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薪资涨幅比不上物价上扬 德国掀起罢工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5 04:03 来源: 新浪财经

  于立君 发自德国法兰克福

  2012年3月。法兰克福Berger街。往日车马喧嚣的大街当日只有稀稀拉拉的私家车偶尔呼啸而过。不见了平日来来往往的绿色公交车和电轨车,行人也没有几个。正准备下地铁,一个闲坐在街边的老人冲我喊:“Keine U-bahn, Streik!”(没有地铁,罢工!)

  交通瘫痪导致店铺关门,只有数个流浪汉坐在紧闭的卷帘门前抽烟或是睡觉;办公室请假人数骤增,多数企业陷入瘫痪;学校的情况更是窘迫:不仅学生赶不及上课,就连老师都没法正常赶到。

  德国服务业罢工的浪潮在2012年3月达到高潮。除了交通业,加入罢工行列的还有医院、政府机构、清洁服务业、电信局、邮局、幼儿园等,甚至包括游泳池。这一次罢工潮,不仅是法兰克福,德国中部与西南部的几个大城市的公共运输系统员工都热情加盟,并将蔓延至德国的其它联邦州。

  罢工的背景,是德国工会联合会(DGB)与资方商谈,要涨薪6.5%。首轮集体谈判失败后,组织有序的大罢工随即而来。这甚至为了给第二轮,甚至可能的第三,第四轮的谈判打好铺垫。天晓得后续还会有几轮罢工?

  德国工资偏低?

  基于德国眼下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德国工会联合会(DGB)主席佐默尔(Michael Sommer)相信,“虽然仍面临欧债危机的冲击,银行体系尚未恢复稳定,但工资增长的时机已经成熟”。

  德国联邦劳动部部长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也认为,在过去几年里,德国各行业雇员放弃了涨工资的要求,为德国经济迅速摆脱危机创造了极好的条件。现在应该让他们分享德国的经济成果。

  德国欧洲经济研究所(ZEW) 3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3月经济景气指数较二月上升16.9个点至22.3,实现了连续四个月的增长,是2010年6月以来的最高。德国内需的增长被认为是该国经济增长势头的主要助推力。同期,宏观经济与经济发展趋势研究所(IMK)的报告称:在2000到2010年的10年间,德国的劳力成本平均每年上涨1.7%,这远低于欧盟范围内3.3%平均线。

  不仅如此,若综合2.3%的通胀指数,去年德国员工月薪实际增长仅为1%,还不如2010年的1.5%。其中,服务类行业的薪资名义增长几乎全部低于2.3%的通胀率。

  《莱茵邮报》公布了四名“公务员”的每月到手薪资水平:莱茵区德国国家剧院劳资协会主席A每月实领薪资 1980 欧元,需要养活一家四口;公车司机B每月净领1450 欧元,家中共三位成员均依靠这笔收入;护士C每月净领 1400 欧元;公共教育事业服务员D加上孩童补助每月可拿1900 欧元,经常生活费短缺。

  薪资调整势在必行。佐默尔今年表示,2012年工会集体谈判将主要在金属与电力行业,公共服务部门以及化学工业展开。

  罢工并非德国传统

  相较欧洲其他国家,罢工在德国并不常见。这个国家的社保体系完善程度在整个欧洲都走在最前沿。按照德国的法律规定,罢工必须由工会组织发起。而对于容易引起较严重后果的罢工,其申请将被劳动法庭驳回。

  2月底,德国空中交通管制工会(NicheUnions)领导了法兰克福机场的罢工。罢工的地勤人员规模在200人左右,只2月20日当天的1250架次航班中,就有231架次取消。德国国内和欧洲内部航线的航班大部分被取消,洲际航班暂时保持正常飞行。此次罢工导致汉莎航空损失上千万欧元。

  但此次罢工以资方取胜收场。劳动法庭责令罢工的工人“必须”立刻回机场上班。这一次的罢工除了给德国空中交通管制公会遭来“滥用罢工”的骂名。除此之外,基督教民主联盟(CDU)和亲商的自由民主党(FDP)组建的偏右联合政府甚至在重新考虑,是否应该合法限制的该工会的权利。

  眼下,德国工会联合会麾下有8大行业工会,其中包括五金工会、服务业联合工会、建筑-农业环境工会、矿山/化学/能源工会、教育和科学工会、食品和餐饮业工会、警察工会、公共交通工会。

  这其中,五金工会是德国最大并且最有影响力的工会。他们对于罢工态度谨慎,并称“团结原则在工业工会比在服务业工会更容易体现。因为五金行业的薪酬结构,较服务行业更加统一,也更加易于管理。

  紧逼6.5%涨工资底线

  “食品、天然气,尤其是租金(在德国)的价格不断上升,人民的生活成本无法稳定。” 五金工会主席Berthold Huber说,“我们不会停止对于收支匹配的诉求。”

  不仅服务业,整个工会联合会,此次都将就月薪上浮6.5%(或是每月工资上涨至少200欧)与资方进行谈判。

  然而,现在工会联合会面临一个更新的挑战:德国以往传统的雇佣关系正逐渐被打破。

  据镜报统计,在1992至2011年20年间,德国全职员工的数量从2940万减少到2390万,下降近20%;同时 临时雇员的人数却增加了一倍以上,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500万增加到目前的1200万,其中以年轻人居多。大约有30%的年轻从业者完成培训后,只得到了临时雇佣合同。

  但对德国的雇主来讲,工会的介入却要求他们在已经培训了过多人的情况下,还要长期地聘用多于实际需求的人员。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利益已经成为工会的首要问题。

  “这种不平衡永远不会停止,” Berthold Huber指出:“(为会员)提供稳定的劳动合同,是德国工会以及其他国家工会工作的核心问题。可眼下的趋势却是,工人与工会的社会伙伴关系正在逐渐瓦解。”

  “在谈判彻底失败之前,我绝不会谈罢工。工会不是工人的摇钱树。我相信我的同僚不仅为自己的利益发声,同时也站在正义的一边。”Berthold Huber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