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2中国(青岛)财富管理论坛文字实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4 14:48 来源: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由招商银行及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2中国(青岛)财富管理论坛”于7月4日上午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举行,本次会议主题是“全球视野下的财富 管理大趋势”。

  以下为论坛文字实录: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由招商银行、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新加坡财富管理学院、第一财经日报、新浪网、和讯网、中新网协办的201中国青岛财富管理论坛。    

  如何将青岛打造成中国的财富管理的机遇和挑战,十年前我们在国内提起私人银行、财富管理,恐怕大多数人还会感到非常陌生。五年前随着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先后成立了私人银行服务部门,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开始起步。短短五年时间,中国财富管理事业飞速发展,超过一百万名的千万富翁、超过十万名的亿万富翁,在加剧商业银行竞争的同时,也在极大挑逗着国有银行的欲望。贴身神秘的服务,包括一些拗口的专业词汇,都让这个领域充满了神秘感。    

  今天在青岛,让我们更深层次的揭开财富管理的神秘面纱。今天揭秘的嘉宾是:普华永道全球金融监管服务副主席理查德·纽曼先生、瑞士银行中国区主席兼总裁李一先生、瑞士信贷银行企业及机构客户亚太区主管布克曼先生,新加坡财富管理学院CEO辛西娅·童女士,富国基金总经理窦玉明先生,中国经济研究院张平先生,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先生,北大歌剧院院长金曼女士。    来自主办方的领导有: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山东省金融办主任李永健,青岛市人大副主任吴淑玲,青岛副市长刘明君,青岛市政协副主席郄晋生,青岛市政府秘书长李众民,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招商银行副行长汤小青。    

  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首先有请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先生致开幕词。            

  张新起:尊敬的马蔚华行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2012中国青岛财富管理论坛在这里隆重开幕式,这是中国财富管理领域的一次高端盛会。首先,我代表青岛市政府向参加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青岛建设的国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着私人财富的不断积累和快速增长,财富管理已经成为现代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财富管理的水平如何,也日益成为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青岛围绕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坚持把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金融发展环境,金融业以及财富管理行业,呈现出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目前,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已经超过了160家,集聚了多家银行机构的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中心。证券、期货、基金以及保险机构,也在积极拓展财富管理业务。高端客户数量和资产管理额成倍增长,财富管理已经显示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当前,青岛正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在产业上,将构筑蓝色、高端、新兴的产业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将努力构建全域统筹的大青岛格局。在发展路径上,将努力集聚高端要素,走创新转型的路子。在经济总量上,将在未来五年上,力争再造一个新青岛。这就需要金融业的强力支撑。有了金融业的支持和帮助,我们青岛将会加快在科学发展道路上的前进。    

  我们将坚持金融与科技的融合,金融与实业的互动,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好金融集聚区和财富管理园区,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入驻,加快建设以蓝色经济为引领,为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今天来自国内外的专家、精英齐聚岛城,利用财富管理论坛交流财富管理的理念、经验和体会,共谋财富管理发展良策,这对促进财富管理行业创新发展和青岛加快财富管理中心的建设,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我们将以此论坛为契机,充分运用好论坛的成果,加快财富管理中心建设步伐,提升青岛的城市竞争力。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各位嘉宾,对青岛建设财富管理中心,多加理论指导,多提宝贵建议,从各方面给予更多、更大的支持,共同将青岛打造成富有特色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培育成中国财富管理发展的高地!    

  我们祝愿2012中国青岛财富管理论坛取得丰硕成果,也祝各位来宾在青岛期间生活愉快、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张市长的精彩致词。正如张市长刚才所说,今天的论坛不仅是中国财富管理领域的一场盛会,也是青岛展示金融业创新发展成果,推动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的一大契机。但是如何推动中国的财富管理事业的发展,如何将青岛更快更好的打造成中国的财富管理中心?我想包括张市长在内,我们都非常期待今天到场的各位嘉宾,能够给出我们实实在在的答案。    

  现在进入本场论坛的第一个议题:全球财富管理大趋势。首先有请今天第一位演讲嘉宾,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博士。

  马蔚华:尊敬的张市长、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    

  非常高兴我们能够跟各位嘉宾、各位朋友相聚在这个美丽的滨海城市——青岛,我们共同探讨一个前沿的问题,一个热点的问题,这就是全球视野下的财富管理管理趋势。    

  我觉得在青岛讨论这个议题是太恰当不过的了,这不仅是青岛这个碧海蓝天美丽的滨海城市有它独特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这个城市对财富和财富拥有者的吸引力。这个城市对国内外众多金融机构的吸引力。我觉得尤为重要的是,这个城市的管理者和广大的市民,对财富管理这个前沿问题的认识,好像是超乎寻常的高。在青岛我们探讨这个前沿的问题本身就是有非常超前的前瞻性。    

  财富管理一定要在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所以我们招商银行非常有决心,和青岛市政府、和青岛的金融机构,以及关注财富管理的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和有识之士,我们共同把青岛打造成为一个中国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如果用一个美妙的词汇来说,就叫做“东方苏黎士”。    我下面想谈谈全球视野下财富管理趋势的认识。我觉得财富管理这是一个既古老又年青的问题,说它古老,自从人类确定财富财产制度以来,就自觉的或者不自觉的对私有和公有财富进行管理。无论是居民还是机构组织,无论是一个城市还是一个国家,都对财富管理给予很大的关注,而且都充满了兴趣。    

  对居民而言,财富管理是一个财富的保障方式,可以通过资产的优化配置,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对机构组织而言,财富管理是一个资产管理的方式,通过对财富的有效利用,来提高这个机构自身的运营效率;对一个城市和国家而言,财富管理应该是一个经济治理的手段,通过吸引、聚集来自各地的财富,并加以有效的运用,来实现整体资产的最优配置,有效提升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我想青岛市政府的意图就在于此。    

