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民用航空,何以事故频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2 18:17 来源: 一财网

  “劫机了!”6月29日,从新疆和田起飞的GS7554航班起飞仅6分钟,一名乘客的这声高喊打破了机上的平静。

  这似乎只有在电影里出现的镜头就发生在上周五从新疆和田起飞的GS7554航班上。机上六名歹徒企图暴力劫持飞机,后被机组人员和乘客制服,飞机随即返航和田机场并安全着陆,六名歹徒被公安机关抓获。

  就近期几起飞机事故来看,劫机事件仅此一例,而其他几起事故,或多或少有着共同性:

  乘客与乘客之间的冲突

  五名女乘客飞机上打群架遭禁乘

  2012年6月30日, 由昆明飞往沈阳的8L9881航班上5名乘客仅因座椅调整问题引发肢体冲突。 30多岁的沈阳旅客刘女士,将座位往后调整,遭到了座位后的同为沈阳旅客的18岁女乘客小许的抗议。小许愤怒地踢了前面已经放下来的座位一脚,刘女士被她这一脚激怒了,返身就抽了小许一巴掌。见小许挨了打,她的妈妈、姑姑以及同学对刘女士进行围攻,抓的抓,扯的扯,拳脚全都使上了。机组人员再三劝告无效,刘女士身上多处被抓伤,衣服也被扯破。

  事件发生后机组人员向天河机场警方报警,并和机上乘客进行严厉干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相关民航安全规定,对5名女子进行了治安处罚,并取消了她们继续飞往沈阳的乘机资格,此外,在民警的调解下,许某一方赔偿了刘某1000元作为医疗费。

  旅客与航空公司的冲突

   1、天气原因

  航班延误一旅客大怒 向民警掷物被拘

  6月19日20时30分许,首都机场因天气原因,北京飞往成都的CA4110航班延误未能起飞。滞留的旅客焦躁不安、情绪激动,纷纷围在登机口柜台处要求国航工作人员给一个说法。

  其中,一名30多岁的广东男旅客邓某失去了耐心,不停地用矿泉水瓶拍打登机口柜台,谩骂航空公司现场工作人员,当民警赶到现场维护秩序时,他又对到场民警破口大骂并投掷物品。

  因邓某的行为扰乱了公共场所秩序并阻碍民警执行公务,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公安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邓某行政拘留的处罚。

  女子不满航班被取消拒下机 擅开飞机应急门被拘

  6月12日,据《新安晚报》报道,一架由广州飞往大连的班机在经停合肥后,因天气原因取消飞往大连。事情发生后,机舱内41名旅客拒绝下机。一名广州籍女乘客对此非常不满,不仅拒绝下机,还嫌机舱内太闷,私自打开三个救生用的应急门。

  当日凌晨4时许,一名广州籍女乘客嫌机舱内太闷,私自打开飞机上三个应急门。合肥机场派出所民警得知此事后,立即赶往现场调查取证。

  据机场派出所民警介绍,飞机应急逃生门是在飞机发生意外情况下供机上旅客逃生使用的。下午2时许,合肥机场派出所透露,该女乘客因涉嫌擅自移动航空设施被拘留10日,另外40名乘客顺利登上合肥至大连的航班。

   2、赔偿问题

  深航20名乘客不满延机 占领机场滑行道拦截飞机

  2012年4月10日,上海浦东机场因天气原因造成深航ZH9817航班延误,旅客对赔偿问题与航空公司存在分歧。 其中20名左右的旅客在远机位登机过程中,因赔偿问题情绪激动不肯上机,冲至邻近滑行道口拦停一架正在滑行的国际航班。

  事后,拦机的乘客并没有被警方带走, 并且从航空公司获得每人1000元的赔偿。 根据民航规定,航班因天气原因造成延误,航空公司是免责的。深航相关人士颇为无奈地表示,即便因其他原因造成延误,航空公司赔付的最高额度是每人500元。此次事件旅客获赔是规定的双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教授对此事件发表看法,乘客拦飞机很明显属于治安管理案件,“按照《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这种行为是属于严重扰乱航空秩序的行为,乘客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冲闹停机坪未被究责

  2011年4月13日, 广州白云机场因暴雨导致大批航班延误,引发部分过激旅客大闹停机坪事件。事发后,经有关部门协调,涉事旅客全部登机。此次事件让人不难联想到数日前发生在上海浦东机场的同类拦机事件, 舆论普遍认为此次事件是由上海拦飞机事件引发了不良效仿,引起广泛愤怒和谴责。

  擅闯机场跑道,无论动机是否出于维权,都显然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必须依法处理。当然,对“拦机维权”也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原因,不应一味责怪和处罚乘客,对于诱发“拦机维权”事件的航空公司的不作为也要问责。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4月15日在北京表示,该局正在对两起旅客擅自进入飞行控制区事件进行详细调查。民航局已下发通知要求全行业切实做好航班延误下的服务工作。该负责人强调,旅客擅自进入飞行控制区不仅是违法行为,也是危及旅客自身安全的危险行为,希望消费者理性维权,依法维权。

  背景资料:飞机仍是目前为止最安全的出行方式

  航空是远程交通最安全的方式,而且它变得越来越安全。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共发生重大空难事故22起。30年前,重大事故的发生率为每飞行一亿四千万英里一次。如今是14亿英里才发生一起重大事故,安全性提高了十倍。

  据民航业最权威的国际民航组织(ICAO)公布的资料,按每百万次飞行发生的有人员死亡的空难事故的次数计算,1991年是1.7次,1999年首次降到1次以下,2000年再次下降到0.85次。按2000年的概率算,117.65万次飞行才发生一次死亡性空难。换句话说,如果有人每天坐一次飞机,平均要3223年才遇上一次空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