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缩量收跌 股指调整尚未结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8 07:31 来源: 新闻晨报

  大同证券

  沪深两市长阴线后恐慌情绪得到部分释放,昨日的微幅调整快速缩量,目前多空双方整体都偏谨慎。

  国内外基本面上,央行日前发布《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这是继温总理强调宏观政策预调微调后的首次表态,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央行或将有所作为。未来3个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严重不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几乎完全丧失,央行下调存准率概率明显上升,预计年底前中小型银行存准率或被下调。央行报告传递了积极的货币政策信号,这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源头活水。

  与此同时,今年10月份M1(狭义货币)与M2(广义货币)同比增速均再创2009年以来新低,10月份M1同比增速为8.4%。M1与M2同比增速剪刀差2011年1月以来连续为负,而且两者扩大到4个百分点,表明调控政策效果明显,M1同比增速已处历史低位水平,企业资金已异常紧张,因此,流动性拐点可望逐步出现,通胀有望得到控制,未来流动性有筑底逐步回升的空间,估计货币政策再持续收紧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欧债危机时刻牵动着投资者的敏感神经,英国央行表示欧洲经济前景已经恶化、全球经济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同时惠誉评级机构警告称欧洲事态可能使美国银行业的前景恶化。外围市场的不确定是A股震荡的诱因。

  当然,即使流动性拐点和通胀拐点出现,大牛市也不会马上形成,因为尽管M1同比增速回落到10%以下,但CPI尚有一个回落过程,货币政策仍有一个调整的过程,因而目前尚未形成牛市启动的条件,只能表明A股市场处于熊市底部构筑区域。牛市启动往往出现在通胀处低谷并进入温和状态的过程中。

  单从技术层面上讲,上证指数这次下跌正好受阻于一条关键的压力线(3067点-2826点),今年4月份开始的这轮下跌,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反弹阻力线,如果突破该阻力线意味着技术层面的重要转折。目前操作上,等待观望为宜,以观察市场新的操作机会的出现。

  总体来看,央行开闸放水并非缓解市场流动性的唯一手段,新股发行节奏放缓也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客观事实。自11月以来,IPO过会率已由10月份的近八成降至五成,一周三会改为一周两会。如果说新股如此放缓还不足以体现出监管层对市场的呵护,那么监管层对再融资收紧,禁止借壳上市后配套融资可谓是对融资再上一层保险。目前新股IPO、再融资和国际板几大融资难题都没有预期的严重,市场要想大幅度杀跌也可能性不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