  如果我们说它年青,就是现代意义上的财富管理。现代意义上的财富管理就是金融机构或者资产管理机构,利用它掌握的客户信息和金融产品,帮助客户实现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财富管理是一个过程。我想这一个新兴的,所谓现代的,是19世纪以来随着货币的兴起和经济金融化这个趋势应运而生的。我想到今天也不过一百年的历史,据说,拿坡仑崛起以后,他不堪忍受法兰西军队数额庞大但是管理十分混乱的财产状况,他把财富交给瑞士的银行家来打理,这就开启了现代财富管理的先河。所以瑞士历史上就成了最早的财富管理的发源地。瑞士历史上最永久的私人银行之一,叫做隆奥达亨银行。它到现在还管理着一百年前,当年拿坡仑家族遗留下来的多达350亿美元的私人财产。对金融机构来讲,财富管理是一种创造价值的途径,通过专业化的服务,促进自身盈利的持续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加快积累。这就是我对财富管理的理解,它古老而又年青。   

  从2008年这个世界出现一场大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市场震动不已。这场危机对全球财富管理市场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这种震动是好事情,它使我们注意到这个传统又新兴的财富管理市场出现了一些我们值得关注的新趋势、新趋向。下面我就讲讲有什么新的趋向,共有六点:    

  第一,全球财富分布和投资逐渐地向新兴市场倾斜。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是从欧美发达国家兴起的,那么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就首先陷入困境,因而财富市场受到的影响,将会非常漫长。2008年—2011年这三年间,复合增长率在发达国家欧美市场只有6.3%,其中欧洲是5%,日本是0.1%。而与此鲜明对照的是新兴市场保持了年均5.5%的高速增长,由此带动的财富市场以18.4%的年均高速增长,其中亚洲地区更是令人抢眼,以20%的复合增长率高于榜首。新兴市场的财富份额占全球财富份额的比重从2008年的23.6%,已经上升到今天的26%。波斯顿咨询公司最新的调查表明,在全球85%以上的私人银行,80%以上的对冲基金和75%以上的私募股权基金,在今后几年增加了对新兴市场的配置。这些著名的财富管理机构,加大了对新兴市场的配置,而对发达国家这个市场的配置不到20%。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全球的财富管理中心出现东移的迹象,普华永道的研究报告说,新加坡将在2013年能够赶上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私人银行中心。东移,这是最显著的一个趋向。    

  第二,客户财富管理的需求偏好日趋复杂。

  风险偏好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投资者对风险的认识更深刻了,风险偏好趋于中性和稳健。贝恩咨询调查显示,2011年全球约70%的投资者倾向于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获得中等的收益。这个比2009年的时候,大约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价值偏好方面,财富管理更多的财富目标依然是高净值人群的价值偏好,但其重要性已经从09年的38%,到去年的22%。与此同时,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财富安全,财富继承、子女教育这种偏好明显上升。产品和服务偏好方面,多元化的配置,特别是横跨货币、资本、房地产、贵金属、衍生品、私募股权、艺术品这种市场的综合性理财方案,受到市场的欢迎。    

  第三,财富管理投资组合发生了深刻变化。    

  1、房地产投资占比趋于下降,而且构成发生变化。2006年的时候,房地产在富裕人群投资组合中的占比高达24%。但是2012年,将降到15%。与此同时,房地产中实物投资的比重降低,而房地产的投资信托基金的比例迅速上升。这是在房地产这个投资中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2、另类投资受到关注。虽然09年另类投资比重降低到5%,但是即使是5%,无论是降速还是降幅,都小于股票和房地产的下降。而且今年已经迅速回升到8%的水平。其中,私募股权、对冲基金、结构性产品的增速,回升的数量尤其迅猛。结构性的产品在过去两年的增长率高达160%。

  3、区域的配置,过去是单一的区域,现在是向全球化发展。无论是北美、西欧,还是亚太地区,区域内的投资占比都在下降,区域外的投资都在明显的提升。    

  第四,财富管理的机构充足态势,渐显端倪。

  金融危机对财富管理机构产生巨大冲击,不少传统机构正在重新组合。比如说我们全球最大的财富管理机构瑞士银行UBS,宣布将由“银证保”全业务覆盖,转为专著于财富管理领域,财富管理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这三项核心业务。汇丰银行宣布把日本的私人银行出售给日资信贷,把它在泰国的财富管理出售给当地银行,英国的巴克莱银行业宣布出售旗下的财富管理公司和基金。这就是说一些老的机构在进行调整,一些新兴的财富管理机构在迅速成长。这里有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个机构,就是美国的敏特公司,关注到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终端这些技术背景下的财富管理,这是新的商机。它在互联网上和智能手机平台推出了集银行帐户、信用卡、基金、个人养老账户、房贷于一体的账户管理体系。并提供消费、投资、现金流和收支预算等统计分析功能。2009年一上线,就赢得了100万客户,并在两年内,就成为美国最大的个人理财网络。这个新兴的IT技术,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商机。还有一家美国的银行费率公司,也是类似于这样的,把网络用于理财。不久前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一下子提升了。    

  第五,财富管理的盈利模式悄然变化。我们过去的财富管理长期以来,盈利来源主要在于带给客户交易所收取的佣金,这个比重高达90%。然而这种方式,大家知道,它存在的财富管理机构和客户之间容易发生利益冲突。因为你要想多赚钱、多收佣金,就鼓励客户多交易,有的时候就会忽视客户本身利益的保护。这是一个矛盾的事。所以我们现在逐渐的把它改成按照客户的资产规模和理财方案的知识含量收费。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利益冲突,减少客户承担的风险。美国有个统计,目前已经有50%的机构开始了这种收费制度。十年前这个比例不到3%,这是一种变化。    

