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近七成私募认为会降息 期待刺激经济力度超预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6 10:43 来源: 新浪财经

    来源:私募排排网

  2012年6月中国私募基金调查问卷之二:近七成私募认为央行会降息 期待刺激经济力度超预期

   摘要:60%私募认为经济二季度见底 估值已提前反映经济回落

   51.61%私募认为刺激经济力度会超预期

  外围恶化国内经济下滑 67.74%私募认为央行会降息

  45.16%私募担忧减持潮会冲击A股市场

  仅16%私募担忧IPO抽血使市场再陷暴跌

  67.74%私募认为欧债危机对A股仅是短暂心理影响

  5月行情一波三折,整个5月沪指跌1.01%,深成指下跌0.38%,而远远小于欧美主要股指逾6%的跌幅,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更在5月上涨2.37%和7.2%。虽然指数“黑脸”,但个股依旧“|红脸”,精彩不断。如科学城以近乎翻倍的疯狂领涨5月两市,广州药业、白云山A、永安林业、开能环保、中化岩土和永生投资等涨幅也超过50%,中科三环、零七股份和中铁二局等也飙涨40%以上。

  5月,欧债危机的恶化和国内经济走势的严峻主导了A股市场的变化,6月,哪些重要事件会左右A股的走势? 私募基金 如何判断我国经济未来走势?对投资拉动经济模式持怎样的态度?未来会否加息?大量的减持潮和IPO提速对市场会有何影响?欧债危机会如何演变?针对这些问题,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对全国近60家 私募基金公司 进行问卷调查。

  60%私募认为经济二季度见底 估值已提前反映经济回落

  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4%,比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显示经济增速出现一定幅度回落。但该指数连续6个月保持在50%以上,反映出经济增长势头并没有改变。与制造业PMI趋势一致,5月份非制造业PMI也继续回落,该指数为55.2%,比4月回落0.9%。

  对经济的担忧也使得市场承压,市场应声而下。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没有私募认为目前经济已经见底,60%私募认为经济会在第二季度见底,20%私募则认为经济见底要延后到第三季度,更有20%私募对中国经济悲观,认为经济会逐季走坏(如图一)。

  图一:

  赢隆投资投资总监周兵认为数据说明我国经济整体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从中央政府角度看,提出了将“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随着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松,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非常大,可能会在第二季度见底。

  乾阳投资董事长何辉认为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非常大,不用过于悲观,很多不好的预期已经反应在估值中。其次,我国的政策面出现了转变,“保增长”已经放到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另外,欧美经济也是温和式的衰退,特别是美国自我修复能力强,总会把危机当作发展契机,欧洲相对差些,但对我国的影响不会特别大。

  京富融源 投资总监 李彦炜 也认为不用过于担心经济。他认为货币是经济的血液,货币紧缺,经济肯定就会走坏。我国经历了过度紧缩后,目前经济处于“坐下来”的状态,但还没有到“躺在床上”的地步,在“坐下来”的状态中“输血”,经济能够恢复正常状态。我国的经济活力尚在,只要有充足的血液,经济运行就不会存在问题。

  但大多私募认为A股的估值已经反应了经济下滑的预期,经济的下滑对市场影响实际上并不会太大。

  李彦炜认为炒股主要是炒未来和预期,股票市场往往会领先于经济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提前见底或见顶,如果经济在第二季度见底,那么上市公司业绩在中报时见底的可能性也非常大,而股价往往会提前见底。当然,在选择投资标的时,还是建议投资者率先关注中报预增的个股,尽量回避中报业绩预减或亏损个股。

  何辉相信优质股会领先于经济回升,他分析说:“从具体的股票投资上看,从2004年1700多点下跌到998点,在下跌过程中,很多优质的价值成长股是屡创新高的,如贵州茅台、上海机场、云南白药、五粮液、烟台万华等,所以关键的是要能找到低估值的成长股,它被市场错杀,又具有成长性,未来会远远跑赢市场”。

  周兵则认为经济和股市没有必然的联系,尤其是在一年的周期内,基本上没有大的作用,经济好不一定会涨,经济差也不一定会跌。他觉得市场的逻辑是这样的:市场有钱了,股市会上涨,经济也会逐步好起来;如果市场没有钱,股市就肯定不好,经济也会逐步变差。

  51.61%私募认为刺激经济力度会超预期  随着经济的下滑,“保增长”成为了中央的重要工作,部分刺激经济的政策陆续出台,如今年4月份开始发改委项目审批核准数量有显著增加,最引人注目的是5月21日当天,公布审批项目近百个,为平日数量的两到三倍。钢铁、基建等项目开始大量上马,让市场开始憧憬会否出现另一个“四万亿”刺激经济政策。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51.61%私募认为国家刺激经济的力度会超出市场预期,在经济下滑的压力下,后续会有更多的政策出台,9.68%私募则认为刺激经济力度不会超出市场预期,38.71%私募则持不确定态度(如图二)。

