工业化城市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他们遍访新加坡、德国等国先进开发区、工业区,提出了“公园城市、产业聚集、休闲街区”的规划理念,打造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未来城市试验区”。
固安要的是一个源于工业区而高于工业区的未来之城。他们认为,城市与工业园区是一种兼容共进的关系。他们将国际成功经验和区域实际情况相结合,考虑园区发展同城市发展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原有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规划了新城核心区、工业聚集区等功能区域。
总投资48亿元的固安未来城市规划馆、五星级酒店、创业大厦、城市综合体等11个城市公共项目的城市客厅,将在今年年底全部竣工。固安产业新城的建设不再以房地产为主导或单纯以工业为导向,而以产业为支撑,做到产城融合。
调研过固安产业新城的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认为,产业新城就是以产业为支撑、园区为载体、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互动,新城建设不仅包括了园区的建设,而且包括了园区发展的环境,一是基础设施投入,一是招商引资,不仅要把园区搞起来,而且要让这个产业支撑起来,要让企业进来,围绕这个来做相关的配套建设和服务。“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统筹”,这是华夏幸福运营产业新城的基本特征。
刘勇表示,过去是单纯的产业增长,如何能够使城市和产业和谐发展,就需要实现产业与城市双轮驱动。未来产业新城应该避免以前在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上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要做到转型和升级,真正实现产城融合。
固安这种城镇化方式借助了市场的力量,实现了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建设一座“产业集聚、资本集中,包括各种配套”的新城。
新城开发:风物长宜放远量
产业应该成为新城的引擎,引入产业的过程就是将地块价值升值的过程。不过,引入产业导入人口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需要时间。
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发展预示着中国城镇化之路还很长,新城开发建设依然需要。
产业新城这种城镇化的实践,是中国现代城镇化的一种全新的探索。产业新城集合了两大趋势,一个是工业化,一个是城镇化,将二者整合在一起,解决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脱节的问题。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际刚看来,新城建设的根本发展在于产业,但是这个产业如何选择、如何发展,视角就要放在整个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中。同时新城建设也要注重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不要发展单一的产业结构,单一的产业结构抗风险能力比较小。
此外,注重配套设施的完善,比如酒店、餐厅、商场、娱乐设施等的完善也非常重要。通过这样一些方式,形成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最后就能实现产业、地区、消费者的共赢。
对于固安样本的意义,陈耀认为,一是它符合中国的城镇化要求,实现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互动发展。二是它推动了城镇化、工业化同步发展,就是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支撑相互促进。三是企业进来了就会产生就业,就会吸引人口集聚。随着人口和产业的兴起,相关城市的配套设施、市政建设,以及围绕城市居民和产业的整体配套就带动起来了。这样就无疑提升了园区、区域和这座城市的价值。
在刘勇看来,产业新城还是孵化器。中国2000多个县,大部分县是封闭的,传统产业是占主导的。如果产业新城的运作方式植入下去,它在孵化现代产业上将有强大生命力。此外,产业新城有多个点,可以将以工代农、以城补乡的运作方式注入进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在更多点上受益于城市发展、产业发展、区域发展。
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产业的发展水平。反之亦然。产业应该成为新城的引擎,引入产业的过程就是将地块价值升值的过程。不过,引入产业导入人口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需要时间。
有专家提醒,在进行新城建设时应贯彻两条原则:自给自足的原则。就是新城的规划建设必须能使各项设施配套建设、综合发展,从而为居民提供一个完备的、能满足各种生活需求的良好环境;功能角色的原则。即在统筹规划、综合平衡的前提下,为每个新城找准适合其发展的功能定位,使之服务于区域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