  第六,金融监管的理念和技术日臻成熟。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际社会对财富管理管理中的透明度低、道德风险冲突的问题,采取了强化信息披露的方式。建立防火墙,并且把影子银行纳入监管的范畴,规范衍生品交易,保护投资者利益。比如说美国2001年签署《多德—法兰克法案》,规定投资数额以上的机构必须提供监管信息。

  所以以上六点是当前,我觉得在全球视野下,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古老又年青的课题,财富管理管理新趋势的六个新动向。    

  在全球的财富管理市场中,中国是最有吸引力的,中国财富市场的崛起,已经成为全球财富管理的重要趋势。瑞信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现在已经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财富来源地,预测2015年的时候,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的来源地,仅次于美国。由此可见,中国财富管理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这件事,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中国经济已经是全球第二位,经济决定着财富的增长。    

  中国财富市场的广阔,首先是居民财富迅猛增长。同样是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去年中国境内可投资的资产总额达到62万亿人民币,比上年增长将近20%,这几年都是以将近20%的速度增长。其中个人可投资的资产在600万元以上,叫高净值家庭,数量是120万户以上。高净值人群可持有的资产可以超过27万亿人民币。你想这是多么大的一块蛋糕!    

  其次,理财观点在加速转变。不仅表现在金融脱媒,银行业的存款,从银行体系内流到体系外。去年我们全国的银行存款只增长11.9%,这个数比前十年的年均数低8.5%,这说明,大量的存款正在从银行体系内流到金融市场上去。而对这些存款有吸引力的,就是这个财富管理的市场。而产生这种动机的,就是我们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财富观的转变。过去我们叫高储蓄率,在中国一直是高居不下,而且是传统美德。现在发生的变化,现在的年轻人不像父母那样,有俩钱存起来,现在的年轻人叫“有钱就投资,没钱就透支”,这是巨大的变化。没有这个变化,信用卡不会挣钱,财富管理也不会挣钱。    

  第三,吸引银行脱媒资金流向的是越来越发达的金融市场。这个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债券、信托理财、私募基金和民间借贷。我们目前累计发行各种债券2万多亿,比前几年增长4倍。股票市值是全球第三位,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额16.5万亿,这是井喷式的增长。这五年复合增长率年均100。私募基金同比增长48%,场外交易、衍生品市场、产权市场都在快速发展。这就是金融市场的吸引力,同时也是我们财富管理形成的基础。    

  第四,各类金融机构发展财富管理的动力强劲。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看到了这种历史的趋势,纷纷出手发展财富管理。    

  招商银行在2004年开始转型,那时候我们还是不大的银行,才200个网点,就开始发展零售业务。严格的说,招行的财富管理叫发端于一卡通的问世,形成于金葵花理财的推出,发展于招商银行私人银行的服务。1995年的时候,招商银行在国内就推出了一个基于客户号管理的基本外币定活期、多币种多功能的一卡通,开创了零售业的先河。在此之前只有存折,在此之后有了银行卡,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一卡通客群逐渐扩大,我们进行了市场细分,在这个基础上,2002年推出了中国第一次面向高端客户的金融理财产品服务品牌——金葵花理财。那时候所谓的高端客户50万元,现在我们这50万元的客户已经达到了85万户,每年增长的速度是将近30%。在此基础上,当然背景都是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财富的增长。我们2005年推出了钻石客户工作室,门槛是500万。越来越不够,2007年8月,我们推出了国内股份制银行定级的金融服务——招商银行的私人银行。这里还有故事,当时最早我们看私人银行简直是一个神话,我们跟境外的机构合作,人家不屑跟我们合作。搞信用卡的时候,人家要来我们不让来,我们主动要让出50%,人家不干。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中国的财富增长如此神奇,也没有想到金融危机。招行自己干,我们把1000万人民币定位为高净值客户,私人银行的标准,到现在我们已经在境内21个城市设立了23家私人银行中心。私人银行的客户,将近2万户。年均增速35%,管理客户总资产4500亿以上,年均增速40%。在零售客户管理客户总资产的占比达到18%。    我们是2007年8月到现在,五年的时间,我们屡获殊荣,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连年把招行评为中国最佳商业银行,最佳财富管理银行。今年3月,《亚洲银行家》把我们定位为亚太十大标杆的商业银行。    

  招行的财富管理和发展顺应了当前的趋势,特别是受到了各界包括在座各位的支持和热爱。这刚刚是一个起点,在中国这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希望得到各位继续的热爱和支持,我们将秉承“因您而变”的理念,努力把招行打造成为中国最好的财富管理银行。我们也和青岛合作,把青岛打造成为最有吸引力的中国财富管理的城市。谢谢!

  主持人:谢谢马蔚华行长为我们讲解财富管理的前世今生,下面有请第二位演讲嘉宾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先生。掌声有请!

  张平:非常高兴能够到青岛做一个演讲,我的题目一看就跟我的专业宏观经济高度相关。刚才马行长介绍了全球条件下的财富管理,我这个题目,叫《在波动中冲浪》。什么概念呢?过去中国的财富管理很单薄?因为我们可选择的产品余地极低,要不然是银行存款,要不然只能买股票,这两个东西,一个是收益偏低,一个是收益高,但风险大,缺少了能够平抑经济周期的基本财富管理的产品选择。随着我们国家的金融全面管制放松,全面的发展,现在我们知道我们有国债,有很多的期货,而且马上要推了期权投资,这一系列的发展,使得我们有大量的手上的产品,可供周期的平复。所以我的题目叫《在波动中冲浪》。    

  我今天讲的主要是讲宏观和一个基本的政策。从第一张图,我们是引用一个里昂证券的“算命图”,给大家做一个开场白,以提振一下我们对宏观经济的基本理解。每年,里昂证券都会做“风水先生”的测试,我看到下一期最悲惨的日子是7月12日,我看了看,与我们宏观数据公布的日子差不多。确实在7月中旬中国公布的GDP,将可能低于市场上一些预期和计划上的指标,也就奠定了有可能出现悲惨日子的可能性。等到活过来的时候,等到9月份才能活回来,进入所谓“幸福投资日”。    

