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宏源期货:疲弱的股市不利经济转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7 12:05 来源: 新浪财经

  宏源期货    吴守祥

  中国股市的表现疲弱

  剔除金融动荡的2008年、2009年,中国股市在2010、2011特别是2012的第一季度,表现明显落后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股市。比如,落后于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就连饱受经济危机、欧债危机和自然灾害影响的发达经济体,如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的股市也不及,这与中国经济增速全球首屈一指的地位极不相称。与此同时,经济失衡,险象环生:实体经济的利润像刀片一样薄,而银行的利润高得不好意思说;股市疲弱而商品坚挺(原油、铜特别是玉米、豆粕等农产品);代表中小企业景气的汇丰PMI下降而反映大企业的官方PMI大幅上扬。

  股市的疲弱源于经济转型?

  股市为何如此疲弱?今年以来,央行仅在2月下调了一次存款准备金率,政府将年度经济增长目标调低为7.5%,并多次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比去年12月回落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5.2%,两年多来首度出现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累计同比增长21.5%和14.7%,和去年底相比均有明显回落。一季度GDP已经回落到8.1%。但是,这些足以支持中国股市“熊冠全球”的结论吗?我们深表怀疑。

  资金没有出口,可能继续炒高物价。

  一方面中小企业哭喊融资难,另一方面银行储蓄资金激增。巨量资金没有出路,可能炒高物价。

  1.实体经济。典型的是出口型小微企业,随着人民币的稳步升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世界经济的低迷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加之固有的融资难问题,使得实体经济的利润“像刀片一样薄”,资金不再愿意进入。

  2.房地产。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已经吹大,继续依赖这一模式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尽头。过去几年,一些中小企业以经营实体为掩护,套取银行、信托或民间借贷,炒作房地产赚钱的生存模式已经终结。现在,即便是预期房价不会大跌的人,由于限购、限贷、限价等调控限制,也使得类似于温州炒房团的资金望而却步。

  3.民间借贷。在房地产市场红火的年代,民间借贷相当火爆,资金利息竟然涨到了100%以上,试问哪一个行业能够有如此高的回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降温,民间借贷出现风险征兆,作为资金流通的方式或渠道的民间借贷,开始收敛是正常举动。

  4.银行业。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达到1.04万亿元,可是广大投资于银行的中小投资者却损失惨重,原因是不仅不分红还要融资补充资本金,银行业高利润只是看起来诱人。

  5.储蓄。客观分析这也不是资金的好去处,主要的原因是存款负利率。3月CPI3.6%,2、3月份CPI与一年期存款利率基本持平。考虑到原油价格的居高不下,极端天气的日益频繁,加上国内资源价格的调价需要,今年的物价调控形势不能太乐观,即便是正利率也不会太明显。所以银行储蓄对资金的吸引力不大。

  疲弱的股市不利于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主要看国内消费能否启动。面向未来的消费理论认为,现期消费不主要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决于自己收入高和收入低的均值,取决于工作时和退休时的均值,消费决定于人们对自己的现期财富和未来收入的预期。但目前的情况是,国内居民消费意愿明显不强。

  一方面,高企的房价抑制城市中低收入阶层消费需求。面对高企的房价,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只有攒钱储蓄,这自然抑制了消费。另一方面,上证指数2007年11月见顶以来,经历了四年多的震荡整理,一直疲弱不堪,广大投资者深陷其中,没有财富效应,更不敢消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宁肯牺牲货币,也不愿搞垮股市,股市是真正的经济晴雨表,捍卫股市就是提振信心,维护实体经济的稳定。

  巨量资金犹如洪水猛兽,正确的引导可以利国利民;任其泛滥,必然炒高物价,提高通胀预期,迫使调控加码,迫切需要资金的实体企业反而会出现资金短缺,影响经济增长,更影响经济转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