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我们能容忍治疗造成多大伤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6 03:53 来源: 东方早报

  昨天,《人民日报》头版发表评论员文章称,中国能够容忍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速回调。

  我们能容忍治疗造成多大伤害?

  陈序

  昨天,《人民日报》头版发表评论员文章称,中国能够容忍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速回调。这是一个重要信号,说明至少有一部分高层决策者的意见倾向于坚持目前宏观调控的力度。该文为其观点构建的理由是,中国不能因为要保证经济较快发展而放松结构调整、忽视质量和效益。因此,中国需要发挥宏观经济政策和措施的作用,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文章所显现的想法并不是北京思考内容的全部。随着全球经济环境迅速恶化,而中国通货膨胀压力持续不减,决策层内部关于经济政策重点的讨论很热烈,且尚未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焦虑和策略分歧日渐明显。从数据看,中国7月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升幅达到6.5%,为三年来的最高水平。为抑制物价上涨,今年迄今以来中国央行已经三次上调利率,并六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而中国第二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已经慢于第一季度的9.7%。

  从公开报道看,越来越多政府智囊建议停止进一步给经济降温。比如,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属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健日前在媒体撰文称,由于美国债务危机的持续将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中国应该给经济增加温度,而不是继续降温。王健的观点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他们认为,更现实的问题是中国政府仍然把反通胀放在宏观调控工作的首位,仍然没有感觉到外部大危机的逼近。根据王建的分析,美国债务危机将通过中国的外部需求萎缩来压抑中国经济增长,若中国国内投资增长继续保持疲软,今年经济增速很难维持在8%或7%之上。

  显然,经济增长派认为现在的政策太严苛了,已经不适应更灰暗的全球经济现实。于是,“定向宽松”的政策建议在媒体报道中屡被提及,经济决策班子的高级官员也呼吁金融部门要为农业及小企业提供更多支持。据《中国证券报》周四报道,在全球经济放缓之际,为确保中国经济增长,未来一段时期部分领域有望迎来“定向宽松”政策。中小企业以及保障房建设等领域的信贷紧张情况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服务业加快发展和民间投资增长都可能得到北京的鼓励。

  我记得一个月前,《南华早报》曾有报道,随着北京为抑制通胀而收紧货币政策,中国浙江省地下钱庄收取的利率大幅增至月息10%(中国央行基准一年期贷款利率是6.56%)。浙江是中国民营小企业集中地,以活跃的地下银行系统而闻名。《南华早报》估计,地下钱庄每年可为企业主们提供数百万美元资金。由于国有银行系统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收紧,企业主们只能冒着更高利率的风险向高利贷者借款,希望提振疲弱的现金流。然而,这一次食利者也不敢接手了。多数地下钱庄更紧迫地意识到了违约风险,自动加强了风险控制,不再愿向已经陷入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另据《人民日报》报道,受销量下滑、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影响,浙江今年以来已有7000多家企业被迫关闭。

  紧缩就像一次治疗过程,病人少不得受痛苦。但现在,是时候认真分析治疗本身造成的伤害了。问题是,我们能容忍治疗造成多大伤害?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电邮:chenxuchenxu@msn.com,本专栏每周一至周五刊出。)

  录入编辑:张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