  我给大家讲这个图,纯属娱乐,但是连算命的,现在也要看宏观数据的分时点,以了解趋势,否则是瞎算。我们以这个图来了解中国经济波动的基本形态。    

  我们看中国经济现在越来越跟世界同步,也跟市场增长同步,我们看到一系列的指标是持续的下滑,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什么样的呢?是更为不乐观的发展。我们今年计划经济增长是7.5%,所以二季度如果打破7.5%,就证明了超过了一般的所谓计划预期,对中国经济产生很大的压力。    

  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用中国常年的一个最简洁的工业增加值图来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工业增加值,中国抛去今年以外,低于10%的月份,仅有五次。就是到现在为止,也就是四五次。现在也就在9%的上方,过去老的计委,就是10%除一半,加上2是7%,当然随着现在第三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在折半加三的状态下。如果我们能看到的工业增加值6月份继续走低,而且现在基本上从汇丰银行的采购PMI也好,还是从中采的新采购定点也好,全部低于50%。这就意味着工业增加值比想象的还要弱。就意味着连续一个季度的工业增加值都在10%以下,折半加二的水平也就在7%左右,或者加上2.5,也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很多人估价,大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水平会低于7.5%。    

  尽管作为我们预测,比这个略微乐观一点,但是乐观不到哪里去,这就看到了基本经济下滑的态势。这种态势会不会得到遏制?这个都还是非常难以探讨的。所以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就要学会财富管理这门基准的知识,不论你是在经济下滑的时候怎么受益,还是你在股市兴起的首先都要受益。所以我们要在第一件关于经济增长波动中找到自己的机会。从整个长周期我们也属于下降的通道里面,未来经济有所恢复,但也未必像过去的V型反转。很多搞投资的人问我,“张教授,政策什么时候出台?”我说现在无所谓出台了,因为再做4万亿2.0版不太现实了。现在推动利率市场化等间接的调控,同时制定一定数量的政策,通过这些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但是进行V型反转不可能了。 

  长期趋势,我们也有走弱的趋向,再加上政治的模式,我们理解更充分的是经济增长怎么会稳住,稳增长还是本质,不是再强行刺激。这一条,我跟大家想描述一下。    

  从整个预测来看,全年经济增长大概只能达到7.8%,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可能能够达到7.6%,或者更高一点。但是总的来看,从经济增长来看,第三季度应该逐步企稳,这也是我们一会儿讲到政策里面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利率水平,随着我们降息,实际上对中国的投资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引领作用。我们的贸易外贸水平也逐步企稳,这都是有利因素。    

  所以现在看经济一方面在下降,另一方面货币政策放松也随之而来。现在我们主要看的东西,还是要看投资。因为我们在全球这次大危机下,刚才马行长讲了,全球危机下的财富东移。全球财富再平衡下的旧的分工格局解体,也是一个重要的事实。所谓旧的分工格局解体,讲的是这次金融危机以后,原来欧美高消费,中国高储蓄,资源国家提供资源的所谓旧分工体系,已经解体。中国这种高储蓄靠出口导向的投资模式越来越靠不住了。所以中国要透过财富管理,要透过自我的消费提升,才能够重振内需。当然,这一系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第一,如何弥补出口的下滑,主要靠投资对冲。所以“十二五”也明确写了,通过产业投资优化产业结构。随着城市化率和财富管理水平的提升,才能够逐步从过去仅仅依靠投资,甚至仅仅依靠政府投资的状态,转向一个以私人投资为驱动的,以私人消费为主导的比较成熟的均衡经济。    

  所以财富管理现在不论是青岛、上海、深圳,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财富管理的一般业务性意义,也更多的人理解了财富管理对中国未来转变生产方式和整个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因为只有财富管理的兴起,才能够平衡私人在消费以及投资上的关系。

  短期内还要看指标,就是货币松不松,否则怎么投资呢?货币松不松,关键看物价。物价是一路下滑,到了6月份,可能通货膨胀率只在2.5%以下了。6月份的通货膨胀率降下来,到了7、8月份,8、9月份,有可能通货膨胀率都会降到2%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断定,中国的价格,通货膨胀问题压力已经比较大的减轻。    

  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三大指标来理解,一个是统计因素,因为中国有一些特殊的比较,一个重要的比较就是中国是同比物价,所以里面有两大因素,一个叫翘尾因素,这个温总理经常讲,翘尾因素逐步下降。第二个因素是环比因素。从今年开始,我们可以看到翘尾因素是越来越降低,环比因素我们看这张图也是在下降。这两个因素,都决定着我们的物价在统计上来讲,6、7、8月份都是比较低位的。    

  第二,是看国际的输出输入因素,油价和CRB都已经下降了,PPI已经跌破了零,正是因为PPI一跌破零以后,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出现了,那就是我们说的去库存行为就出现了。所以现在一看到PPI跌破以后,都会产生一个工业部门的加速下滑过程。原因就是它不论是采购的库存,还是成品库存,都是要不断的去库存。马上进入又一轮的经济下压,所以输入性因素和生产性因素,都没有让物价有回头性。    

  第三,最重要看的是所谓的需求因素。随着GDP的下降和物价的货币供给的减弱,我们现在也已经到了一个需求拉动方面比较低的情况。从供给因素来看,现在作用还不是特别的明显,因为是一个时间比较长的,在短周期里,主要看通货膨胀。所以全年我们的物价预测,也是处于比较低的,会低于3%。    

