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关注基金公司投研团队群体优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1 16:31 来源: 新浪财经

  新浪基金研究中心

  基金行业属于人才高度密集的行业,近年以来,公募基金人才紧缺问题日益凸显,2006~2007年的牛市,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爆发性增长,很多基金公司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没有提早做好准备。整个基金行业的高质量人才建设没有与行业发展相匹配。伴随新基金产品多通道审批制度的深入实施,基金数量快速增长,致使近期发行的基金中,拟任基金经理有一定管理经验并且历史业绩较好的可谓凤毛麟角。基金公司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尴尬局面,资历尚浅的投研人员被火线提拔至基金经理等重要岗位。确实,投研人员的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数量上的问题好解决,质量上的问题则更需要经受市场严酷的历练和积淀。

  再加上近些年随着基金行业人才流动频繁,职掌基金公司主力产品的核心投研人员也加速流动。投研核心不仅担负着基金公司“旗舰”产品的运作重任,而且也为搭建整个公司的投研平台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一些基金公司的核心投研人员离职后,旗下产品业绩下滑的案例也常有发生。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自己基金的基金经理发变动,肯定担心影响到基金业绩,可能选择被迫选择“用脚投票”赎回基金。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公司虽然个别基金经理发生变化,但就整体而言,这些人员离职后,对原先公司的业绩影响并不十分明显。这一方面可能得益于公司强大的投研平台和制度性的保障,也与这些公司的投研核心已经形成了一个团队的的群体优势,而非单个个人的个人英雄主义,有很大的关系。

  究竟哪些基金公司拥有比较完整的投研团队,已经形成了群体优势呢?毕竟投资这个行业,不是你基金公司自己给某某人挂上个总监的头衔就可以被市场认可的。作为核心投研人员必须是已经有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并且业绩表现领先同类基金的平均水平。我们依据这一标准梳理了67家基金公司的在任的基金经理团队,分别统计了各家家基金公司任职超过3年任期业绩排名同类前1/3的基金经理的数量和任职超过3年任期业绩排名同类前10%的基金基金经理的数量,作为投资者选择基金的参考。

基金公司 回报前1/3的经理数 回报前10%的经理数 回报前1/3的基金经理 回报前10%的基金经理
华夏基金 10 7 方军,曲波,韩会永,杨昌桁,周全,胡建平,谭琦,罗泽萍,王亚伟,阳琨 方军,韩会永,杨昌桁,周全,胡建平,王亚伟,阳琨
易方达 5 4 何云峰,钟鸣远,林飞,吴欣荣,马喜德 何云峰,钟鸣远,林飞,马喜德
富国基金 6 3 陈戈,宋小龙,饶刚,朱少醒,钟智伦,于江勇 饶刚,钟智伦,于江勇
长盛基金 6 2 蔡宾,吴达,邓永明,王宁,侯继雄,丁骏 蔡宾,吴达
兴业全球 4 4 傅鹏博,董承非,王晓明,杨云 傅鹏博,董承非,王晓明,杨云
嘉实基金 5 3 邹唯,邵健,刘天君,魏莉,陈勤 邵健,刘天君,陈勤
中银基金 3 2 孙庆瑞,李建,甘霖 孙庆瑞,李建
南方基金 4 1 谈建强,韩亚庆,蒋峰,陈键 谈建强
大成基金 4 1 刘明,杨建华,王立,周建春 刘明
博时基金 4 1 邓晓峰,张勇,杨锐,夏春 邓晓峰
银华基金 3 1 姜永康,陆文俊,王华 姜永康
泰达宏利 2 2 刘青山,沈毅 刘青山,沈毅
鹏华基金 3 1 张卓,程世杰,阳先伟 阳先伟
汇添富基金 3 1 苏竞,陈晓翔,王珏池 苏竞
华安基金 3 1 许之彦,贺涛,尚志民 尚志民
工银瑞信 3 1 杜海涛,江明波,郝康 杜海涛
建信基金 2 1 钟敬棣,李菁 钟敬棣
华商基金 2 1 毛水荣,梁永强 梁永强
海富通基金 2 1 陈洪,张丽洁 张丽洁
国泰基金 2 1 张玮,王航 张玮
广发基金 2 1 谢军,易阳方 谢军
长城基金 2 0 徐九龙,王鹏辉
信诚基金 1 1 王国强 王国强
新华基金 1 1 王卫东 王卫东
上投摩根 1 1 杨逸枫 杨逸枫
农银汇理 1 1 曹剑飞 曹剑飞
摩根士丹利华鑫 1 1 何滨 何滨
金鹰基金 1 1 张玮 张玮
交银施罗德 2 0 李家春,郑伟辉
华泰柏瑞 1 1 汪晖 汪晖
国投瑞银 2 0 韩海平,徐炜哲
国海富兰克林 1 1 张晓东 张晓东
东方基金 1 1 于鑫 于鑫
银河基金 1 钱睿南
信达澳银 1 0 王战强
景顺长城 1 0 王鹏辉
华富基金 1 0 王华
宝盈基金 1 0 陈若劲

  综合来看,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的大型基金公司中,华夏的投研团队整体优势十分明显,任职超过3年任期业绩排名同类前1/3的基金经理的数量达到10人、任职超过3年任期业绩排名同类前10%的基金经理的数量达到7人,都遥遥领先其他公司。嘉实和易方达的整体投研团队实力也较强和其管理规模也比较匹配。工银瑞信、鹏华和广发的投研团队则相对薄弱,容易受到核心人员流动的干扰。管理规模在300亿以上的中型公司中长盛、富国、中银、兴业全球的整体投研团队的实力较强,特别是兴业全球,应该说其整体投研团队的实力可以和大型基金公司相媲美,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而招商、诺安、融通和华宝兴业4家公司的投研人才则显得捉襟见肘。与大公司相比,半数以上的中型基金公司的投研团队的家底尚不能形成集群优势,业绩易受核心人员流动的干扰。管理规模小于300亿的基金公司中,泰达宏利、华商和长城的家底比较厚实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而中邮创业、光大保德信、长信和万家虽然管理规模已经超过百亿,但投研团队整体实力还有待提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