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业务“双引擎” 对抗金融脱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3 01:09 来源: 一财网假若让主管对公业务的商业银行副行长挑选一个近十年来最值得称道的创新业务,十之八九,供应链金融会成为他们的首选。
起源于1980年代的供应链金融,进入中国还是2000年以后的事。但从发展态势来看,供应链金融可谓突飞猛进,目前几乎所有的上市银行都已经推出了此产品。
供应链金融高速发展的原因何在?为何如此多银行青睐此项业务?如何考量此项业务的风险和收益?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日报》近日专访了中信银行副行长张强。
在张强看来,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此业务实现了多方共赢:银行在金融脱媒的环境下,不但留住了大客户,更拉动了负债业务增长;供应链上的中小供应商解决了融资难;大型核心企业提升了供应链管理水平,竞争力得到增强。
股份制银行主导市场
第一财经日报:最近几年,供应链金融迅速发展,无论是国有大行还是股份制银行均视其为对公业务的核心之一。在你看来,这一业务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何在?
张强: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对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来讲,供应链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尤其是在产能供应过剩的背景下,企业特别是实体类企业,更加注重对下游经销商和终端用户的融资支持和配合,最终稳固和提高了自身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对于银行而言,金融脱媒以及利率市场化导致大客户对银行融资依赖度越来越低,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既可以保持对大客户的支持(实际上是间接的一种融资支持),又可以拓宽客户范围,优化客户结构。同时,供应链融资模式通过借助核心企业实现对中小客户的信用增级、借助资产支持方法控制风险,在当前经济下行期能够有效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日报:就国内市场而言,目前阶段的主要市场格局如何?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分别在市场中处于何种地位,各自优势何在?
张强:目前,国内供应链金融业务以中资银行为主。其中,中信、深发展、民生等股份制银行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此外,渣打银行等传统贸易融资见长的外资银行,也加入了竞争行列。
供应链金融领域,中小股份制银行因业务开展较早、客户基础较好,市场份额相对较大,但国有大行的后发优势也日趋明显,对股份制银行造成一定冲击,而城商行受网点局限,主要服务本地企业。
从大、中、小银行开展的情况看,各自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国有大行相对具有大客户资金优势,同时网点众多,系统及人员完备等占优;中型银行相对具有市场敏锐度高、产品创新快、执行力强、融资效率高等优势;城商行具有与本地客户关系深入、业务操作相对灵活的优势。
截至2011年末,中信银行供应链业务直接授信客户数超过7000家,累计融资额达到6813亿元。
存款派生率基本超过50%
日报:今年以来,银行普遍面临存款外流的局面。与储蓄存款相比,对公存款成本高且稳定性稍差。作为对公业务的一种创新,如何看待供应链金融对负债业务的拉动作用?
张强: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系统化、特定化、透视化风险管理的特点,产品设计中依赖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封闭运作控制授信风险,客观上会派生出一定的保证金存款和结算存款。
举例而言,针对上游供应商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供应商对核心企业的应收债权质押给银行进行融资,为防止到期付款资金挪用的风险,银行通常会要求核心企业将购货款项付到供应商在银行开立的指定账户下,贷款到期后专项用于偿还银行融资。
再比如,下游经销商预付款“先票后货”融资模式,银行风险控制主要通过对质物的管理。一般而言,经销商在银行存入初始保证金后银行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给核心企业,而后经销商将销货款打入银行保证金账户进行赎货,银行通知监管方放货,同时银行释放授信额度,经销商再次存入保证金,银行再开票,如此循环。
据统计,此类业务授信敞口对存款派生率基本在50%以上,部分产品甚至可以达到和超过100%。
另外通过与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银行能够加深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带动产品交叉销售,如依托电子化增值服务提高对大、中型客户的业务渗透率,带来稳定的结算存款和中间业务收入。
日报:供应链金融不追求抵押物,应如何理解其风险特性?具体到业务层面,为中小企业融资依托的信用是大型核心企业,但假如核心企业出了问题,怎么办?
张强:供应链金融业务不追求土地、房产等抵押,而是诉诸企业真实贸易带来真实的现金流,依托于应收账款和订单向上游融资,依托于货物控制向下游融资,具有自偿性融资的特点。
通过把握产业链条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银行通过核心企业批量开发其上下游客户,而这些客户大多是中小型企业,所以供应链融资部分解决了一些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实现了对中小企业甚至是个人客户的支持。
在风险控制上,除了授信申请人的信用风险控制外,供应链金融业务更注重系统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的控制,由于银行专业的流程控制,真正实现了授信业务的过程管理,核心企业的经营波动很容易体现在上下游客户融资业务环节之中,在系统性风险发生之前,信息系统能够实现预警,银行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应对,这是与传统信贷业务非常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