  这就进入了一个什么样的周期呢?这就是我的判断:中国现在仍处于典型的衰退周期,经济增长在下滑,物价在下降。这种衰退周期需要一系列的宏观政策来进行对冲。如何在经济波动中冲浪,全球理解经济,作为决策者,我看美国总统的经济报告,它的利率决定了全球货币价格,就业作为他们一个重要的选举用途的说明指标,是很重要的。对中国而言,中国的决策,大致只需要知道两个指标,GDP和CPI就够了。因为中国的GDP包含了就业,过去还讲我们6—7%,保持存量就业,1—2%保存了新增就业。今年尽管进入了典型的衰退周期,但是我们的就业问题,状态还不错,不论是登记失业率还是调查失业率都没有任何上升迹象。当然,这一方面可能表明有滞后性因素,另一方面也表现新增就业的压力在下降。因为人口红利现在越来越少,劳动人口的供给水平其实现在降的比较快。虽然没有更权威的统计,但是大家如果有兴趣看看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中国的人口问题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不可能再出现16亿的人口顶峰了,最多14亿。而且劳动力供给的转变时间也比预计的要提前。这是都是我们值得关注的。    

  所以中国大致就会理解一个GDP就能了解了就业,另外一个就是通过了解CPI,大致就会了解中国的货币条件。常年,我们做的模拟就是中国经济增长,大致在7.8%—10.5%之间是比较安全的。随着现在我们经济增长的速度继续下降到所谓的安全线以下,激励政策随之而起。其实,中国一系列的激励政策,我们已经看到,尽管这次没有用极强的数量性政策,但是我们已经开始用了一系列的参数性调整。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利率市场化的初步推动。    利率市场化原来讲得很简单,贷款允许上浮,存款允许下浮,实际上与香港的每天要定自己的银行利率水平的完全利率市场化还相去甚远。但是利率市场化的作用,已经越来越起到了突出的效果,这些政策效果在引领着投资。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降低利率以后,启动了中国现在最富有的账户,就是个人资产账户。大家开始对房地产进行了一些适当的购买,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基本可以维持在高位,这种高位的维持,就稳定了中国的几大基本投资体系。因为中国现在的投资,地产周期的投资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地产周期的稳定,就有助于地方政府财政的改善,有助于稳定整个所谓制造业对厂房投资的需求。这些都是有赖于土地的周期。未来这个周期是越来越靠不住了。但是这一次还是以地产周期的稳定,为基本经济增长的基准。未来我们可能有更多的操作,包括不动产税,财税改革。包括有更多的一些金融操作,想办法要减轻地区债务遗留下的问题。这些我想都是在未来新的一年里,可能会有更大幅度的操作。

  但是主要靠比较强的参数杠杆协调经济,一方面我们通过降低利率资金成本,让私人部门有点活力,让土地周期比较稳定。第二,让政府有一定的恢复,信贷的恢复。因为我看了,很多地方政府在今年上半年压力重重,已经到处借高利贷了,已经染到地方政府身上了,压力非常大。所以我们认为,通过这次资金成本的降低,也有效的能够适当缓解各个投资主体的压力。企业现在的状态,也有所恢复,所以我们看到几大投资主体部门,如果再有新的降息的刺激下,我想中国经济是有可能稳增长的。    

  我预计,大概是9月份,中国工业增加值应该回到10%以上,基本上经济增长就会稳定了。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就永远要知道两个数值,一个是GDP,一个是CPI,这两个东西也划分了各个投资周期。每一个投资周期也都代表着我们未来财富管理的一个区隔。现在我们进入了典型的衰退期,债券市场确实是我们最重要的收益来源。富国基金窦总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抓住了机遇。但是随着工业增加值的恢复,基本上就会进入到复苏周期,那时候我们新的配置,可能要有新的选择。这些都是我们给大家一个周期图。    我们希望能够在宏观,不仅能对宏观数据有所理解,对政治周期有所理解,更希望透过这些宏观数据,你们能够优秀的配置你们的资产,在各个周期里取得财富管理的收益!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张平所长的精彩发言。我记得马行长说财富管理起源于16世纪的瑞士。刚才张平所长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在宏观经济下行过程中,甚至是经济进入衰退期的周期中,我们的财富管理会面临什么样的压力和机遇。下面,我们也特别想听一听在座其他的嘉宾,特别是来自国外的一些专家,对财富管理有什么样的独特见解和理念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下面就进入第一个嘉宾对话环节,参与本场对话的嘉宾是: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瑞士银行中国区主席兼总裁李一先生,瑞士信贷银行企业级机构客户亚太区主管URS Buchmann(布克曼)先生,以及富国基金总经理窦玉明先生。

  主持人:马行长,我特别想知道您是如何进行财富管理的?

  马行长:我基本没有什么财富管理,我对财富管理的认识也是随着我对这件事的认识不断提高的。我给你讲一个比较笑话的事,刚买房子的时候,我这边是从招行贷款买房子,那边把我的工资存在招行活期存款。后来有人说,你对招行特有贡献了。后来我一想,也不能干这亏本的事,就把我的活期存款给买房子了,就不用存款了。这就说最初财富管理只给别人讲,自己也不明白。现在专业化理财,我把我的工资交给客户经理,完全听他的,就是这样理财的,专业化理财。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现在的年轻人,很多是“有钱就投资,没钱就透支”。我作为80后,我是坚定不移的把钱存入银行帐户,没有进行任何的投资。    

  马行长:你也需要进行培训,受教育的。    

  主持人:我听到从16世纪的瑞士到今天的中国,五个世纪过去了,中国财富管理开始焕发活力,但是有人说财富管理只是有钱人的游戏,甚至说银行是在帮有钱人理财,借穷人的钱,这样金融机构的逐利的本性会让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不知道在座各位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窦玉明:谈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说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机构替他理财。实际上您刚才谈到这个问题,私人财富所面临的客户是一千万以上了。对于像资金比较少的,比如说10万、5万以下的人群,基金、保险是相对比较合适的。从基金业来讲,是为穷人理财的,以我们公司为例,现在管理的资产接近9百亿,但是客户有400多万,所以客户平均资产是2万块钱。所以基金和保险是为穷人理财的,证券公司是5—20万,是为稍微富裕一点的大众理财,再往上是100万的信托理财,再往上是招商银行的。所以不同客户选择不同的合适的机构,安排财富管理计划。URS Buchmann(布克曼)有什么观点要分享?  

