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张跃:“精进”之法,拼命工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5 11:28 来源: 新浪财经

  现在张跃生活方式很简单,简单得让很复杂的人羡慕:每天只穿远大的工作装;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吃饭从不浪费一粒米,蔬菜是自己种的有机蔬菜;只生养一个孩子;在长沙每晚必回家陪父母家人用餐。从这种最简单的生活方式,他如今获得了最大的幸福感

  “我们这些企业家有机会修佛吗?”

  2010年8月下旬的一天,在昆明机场的摆渡车上,遇到了远大空调董事长张跃。他看到本人所带的佛经,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成功的企业家,尤其是靠产业创造的企业家,其实离佛是挺近的。一来,你们在追求成功的奋斗中,极为专注,拼命工作,意念纯粹,意志坚定,一旦修佛,比常人会更精进;二则,你们体会过成功,各种欲望都容易满足,也容易知道享乐不过如此,没多少意思,想放下容易放得下。”我这样回答。

  “呵呵,你没说企业家大多是坏蛋,干的坏事多,离天堂远。不过,你讲的有道理,不虚伪。”他对佛教产生了兴趣,后来还聊得蛮多的。

  其实,张本人就是一个即“精进”又“拿得起放得下”的例子。

  5年前他就已经很成功了,远大空调已成行业龙头,他亿万身价,喜爱驾驶私人飞机,是中国拥有飞机最多的企业家。那一年,他第一次知道了一组数据:一棵树平均一年吸收18 3公斤二氧化碳,他的私人飞机从长沙到北京往返3 000公里所排二氧化碳,相当于8棵大树生长60年所吸收的。这让他吃了一惊。之后,他放弃了驾驶私人飞机的爱好,变卖了5架飞机。他的保时捷跑车也大多停在车库里。

  改变他的是一本书《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作者是美国人艾伦·杜宁。它论证了现代炫耀性消费让位于一个较低消费期望时代的可能性——人们必须改变生活方式,理性地控制创造财富的力量,创造一个量入为出的社会,否则地球无法承受。

  结合自身的体会,这让张跃深有体悟:“人一定会经过一个循环:贫穷、富有、消费,到最后冷静下来。20年前创业的时候很穷,到创业成功变得富裕,再到因为有钱而肆无忌惮消费、享受物质财富,慢慢就会发现当什么都有的时候,会丧失很多乐趣。物质消费的乐趣一半是因为稀有。当你拥有一切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东西远不如你想象的那么美。”

  现在张跃生活方式很简单,简单得让很复杂的人羡慕:每天只穿远大的工作装;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吃饭从不浪费一粒米,蔬菜是自己种的有机蔬菜;只生养一个孩子;在长沙每晚必回家陪父母家人用餐。从这种最简单的生活方式,他如今获得了最大的幸福感。

  在事业中,他是个充满了好奇心的开创者。以前,家里夏天热,冬天冷,母亲却不准开空调,因为空调一开就感冒。后来一位专家说是因为空调滋生细菌,他就找人拆了空调,发现里面十分肮脏,甚至还有个鼠窝和几只幼鼠。由此,远大开发了可轻易拆洗并杀菌除尘的部件,并衍生出远大的新口号——“我们保护生命”。

  在工作中,张跃是一个偏执狂。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跟他讨论技术问题。他常常会带领工程师们工作到深夜,一起研究。为了帮一位工程师修改图纸,他们反复交流,反复修改,一连弄了15天。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认为睡觉是对生命的浪费,而每一天的工作都是一种精神享受。

  如果说张跃只是“偏执”的话,那么有一个人就是“疯狂”,他就是稻盛和夫。他曾这样描述创业状态——“我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睡在那里,昼夜不分,连一日三餐也顾不上吃,全身心地投入研究”。

  每一位通过价值创造(而非财富剥夺)而获得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大多有类似的“忘我”经历。

  多年以后,稻盛和夫先生才真正醒悟到这些拼命工作的最大价值,不仅是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让人的状态更纯粹,精神更忘我,灵魂更精进,生命的能量迅速攀升。他写道:

  “人很容易骄傲自大,因为人是一种充满烦恼的动物。人若想要提升心志,重要的是要抑制自己的邪恶之心。人的烦恼据说有108种之多。其中欲望、恼怒、愚痴这三者是让人陷于烦恼的最厉害的东西。他们纠缠于人的内心,要驱赶也驱赶不走。释迦牟尼佛把这三者称为‘三毒’,它们是将人的行动导向错误道路的万恶之源。

  “人生在世又少不了这三毒,它们如果根本不存在,人就无法生存。因为人有血肉之躯,为了生存,这三毒又是必要之心,是自然赋予人的本能。比如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人要满足自己的食欲,对攻击自己的敌人要表达愤怒,要在达不到自己希望状态时发泄不满,这些都是无法戒除的。‘愚直地、认真地、专业地、诚实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长此以往,人就能很自然抑制自身的欲望。此外,热衷于工作,还能镇住愤怒之心,也会无暇发牢骚。‘努力工作’就类似于修行。释迦牟尼提倡的进入悟境的六项修行——‘六波罗蜜’,其中之一的所谓‘精进’就是拼命工作。”

  这其中包含了天地造人的一个最大玄机——人生于欲望,死于欲望。人若想超脱生死,必须超脱欲望。那么,超脱欲望的强烈意愿和强大意志从何而来呢?一方面要满足欲望,令欲望之花盛开而谢;另一方面,在满足欲望的奋斗中饱受折磨,重重压力,无限烦恼,从而生出强大的出离烦恼之心。而在过去战胜一次次挑战中,心念和意志锻炼得十分坚强,一旦猛然回头,便会勇猛精进。

  这正是应了佛教的两句经典名言:“烦恼即是菩提”——越大的企业意味着越大的烦恼,越大的烦恼意味着越大的菩提;“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越是深入苦海,越知苦海无边,越知真正的幸福彼岸,只是在自己无欲无求的心头。稻盛和夫已经回到岸边,而张跃已经开始回头。你呢?

  摘自《你可以是菩萨:企业道与菩萨法》张庭宾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