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经博主热议郭树清“世界第一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3 16:0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日前在上海举行的“2012陆家嘴金融论坛”,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尽管市场一再下跌,仍对A股市场充满信心。推进资本市场的科学发展需要下苦工夫,中国的资本市场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第一,必须要脚踏实地地实现这个目标。在当前中国股市低迷的状态下,郭树清提出的“世界第一论”,引发了外界的极大关注。对此,中经博主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财经评论人苏培科(博客)建议,在目前股市信心不足的情况下不妨先放慢上交所发行新股的步伐,将支持这些大型国企的资金用于支持中小板和创业板。此外,应该加紧治理股市弊病、固本强基,当然也应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别把直接融资的重担全部压在股市身上,在成熟市场债券市场是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远大于股票市场的融资规模,上交所倒是可以在债券市场上多下功夫。【查看全文】

  中国经济时报评论员张炜分析,对“世界第一”目标的担心,反映出投资者信心的匮乏。在股市直逼2132点政策底的危机时刻,大家期盼管理层出来鼓劲,因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然而,信心的获取不是突出未来A股市场如何做大,而是更加关注如何做强。“做大容易做强难”。对A股市场来说,定位存在偏差,制度设计把融资功能放在第一位,导致投资功能处于从属地位,长期难以改变“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形象。如果股市继续是投资者的“伤心地”,再像2011年那样人均亏损4万元及机构亏损超4000亿元,市值做大的代价实在太大。股市做强包括多方面,具备赚钱的财富效应最重要。赔钱效应长期替代赚钱效应,即便再有力度的引入资金的举措,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查看全文】

  经济学人温晓东(博客)中国拥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庞大的基数人群,这些人群很容易将中国的任何一项事业推向世界第一的位置。他们就像土壤,如果说领导就像园丁,那么首要职责是如何保护土壤的存活环境。土壤好了,长出绚烂花朵只是时间问题;而土壤不好,即使移植来了奇珍异草早晚也要枯竭。当郭主席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第一的言论缭绕耳畔时,我想问的是如果不让普通投资者感到安全、幸福,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成为世界第一呢?【查看全文】

  财经评论人皮海洲(博客)表示,就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来看,“成为世界一流”还只能是一个理想。与其谈世界一流,倒不如尽快把眼前实实在在的事情做好、做扎实。当前,监管层急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适度控制IPO,控制增发,控制盲目扩容,从调剂供给上来平衡需求,提振股价,恢复投资者信心。与一流的资本市场相比,我们的证券法律法规建设还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净化市场、打击操纵和黑幕上仍需付出较大努力,一定要通过堵塞制度漏洞和坚持不懈的严打,铲除操纵股市和各种黑幕生长的土壤,否则,何谈世界一流?

  (以上观点仅供网友参考,不代表本网立场)

  更多内容请点击:中经论坛 网友热议栏目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