  URS Buchmann(布克曼):谢谢你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对不同的客户,用不同的财富管理方式。如果你会问我,国际的财富管理跟内地的财富管理有什么区别?实际上美国有一个产品的概念,在瑞士有客户的概念。因为产品都有,瑞士银行,不管是瑞信,一般都用开放性的,没有一个产品的概念。比如说在目前的情况下,你会说可能对大家比较有意思。但是结构性的产品,对一个78岁的老人有意思吗?不一定。因为风险太大了,首先有波动,可能也有货币的因素,他78岁,需要一个稳定的收入。所以要看他有没有孩子,有没有太太,这些情况都要考虑,为了给客户的一个合适的方案。

  主持人:张所长,您觉得帮富人理财这个说法合理吗?

  张平:这一点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差别巨大,像德国,从你出生就有一个存单位,像我孩子在国际学校上学,在初中的时候就要教理财课,而我们到了专业的MBA才开始讲这个东西。孩子初一的时候就问我在做理财课,探讨股票怎么做。所以在西方,无论做什么科的,像我哥是学医的,他们都有强烈的理财概念。所以这里面不分为穷人和富人,这是一个大众性的东西。刚才窦总讲的,每一个层面如何把握每一个机会。到了高端,实际上讲到最重要的私人银行的业务,核心就是刚才国外同行讲的,最终是为定制而服务,这一点不筛选出服务的。所以并不含有你说的,所谓阴谋论的思维,只含有服务的特性和收费的可能。是这样一个概念。    

  主持人:马行长,我们知道,招行是最佳的中国零售银行,我们在发展私人银行的服务同时,是不是反过来能够更好促进零售业务的发展?   

  马蔚华:私人银行本身也是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我们的历史看,私人银行也是通过零售逐渐发展起来的,有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我刚才讲到,最早的财富管理形式就是一卡通,在一卡通以前就是存折,存折就是凭证,也是最初级的财富管理形式,就是存款利率,那时候没有金融市场,那时候财富管理极简单而又初级。后来我们一卡通对高端客户,当时的高端客户50万。刚才你那个课题,不管是穷人和富人,都希望自己的财富增值,只是量的问题。没有一个所谓的穷人不希望自己由小到大能够增长,也没有一个富人希望自己的财富天天贬值的。但是不同财富的数量,确实需求不一样,一个初级客户,可能需要的灵活、安全,但也不离开增值。可能一个高端客户,可能承受风险的能力强,就是要冒险追求更高的回报。所以作为因,我们这样给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方案,要把那些高端客户应该做的,给低端客户,就等于坑他了;要把低端的给高端客户,他也不满足。所以逐渐的客户细分,到财富发展到今天的程度,不断提供给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就是私人银行这种最高的形式。所以统统需要全社会的财富管理。谢谢。

  主持人:您觉得目前中国财富管理的发展轨迹,是不是延续国外同样的轨迹,有什么更好的经验借鉴给我们国内的本土机构?

  李一:马行长那篇东西我要好好读读,总结的非常好,行业是古老又崭新的,的的确确的,这个行业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目前来讲,刚才您讲这个问题,穷人、富人的话,其实是两个角度来讲。一个角度是作为一个人的个体,对于金融这种产品的需求,当然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另一角度,从财富管理服务型功能来讲,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服务特质,比如说招商银行以商业银行的性质,加重私人银行的管理。作为瑞士银行,今年整整150年,轨迹是主要以财富管理,就是说每个公司有每个公司特定的服务指向。在中国,客观上讲,我们公司是在2005年、2006年开始慢慢进入这个行业。主要还是投资银行先进来,包括IPO、兼并收购、发债等等以比较直接的资本市场行为进来的。走到今天,我们最近也是在反思,我们最强的一个部分,就是财富管理这一部分,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很诱人的市场,这个指标非常清楚,刚才马行长也讲到了,百万以上的客户群,现在中国已经在世界上第三位了。这个进步值,而且我相信将会非常快的超越日本,就差几十万的指标,而中国的过百万美元的数量极,在这几年中是很轻松过去的。    

  问题是什么呢?我们目前增长量级非常快,四五个区域就涵盖了中国整个富人的80%。但存在的问题是这样的,我们总体来讲财富管理是整个金融板块当中,如果从功能性来讲,是一个部分。但是我们客观来讲,就是这个部分,也应该有一个逐渐成熟的文化。财富管理这个文化是在整个中国市场正在新兴当中,而且非常快。有几个指标,数量不能讲了,就从我们每年增长的客户群速度,都是以两位数增长的。但是这里面依然还有一些问题,比方讲刚才很多嘉宾在不同的时候也讲到了,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可供财富管理进行定制性的基础元素产品,极其少,基础元素的交易行为特别简单。另外我们配套的法律法规、交易规则很单薄,另外还有一个指标,今天还有新加坡培训学院的来了,可以给别人去设计这种方案的专业人才极其有限。这个很正常,因为是发展阶段,但这几年,已经进步的非常非常快了。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富裕群体的特质是跟传统,或者跟欧美是有差别的。我们讲现在是第一代人,现在也可能是1.5—2代的人掌握财富。而这一群人对理财的基本思维的理解,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会认为理财机构确实要保证我一个比较高的回报,这只是财富管理的一个小的功能部分。实际它的保值,到未来财富的积累,对于一个家庭的子女状况,财富来源的状况,今后未来继承税务,包括对整个社会发展,医疗教育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很强烈的指标,上好学生、到好医院,奢侈品的需求,但整体是原始的需求,没有整体规范化的过程。所以你会发觉,在我们的客户群当中,经常出现一大笔钱进来了,可能第二天钱又出去了,因为哪边有一个矿要投资。是把自己的生意和理财结合起来了,实际应该理财是另外一部分,是未来发展和家庭、个人财富的稳定积累过程,跟主业有关,不一定非得在一块儿。所以这些文化意识,还是有一个初级阶段。但是这个阶段,我觉得进步非常之快,这就是现状。