  图二:

  

  李彦炜认为放宽投资力度是必然的过程,发改委审批的都是大项目,基本投入周期都有三年,从2008年底到现在,已经三年时间,如果不继续投钱,这些项目可能就面临“死 ”掉的危险,或者成为“烂尾”工程,损失会非常大,没有哪个政府会愿意去承担这样的政治责任。所以,无论从投资上讲,还是从政策上讲,放松投资都是必然的。

  他认为国内的基础建设是极其缺乏的,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建得越多越好,如铁路、高铁、轻轨等,从目前看,绝大多数投资项目都是必要的。但部分“面子工程”或者导致腐败的工程,则是需要防范和打击的。

  翼虎投资总经理余定恒则认为大的刺激政策基本是不会出台了。首先,2008年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出台的背景是当时存在大量失业的情况,但现在没有这种情况,所以出台大的经济刺激政策的迫切性不足;第二,上一轮刺激还存在后遗症,负面作用仍然存在,所以再推行大的刺激政策也会面临相当大的阻力和压力;第三,上一轮刺激说到底是银行信贷跟上产生的效果,但目前银行的信贷还没有跟上去,银行有存贷比的考核、不良资产的压力等,所以不容易跟;第四,随着十八大的临近,政策的效果也会低于预期。

  所以,政策博弈的最高点已经过去,市场接下来的主线也会发生变化,做投资更要走在前面,投资要开始从稳增长转向调结构。 

  星石投资总裁杨玲也认为跟着“2.0版4万亿计划”炒股票不靠谱。她认为上次“4万亿刺激计划”之后,许多投资周期长、现金回流弱的大批大型项目开始启动。仅仅过了两年,这些项目很难完全被消化,很多还需要持续投入,这大大占用了政府投资规模和银行信贷额度,因此新增投资的空间与上次难以比肩。另外,上次启动的大量投资已经使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债务率已经处于历史高位,很难复制当年单凭一个批文就能融来巨额银行信贷资金的模式。

  外围恶化国内经济下滑 67.74%私募认为央行会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宣布,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12年以来央行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距离2月24日今年第一次正式下调存款准备金近三个月。

  随着经济下滑的担忧,通胀下行,降息的预期越来越强烈。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67.74%私募认为央行会降息,仅有9.68%私募认为央行不会采取降息的动作,22.58%私募持不确定态度(如图三)。

  图三:

  天马资产(博) 董事长 康晓阳 指出,外围环境恶化,经济下滑加速,为降息打开空间。长债收益率低于基准利率的现象并不多见,预示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加剧,风险偏好下降,减息预 期上升。尽管降息对目前高企的实际贷款利率未必有作用,也可能使通胀迅速抬头,但在大干快上的年代,没人可以选择。政府用手决策,市场用脚投票。

  何辉认为随着未来通胀压力逐步缓解,货币政策会进入渐进式宽松阶段。截至3月末,广义货币M2增长13.4%,狭义M1增长4.4%,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新增信贷超过万亿,环比大增,货币政策放松态势明显。

  周兵认为降准意在稳增长,并有助于通过进一步增加流动性来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企业扩大投资。未来通胀会稳中有降,货币政策会更多考虑稳增长,所以货币政策适度放松的可能性比较大。

  李彦炜则认为目前的核心在存款准备金率,不应该采取降息的手段。因为之前没有升息,如果现在降息,肯定会形成的新资产配置扭曲,作为投资者来讲,并不喜欢这样。如果真的降息,他认为可能更多的是为了支撑房地产的措施,现在也只能等着看降息后,后续会出台怎样的政策。

  45.16%私募担忧减持潮会冲击A股市场

  在证券市场动荡的5月份,产业资本总体不改减持趋势。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5月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共减持了183家公司6.08亿股,合计减持市值达93亿元。而5月份产业资本增持了53家公司,合计斥资33.57亿元增持3.8亿股。由此计算出5月产业资本净减持金额为59.43亿元,相比4月份的25.23亿元环比增长了136%。值得一提的是,产业资本减持超过1亿元的个股有18家,分别包括九州通、永辉超市、广发证券、海康威视和宁波韵升等股。

  6月,解禁股数量虽然较低,但如果行情走坏,如5月份的减持潮或会继续,而市场的减持会否对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呢?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45.16%私募认为减持潮会对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29.03%私募则认为减持不会对市场造成大的影响,而25.81%私募持不确定态度(如图四)。

  图四:

  认为减持潮会严重冲击市场的私募主要是认为目前市场孱弱,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减持潮无论是从心理层面,还是对被减持的个股实际表现,都会造成一定的拖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压制市场的表现。

  李彦炜则认为产业资本减持是很正常的资产配置行为。家族、公司或者个人持有的财富大多集中在一个股票,对他们而言,这样的资产配置肯定是不安全的,他们需要分散风险,是正常的资产配置行为,甚至都不能说明产业资本对公司是否存在信心。

