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股评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之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4 23:10 来源: 新浪财经

   导读:MarketWatch驻香港记者斯蒂芬(Craig Stephen)撰文指出,中国1月的进出口数字和通货膨胀情况显示,中国经济遭遇了结构性的瓶颈,只有推动私营部门成长才是解决之道。

  以下即斯蒂芬的评论文章全文:

  在2012年开始的时候,中国的出口和进口数字双双萎缩,而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却抬头了。

  许多分析师都很快地表示了不以为然的态度,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中国农历春节造成的暂时性影响罢了。然而实际上,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更多的都是结构性的,而不是季节性的,中国大陆经济正在经历新的增长之痛。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和出口问题本质上其实是一个问题,即劳动力成本和商品价格的上涨削弱了他们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西方的需求也趋向疲软,若干市场都出现了缩水,甚至彻底消失了。

  看上去,现在中国正在因为之前的通货膨胀控制松懈,三心二意而付出代价了。野村控股去年曾经在一篇报告中专门谈论过这一问题,指出由于不愿意让人民币大规模升值,中国宁可选择高工资的方法来削弱自己的出口竞争力。

  无论怎样,结果都是一样,即疲软的出口和结构性高通胀。

  北京原本就已经在非常急切地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这些问题很可能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急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四北京发布了一份城镇就业增长计划,宣布要创造4500万个就业机会。他们将专注于支持私营部门的政策。

  有人希望由国内消费来分担一部分推动增长的重任。可是,至少最新的贸易数字是显示,在这方面依然是任重道远——1月的出口较去年同期收缩0.5%,而与此同时,进口更大减15%。

  法兴银行在一份经济研究报告当中指出,进口令人吃惊的缩水其实是个信号,意味着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盘整正在开始对国内需求产生消极影响,比如进口钢材数量的减少比价格的降低更加引人注目。

  从1月放款数字当中,也可以看到更多疲软的迹象。当月,中国大陆银行总计放出贷款7380亿元人民币,约合1170亿美元,大大低于1万亿元人民币的预期。

  这些数字意味着,市场或许正在期待政府的某种财政或者货币刺激。

  可是,通货膨胀问题在这里再度出现了。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已经上涨了4.5%,在这种情况下降低准备金比率或者降低利率只能带来更大的麻烦。

  无论消费者价格指数下个月能否降低,高价格都已经是中国经济的一大问题。许多证据都显示,自上一次金融危机后大规模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执行以来,过去两三年间,许多日常用品的价格都上涨了两倍之多。

  高物价的影响已经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扭曲。法兴指出,他们发现已经出现了就业机会减少和劳动力供应不足共存的奇特局面。

  尽管很多工厂都有了20%的加薪,但是劳动力的热情还是没有被唤起。法兴指出,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生活成本很高,以及农民工变得愈来愈挑剔的缘故。中国2亿5300万农民工当中,有三分之二是1980年之后出生,而其中85%从来没有从事过农业劳动。

  要走出这一劳动力僵局,方法之一是增加自动化工厂。台湾的苹果合约承包商富士康(FXCNF)在大陆开设了很多工厂,他们近期就宣布,计划到2014年增加100万机器人,来代替现在的工人。

  这一变化可能会促使中国政府进一步反省。当前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中国的贸易当中估计有50%都是加工业,即零部件是进口的,组装之后再行出口。显然,中国需要为他们新增的,教育程度更高的劳动力寻找真正合适的就业机会。

  另外一条很多人都在谈论的成长道路,是要中国在其日益垄断化的国有企业之外培育一个服务型的经济。一直以来,国企都能够从国有银行获得大量的,不成比例的资本,但是他们创造就业机会的记录却备受批评。

  问题在于,一旦事情落到实质性的层面,政府总是不愿意放弃对经济的控制,不愿意私营部门快速成长。在若干行业当中,北京的首选总是创建统治下的旗舰企业。

  不过,或许也有了一些改变的迹象。这个周末,温家宝总理就暗示可能会采取某种行动,在今年上半年对经济政策进行“微调”。

  他还表示,私营投资者应该获得更多的机会,进入金融、能源、交通运输和社会服务等领域,这样有助于打破这些行业的垄断局面。

  只要看看电信这样的行业,我们就会明白,更多的私营竞争是可以如何创造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了。在印度,一个没有国有玩家特权的地方,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而且服务费用也要比中国低得多。

  归根结底,中国必须找到新的推动可持续增长的理念,而不能只是依靠银行的放款。(子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