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破净再现 银行股估值承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6 00:59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张朝晖

  从去年三季度以来,多路大资金开始看好银行股。中央汇金公司、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纷纷增持银行股,尤其是以史玉柱为首的产业资本高调买入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但其后市场和它们开了一个玩笑:从去年三季度以来,银行板块整体下跌6%左右。

  近日,继交通银行股价率先跌破净资产之后,华夏银行成为沪深两市第二只跌破净资产的银行股。一位券商人士随即在自己的MSN签名档上提出疑问:“没有最低,只有更低,银行业到底怎么了?”

  某专业人士表示,一季度上市银行业绩平均增幅为19%,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14个百分点。行业景气度下降,不良贷款反弹,存款压力激增,中间业务收入下滑,贷款需求疲弱……利空一个接着一个,所以银行股目前较低的估值与行业的现状相契合,银行板块很难有上冲的动力。

  “即使未来财政政策刺激力度加大,大盘震荡上行,银行股的业绩弹性以及股价弹性仍然偏弱,而不对称性降息预期的升温也会令银行股走势受到压制。”上述人士表示。

  不良贷款拐点隐现

  在经历了2009年的信贷大规模扩张后,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下滑的说法在市场上不绝于耳。此后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双降”的优异表现回击了这些质疑。但去年四季度,不良贷款“双降”的“金身”被打破,让人们看到“狼”真的来了。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认为,中国银行业的风险被“不良贷款率”掩盖,这是一个严重滞后的指标。

  多家机构的预测显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现金流被削弱,这将导致今年银行业不良贷款逐步上升,预计年末提高至2%-3%。

  某券商分析人士表示,一直以来,市场对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高度警惕,2009年信贷激增对银行的负面影响仍没有消退。但从目前的情况分析,这两类贷款质量基本稳定,监管机构多轮清理整顿的效果明显。

  “最近信贷风险主要表现在银行收缩信贷,造成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偿债能力下降。”某银行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以来,银行贷款经受经济下行风险、区域性风险和行业性风险的三重考验,能否控制住不良贷款成为保证银行利润增长的关键。目前企业经营状况不乐观。今年以来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各地区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等,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盈利空间被压缩。

  利润的下滑直接拖累企业的偿付能力,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企业受到的影响颇为明显。某股份制银行温州分行行长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我们行小企业贷款整体不良率在1%左右,但温州分行今年一季度的小企业不良贷款率激增到3%,不排除全年上升到5%。”

  “不良贷款的大幅上升极大地影响了银行的放贷空间。”上述人士表示,各家银行都在收紧传统的中小企业贷款,房地产贷款几乎全部停止,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和一些科技型企业成为银行争夺的主要对象。

  安邦集团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如果不良贷款率上升成为趋势,须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对冲坏账损失的准备。

  由于金融创新缺失,中国的金融风险基本集聚在银行体系内,近日虽有迹象显示银行贷款的资产证券化正在重启,但与庞大的贷款规模相比,500亿元的试点只是杯水车薪。

  存、贷款增长承压

  除不良贷款外,存款的流失也令银行焦头烂额。不少银行基层员工抱怨,今年以来,存款任务开始加码,销售人员年化日均存款任务指标从1000万元上升到2000万元,翻了一番。有银行员工称,行领导开会明确要求今年全员拉存款。

  分析人士认为,存款增长主要来自外汇占款增长造成的货币投放以及由贷款产生的派生存款。今年外汇占款负增长和信贷增速放缓是存款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海通证券金融组高级分析师董乐表示,过去十年,我国外汇占款年均增长30.47%,远超同期贷款增速,造成存款增速比贷款增速平均高1.75个百分点。但从2009年开始,外汇占款增速开始明显放缓。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表示,2011年下半年存款少增2.53万亿元,但理财产品等负债脱媒的因素只能解释这部分量的一小半,热钱外流加剧可能是存款少增的重要原因。

  存款的下降直接导致银行信贷投放乏力。分析人士表示,存款继续减少和存贷比监管导致银行从供给端对实体经济的贷款规模下降,直接制约了银行业资产规模的扩张。需求端也同样不容乐观。由于经济增长低迷,企业投资更为谨慎,贷款需求疲弱。同时,银行对企业的风险更为关注,存在惜贷的心态。某银行业人士把这种现状概括为“想贷的没需求,有需求的不敢贷”。他表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各家银行为了完成贷款指标,只能用票据来填充规模。

  信贷需求下降以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释放流动性导致市场资金价格走低,目前银行业贷款利率上浮区间占比有所下降,贷款平均利率上行的情况有所缓解。某券商分析人士表示,存款成本压力于今年释放,对明年的银行息差形成一定压力。预计今年贷款整体利率继续上升的动力将逐季减弱,息差将温和回落。

  一直以来,贷款规模和息差的不断扩大是中国银行业业绩高速增长的两大引擎。一位银行业高管直言,现在两大引擎同时熄火,今年各家银行的日子不会好过。

  中间业务收入增速下滑

  当利息收入放缓几成定局的时候,手续费及佣金等非息收入仍旧难以指望。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一季度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速显著回落是拉低银行利润增速的主要因素。

  建设银行表示,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监管政策和市场行情等因素影响,贷款承诺、财务顾问等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代销基金、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代理保险等产品收入也低于上年同期。

  分析人士表示,中间业务收入下降的根源也在于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经济活动如果活跃,企业所需要的金融服务比较多,中间业务收入就会相对较高。经济活动如果不活跃,很多企业不需要资金、支付结算、财务顾问等服务,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自然就会下降。

  此外,一季度监管机构多次下达通知规范中间业务收费,对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从中间业务的构成看,增长主要来自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的增长,其中手续费收入的增速甚至超过银行整体盈利的增速,去年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手续费收入同比增幅均超过30%。近期银行收费饱受社会舆论的质疑,一些收费项目随之取消,这对未来银行中间业务的增长可能构成一定影响。

  对此,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曾坦言,中间业务增幅下降是各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当然也包括整治银行不规范经营所带来的影响。他表示:“2012年整个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可能低于2011年。至于低多少,要看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银行给客户提供多少有价值的中间业务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在经济增长减速、物价回稳的情况下,市场上出现降息预期,这导致银行的一些中间业务产品例如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降。

  “去年信贷需求旺盛但规模控制较严时,大量信贷需求转移到银行体系外,银行通过理财产品等运作。今年信贷需求减弱,银行在体系外的运作空间也变小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多重因素导致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幅急剧下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