  对个股而言,某一阶段被集中减持,肯定是有负面影响的,但产业资本减持对整体市场影响并不大。因为从大的范畴看,只要资产配置方向不变,减持后,他们还会去买其他的股票,资金并没有流出市场,整体资金面并不变。

  周兵认为减持是和企业盈利下降密不可分的,5月以来减持幅度比较大的行业和个股,主要是受国家经济增速下滑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它们未来的成长性会有一定幅度的下跌,被减持企业的盈利水平大都不容乐观。

  仅16%私募担忧IPO抽血使市场再陷暴跌

  今年以来,新股发行加速已经形成市场的共识。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87家企业申报IPO,1月份有38家;2月份在新旧预披露政策的交替下,仅有14家;3月份迅速提高至45家;4月份回落至39家;5月以来,在审企业猛升至51家。目前在审的主板拟上市企业中,拟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企业分别是92家和227家。

  在信心偏弱的市场中,IPO提速会对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呢?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22.58%私募认为IPO提速对市场影响不大,61.29%私募认为会使得市场震荡,而16.13%私募则相对谨慎,认为IPO的抽血行为会使得市场再度陷入暴跌(如图五)。

  图五:

  李彦炜认为IPO 是股市供给的方向,速度加快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融资额,如果上市的都是一些小公司,对市场压力并不大,但如果是大盘股的话,对市场无论是实际还是心理

  影响都会比较大。他认为今年市场的融资量要超过2011年的可能性比较小,2010、2011是一个极度高峰,现在想找出那么多好公司都非常困难,只有小公司,今年最大的几个IPO就是邮政速递、陕煤、人保等,对市场的压力并不大。另外,IPO也涉及到资产配置状态的问题,如果市场不缺钱,融资是非常正常的,甚至是利好,因为它取代了银行的功能,投资者能够挑选到更好的公司。

  周兵表示最近证监会发言人表示IPO与市场涨跌无必然联系,不会停发新股。实际上,在牛市行情中,IPO对市场影响不大,因为赚钱效应会造成资金源源不断的流入市场,但在弱市中,由于资金面十分紧张,IPO的速度一旦过快,往往会成为压倒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造成市场的下跌。在中国股市历史上,1994年8月1日 的三大救市措施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暂停新股发行半年,对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股市在短短一个多月涨了3倍。

  目前,要管理层暂停发行新股的可能性不大,但他希望管理层能控制好新股发行的节奏,能平衡好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关系,在二级市场好转后,再加大新股发行的力度。

  67.74%私募认为欧债危机对A股仅是短暂心理影响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在加大,而西班牙也开始陷入风险的漩涡,部分银行开始出现挤兑的现象,欧债危机的恶化使得全球市场遭遇了重挫,A股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牵连。后续,欧债危机对A股的影响如何呢?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67.74%私募认为欧债危机对A股是短暂的心理影响,实际影响不会很大,32.26%私募对欧债危机比较谨慎,认为它会对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要保持对欧债危机演变的关注,没有私募认为欧债危机对A股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如图六)。

  图六:

  何辉认为欧债危机的确是影响欧美市场乃至国内市场的一个重要不稳定因素,希腊政局的影响不可小觑,欧洲经济不容乐观,欧元短期仍将承压,预计未来难以维持强势。但他对欧债危机不要过分悲观,随着欧盟各国财政的协调,经过德国、法国的努力,加上中国美国经济的复苏,也会带动欧洲经济的发展。总体判断,欧洲是“温和式衰退”,未来会逐步恢复,对中国的出口也是短期的影响。

  周兵则认为欧债危机的变化需要关注6月17日的希腊大选,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对欧元区的影响会比较大,有可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不好的影响。如果欧盟的主要国家,如德国、法国能协商一致,采取措施稳住西班牙和意大利,欧元区解体的可能性还不大。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太大,但如果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导致全球股市暴跌,会对A股产生很大的心理影响,会让市场担心会否产生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时一样的影响。

  李彦炜的观点比较独特,他认为欧债危机主要是由于中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引起的,它的影响传导机制简单来说是这样的:我们将美国想像成一个全球中央银行,其他国家全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有存款准备金率,其他国家是1:10的 杠杆,而中国则相当于1:5的杠杆,中国的汇率又被低估,导致了美元涌入中国,被中国消灭掉,世界货币就缺了一大块,缺口需要补,就会出现很多危机,哪个国家弱哪个国家发生危机的概率就比较大。所以,如果中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欧债危机可能就会得到缓解了。

  同时,他表示欧债危机最终能否解决需要看欧洲国家是否坚持本国的信用,希腊是民主的发源地,如果希腊政府一定要违约,不仅仅是对欧元区,对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希腊会否退出欧元区取决于德国的态度,如果德国不让退出,希腊还是会留在欧元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