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丁亚明谈复地集团转型:多元化融资打通金融通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2 02:00 来源: 东方早报

  香港退市给复地集团的融资渠道关上了一扇门,也打开了一扇窗。

  早报记者 周祺瑾

  香港退市给复地集团的融资渠道关上了一扇门,也打开了一扇窗。

  8月18日,在第七届中国商业地产高峰论坛上,复地共赢资本董事总经理丁亚明说,在香港联交所退市,并不代表复地集团的融资渠道没有拓展。复地目前处于转型中期,要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打通金融通道。

  房企转型两种模式

  丁亚明同时强调,2004年登陆香港联交所的复地集团,大股东主动提请退市,不是因为缺钱,而是感觉公司价值被低估。

  据知情人士介绍,复地共赢资本是复地投资集团旗下一个新的资本管理平台。复地投资集团官网显示,该集团于2010年6月由复地全资成立,是一家房地产金融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据悉,成立复地投资集团后,复地除了做开发业务,还可以投资买地,然后以土地入股形式与其他知名房企合作,还会尝试转型做一些商业地产项目。

  据丁亚明称,作为新的资本管理平台,复地共赢资本的运作模式是以基金合作为平台,产生驱动力,结合复地集团多年来的开发能力作为竞争力。此外,做一些主题基金产品、主题商业综合体,包括最近推出的生态商务社区主题发展基金,目前已经完成四个项目的投资,募集资金10亿元,包括3月底在浦江镇拿了27万平方米的纯商办用地,去年还投资了新天地等等。

  丁亚明坦言,复地集团目前正在面临转型。在丁亚明看来,房企转型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美国的模式,以住宅发展商为主,此后由住宅发展商向专业开发商和投资管理者转型。发展到最后,变成了地产服务商和资产管理者的角色。同时资金的来源从自有资金、银行和股东的资金,更多转向基金、财务公司和财务机构等多元化的财务渠道,最终向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和跨区域整合品牌运营等专业开发商或者运营商的角色转变。

  第二种模式就是大家广为人知的香港模式,以新鸿基为代表。加大物业持有的比例,做商业地产模型和推广,最终实现收益平衡。

  丁亚明说,上述两种模式对复地集团的转型给出一定的启示。一是在转型的前期,还是必须要以售养租。二是在转型中期,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打通金融通道。当转型迈入一定的时间周期后,要进入以综合性的商业地产为主的成熟时代。目前复地已经形成了非常多的品牌物业运营模式。

  “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实现可复制的商业地产模式,这是非常重要的。”丁亚明说。

  星浩已投资三个项目

  在当天的活动上,丁亚明还提到了2010年成立的星浩资本。

  据丁亚明介绍,复地集团参与的星浩资本模式,即新光耀基金计划,产品组合叫新光耀城市综合体,包括酒店、办公、商业以及住宅等等。星浩资本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3月份,一期基金已经募集结束,8个月的时间募集了37亿元,在中国本土基金领域规模比较大。到现在为止,该基金已成功投资了三个项目,包括大连东港、哈尔滨群力项目、南通中央商务区,总投资额60亿元。

  据了解,星浩资本是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周忻及金地集团前高级副总裁赵汉忠共同发起的一个封闭式房地产基金。

  录入编辑:张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