  主持人:现在像瑞士银行等成熟银行机构把目光投向中国。但是就像您刚才说的,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不成熟的地方需要我们注意。我想同样问一下来自瑞士的URS Buchmann(布克曼)先生,您如何看待目前向新兴市场逐步倾斜的趋势?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机会又在哪里? 

  URS Buchmann(布克曼):我觉得机会在商业银行,我个人不是商业银行家,但是在发达国家,在瑞士,最重要的私人银行的资产来源,还是民营企业家。所以如果中国金融业,中国银行,特别是中国的商业银行能支持民营企业家,发展起财富管理业务。中国还有一个巨大的机会,如果看中国全国的商品销售,他可能会知道具体的数字。但是如果看全年的贷款规模,可能60%到70%是被国营企业拿到了,只有30%是提供给民营企业。实际上民营企业的成长效率,资本回报比国营企业大,他们的效率高。他们会提供60%—70%的贡献,是不是张平教授?这是我的一个印象。但是民营企业家的规模太小了,他们想上市,他们想进入一级债券市场,也没有那么大的机会。如果中国能发一些这方面的工具,将来在大规模能发展起来,真正的私人银行的业务,不一定是一千万以下,是一个亿以上,我觉得这方面,中国还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包括我自己的希望是如果中国按照“十二五”计划要得到这个目标,就变成一个高收益的国家。这个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但是不容易,因为你看统计数字,60年代已经有160个国家已经到了中等收益的水平。但是后来从60年代,160个国家全球只有16个国家变成高收益的国家。所以中国要达到这个目标,在加快金融改革,放松贷款市场,特别对民营企业家,他们有更大的回报,也有更大的一部分的自由存款,就可以变成私人银行的一个存款。你看现在中国的一些民营企业家,全部的资产情况来说,实际上我估计没有一个超过10%的比例,就已经变成了私人银行的存款。别的资金还是全部在企业,因为他们是第一代,或者是第二代的企业家,不像西方的市场,看不到第三、第四、第五代,但是钱变成了金融投资。

  主持人:马行长,您怎么看待目前中国财富管理面临的机会,您对招行未来的财富管理的业务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或者有什么样的雄心?

  马蔚华:我觉得现在我同意刚才他们几位的看法,财富管理在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但是非常有生命力的,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业务。我在本世纪初的时候,我当时觉得中国银行要面临两个挑战,就是两个脱媒。一个是资本性脱媒,一个是技术性脱媒。所谓资本性脱媒,银行间接融资的地位,存款、贷款中介,这个间接融资地位要受到挑战。你的份额越来越减少,现在也验证了这一点,刚才我讲到存款份额的下降,然后贷款的增长又受到资本的约束,资本充足率。另外又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所以银行的存贷款都不会像过去30年前那样高速增长。毫无疑问,银行的利息收入,虽然量和利率市场化的收窄,利息要减少,这是必然趋势。这件事在美国80年代已经充分反映出来了。中国商业银行要做准备,当这个业务减少的时候,哪个是未来最有生命力的新业务?当时我们看到财富管理,挑战的同时总是要给人机会。财富管理的机会刚才都说了,一个是中国经济的增长,财富的增长,需求的增长,有那么多财富的增长,那么多人的财富需要打理,银行是很重要的。    

  第二,消费观的转变,刚才我也谈到了,特别是80后、90后,他们需要小康型、消费型,他们也需要财富增值,他们也不储蓄了。    

  第三,金融市场的发展,如果过去单一的银行一家一统天下,整个社会融资都需要银行来完成,那这个社会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发达市场。现在脱媒以后,金融市场越来越活络,证券、理财、信托、私募,包括民间借贷,这都是理财财富管理的基础。    

  第四,IT的发展,特别是通讯的发展,理财需要信息,对客户信息的掌握,便捷、高速、广阔,这也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    

  第五,中国的国际化,理财将来不可能只提供国内的理财产品。过去我们人民币升值,没有人把人民币变成美元去买境外的产品,当时QDII没有人理。将来双向波动以后,中国更加国际化,可能是全球视野配置资产。这些都是机遇,都是中国银行业的机遇。    

  招商银行我们走的快了一点,早了一点,应该在这个领域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也拥有了一群高端客户。招商银行目前只有900个网点,这对大银行凤毛麟角。但是我们网上银行非常发达,替代率86%多。这自然使我们的客户受到筛选,网点少、网络发达,我们现在的零售客户是三种人:一种是有知识的年轻人,第二种是城市白领,包括公务员;第三种是有钱人。这三种人都是财富管理的最佳客户。这是很好的基础。

  另外这几年我们也探索了私人银行财富管理各种不同层级的管理方式,从最普通的客户,到最高端的客户,同样的都提供理财机会。但是当前的挑战是什么呢?我觉得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市场,财富虽然东移,但是没有瑞士银行那样150年的经验,连我们这些管理者都是同步学习的,所以是教学相长。这种探索非常有益的,所以管理财富的人和被管理财富的人,都要同时学习的,所以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需要探索。    

