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乘试点东风 打造国际商贸特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0 14:01 来源: 金华日报“如果你在每个摊位前停留三分钟,那么你走完所有的商铺,至少需要一年。”这句在义乌市民中流传很广的话,已然成为义乌市场繁荣的生动写照。
去年3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去年5月6日,国家相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在我市隆重召开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标志着义乌改革试点全面启动。至今,义乌改革试点走过一年。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和三年实施计划,全力推进改革试点各项工作,重点争取大政策、建设大平台、完善大服务、形成大合力,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黄志平说。
政策创新———探索新型贸易方式
去年以来,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义乌对外贸易却逆势上扬,特别是对新兴市场出口增势强劲,进口贸易增幅也十分明显。据统计,义乌去年对金砖国家出口额达10.4亿美元,同比增长52%;实现自营进口3.5亿美元,同比增长35%。今年一季度,义乌出口小商品20.1亿美元,其中金砖国家2.2亿美元,同比增长43.7%。
中国小商品城集团总经理吴波成说,把这些成绩放到去年复杂多变的外贸背景下衡量,可以说非常不容易。正是“义乌试点”的实施,为义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增强了市场商户和采购商们的发展信心。
从义乌对外贸易形式看,市场商品具有种类多、更新快、非标准化等特点,交易方式呈现单笔规模较小、贸易主体众多、交易活动频繁等特征。因而,义乌试点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确立一种以商品归类管理、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以“管得住、通得快”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贸易方式。自去年3月“义乌试点”拉开序幕后,国际贸易改革步伐不断加快。
由省商务厅牵头,13个省级部门共同研究起草的义乌“市场采购”新型贸易试点方案初稿,经商务部等国家部门专家的充分论证,今年3月已由省政府上报国务院。此外,与新型贸易方式相适应的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税务、外汇等5项配套监管政策也已形成初步方案。放宽市场采购贸易主体准入、合伙制企业外汇管理政策等正在酝酿,国土和金融专项改革也在稳步推进。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推进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将18方面41项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到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外汇局和浙江省政府等31个省部级单位。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率先出台《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验监督管理办法》,并从今年4月1日起试行。省工商局、省交通厅、省科技厅、省地税局等部门也纷纷出台支持义乌改革的意见和政策,形成中央、省、市协力推进改革的工作格局。
平台建设———助推义乌转型升级
面对这一历史发展机遇,该如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义乌的做法是,打造市场平台和物流平台“两大平台”,形成义乌经济新的增长极。
这两天,义乌市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管委会建设规划环保局副局长鲍建锋在忙着编制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的工程量清单。“目前我们已经基本完成国际生产资料市场用地挂牌和施工图设计,正在编制工程量清单,很快就将进入招标程序。另外,市场所在场地的基坑土石方工程已完成90万立方米,占总开挖量的65%左右。”
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是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义乌“两区六城”战略的核心内容,堪称义乌当前的“一号工程”。根据规划,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项目整体区块规划占地12.98平方公里,建设周期10年。其中,一期项目包括一期生产资料市场、国际电子商务城及海量数据处理区,规划占地2.86平方公里,地上建筑面积280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25亿元,计划“十二五”时期建成。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可与现有的国际商贸城互为补充,今后义乌有望成为全国生产资料最丰富、发展制造业条件最好的制造业洼地城市。
同时,义乌还加快推进物流交通平台建设和展贸平台建设。目前,交通运输部已明确将义乌的小商品出口监管中心等8个物流和客运场站列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国家口岸办已同意将义乌航空口岸开放列入国家“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年设计作业量50万标箱的义乌港一期已建成投用,义乌港二期正抓紧建设;为加快产业聚集,义乌还成立了商贸服务业聚集区,目前已引进和储备汽车零部件、特种车辆、大唐电信等31个重大产业项目,引领义乌经济转型升级。
公共服务———创新政府管理模式
昨天下午,记者在义乌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办事大厅遇到了前来办理签证延期的苏丹商人Elnor。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说,他来义乌4年了,感觉义乌政府的服务很周到。
据悉,义乌市将公安、人力社保、国安、工商、外侨、商务、民航等7个部门的98项涉外服务内容汇集到一个平台,首创了“政务超市”的模式,变多点办公为集中服务,大大缩短了审批周期,提高了行政效能。
为支持义乌加快建立与国际贸易相适应的服务体系,省级各相关部门也纷纷简政放权,省工商局赋予义乌工商局冠省名核准、涉外登记等18项“省级待遇”;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批准设立义乌分局,成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省教育厅下放义乌中小学招收外国学生资格审批权;省人力社保厅在义乌试行外国人就业期限延期政策;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升格为分行。
近段时间,经常前往义乌的采购商们发现了一个新现象,不少商品都贴上了“身份证”。“有了这个电子识别码,就知道产品从哪里来,经销商是谁,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到源头。”在国际商贸城经营床上用品的叶倩说。
据了解,为完善义乌市场商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提高义乌小商品的国际声誉,年初,义乌开始试行小商品编码系统,目前已在国际商贸城旅游购物中心、进口商品馆、二区市场2000余家商户中推广应用。
义乌市试点改革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全新的探索和一项系统性工程,一年来,义乌试点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有不少待破之题。比如,如何迎接电子商务的挑战,形成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的融合提升;如何在打造最大出口基地的同时,加快发展进口与转口贸易;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改革试点及长远发展增强智力支撑……
“我们将进一步抓住机遇、用好机遇,通过改革试点工作,争取早日建成‘两区六城’:即市场新区和国际商贸特区,国际陆港城市、金融生态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城市、旅游目的地城市、信用文明城市及幸福和谐城市。”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