  第二,现在中国是全球化的,信息是全球化的。我们的客户对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你这边还没有太成熟,但是需求是越来越成熟。他们可以把发达国家的那种需求作为他自己追求的目标,这样银行可能会受到很多的压力。因为比如说产品的供给,在中国银行是分业管理,这种情况下,银行很难提供一系列综合服务,所以银行只能跟其他合作。当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银行脱媒的时候,为了使银行的利润可持续的增长,修改了法案,现在我们这方面可能还有制约。    

  再有金融市场在金融危机之后跌宕起伏,特别是股票下跌。我们秦朔有一个调查,在过去一年,70%的客户资产下跌了30%。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这个市场大家要求只保本,只要增不要跌,也不太现实。再加上法律的制度,对私人银行还没有完整的法律制度。比如说私人银行的专营机构,这都还没有一个准入的制度。    

  总而言之,所谓的挑战就是不成熟的挑战,就是需要完善的挑战,就是如何在这样水平下对客户高标准服务的挑战。

  主持人:我也在一些材料上看到,有人说目前中国私人银行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可以用25字概括,比如说“体制有羁绊,业务多烦恼,产品待创新,监管需升级,海外刚起步”。我想问张平所长,您对这25字怎么看?中国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该怎么样摆脱这些困难更好发展?    

  张平:刚才讲了两大事实:第一,你想财富管理,更重要的是财富创造,你怎么样让有财富创造能力的人得到资金继续创造财富?这个问题是基石。马行长讲的脱媒问题,也是目前学界纷纷讨论的,中国马上面临着直接挑战,所以大家都探讨了一个问题,不是仅仅讲机遇。其实两位主讲嘉宾都在这儿探讨的是挑战,实际上中国现在银行,正像你说的,25个字也好,还是多少个字也好,讲的都是挑战问题。但是现在大势所趋,特别是开放和脱媒趋势,导致银行的发展,我觉得在一步步的打破这个方面。因为脱媒浪潮使得银行已经不得不从传统的坐吃,转向服务。因为需求是多样化的,就导致银行细分越来越强。每个人必须在细分市场上占住最有利地位。招商银行无疑是在他的零售业务这方面走得比较领先。所以打破羁绊这块,我觉得主要是打破监管的羁绊,但是本质上我想还不是简简单单的是上面的问题,而是各个银行如何自我调整自己竞争力的问题。我觉得马行长是先知先觉的,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

  主持人:除了传统的银行以外,基金公司也是很重要的机构,目前的全球形势下,您觉得应该如何把握机遇和挑战?

  窦玉明:在为客户服务过程中,我们和招商银行是一个上下游关系,比如说家电行业,有制造商、渠道商,制造商像海尔、格力,渠道商像国美、苏宁。在财富管理整个为客户服务的链条中,基金公司扮演的是格力、海尔这样的制造商,我们是提供产品的。招商银行这样的机构,包括UBS,包括其他银行,更多是在财富管理方面提供渠道商的角色,是为客户服务的,为客户选择合适的制造商,配置产品,我们是上下游的关系。    

  过去是纵向一体化,很多银行自己提供产品,就像国美、苏宁这样企业自己制造电视。现在逐渐剥离,包括花旗银行、巴克莱银行,都把私人银行业务卖掉,更好的服务客户。很多的制造业,像我们的制造商越来越大,渠道商也横向整合,而不是纵向一体化。    

  对于基金公司来讲,如何在全球横向整合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我们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中国的基金业目前是非常小的,像以富国基金为例,管理900亿人民币。全球的大的基金公司,管理3万亿美金。华夏基金也管理2000万人民币。所以和全球制造商巨头比起来,中国的制造商还太弱小,只有全球巨头的1%,这和中国的地位不相称的。很多制造商已经是全球第一了,像格力、海尔这样的都是全球第一,像宝钢、水泥,中国很多制造商都是全球前几位的。中国的基金业目前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弱小。我们怎么在全球竞争中有自己的地位,这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在这个阶段,我觉得中国像富国这样的制造商,更多是要调整产品质量,差异化,先活下来,未来争取在全球购并潮中,如何联合把自己做大。现阶段,更多是做强,有差异化,确实质量是很稳定的,逐渐建立自己的品牌,让客户能认同富国提供的产品质量是可靠的,逐渐做到像格力一样,让大家买空调就想到格力,未来买基金就想到基金。    刚才张平所长讲到,比如说差异化来讲,富国基金做得最好是债券投资这一部分,我们希望在这方面建立自己的品牌。我们和招商银行也有很多的合作,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也发了很多的产品提供给客户。未来是产品差异化,逐渐规模化发展。

  主持人:仅仅产品提供方面,能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吗?

  窦玉明:我们只满足了客户的一小部分的需求,中国还有很多的产品提供商,全球也有很多的产品提供商,富国不是所有的产品提供商。对我们来讲,现在的定位是如果想买投资于中国的产品,如果想买中国债券类的产品,首选富国。如果你想买美国的基金,可能富国不是专业的提供商,因此我们只是像招商银行这样的,货架上提供的一类产品,像宝洁提供的牙膏一样,我们只是一类产品。

  主持人:现在很多人抱怨本土私人银行提供的服务,更多像传统银行贵宾服务的一种升级。中国私人财富管理市场,还是仍然以产品驱动为主,您怎么回应这种抱怨声?刚才窦先生说,你们是百货店,提供很多选择。

  马蔚华:我觉得这是一个开始的过程,开始有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过去是卖产品收佣金,这件事可能是所有财富管理最初的形式。但现在首先是需求方,因为银行是需求机构,你是给客户服务的,你的客户不太满意这样了。所以现在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说我们现在从过去简单管理存款存量,变成管理客户总资产。我给你讲一个很重要的例子,过去的客户经理,你让他卖理财产品很头疼,不愿意卖。为什么呢?他要用存款买理财产品,用理财产品卖出去了,存款就下降了,所以没有积极性。后来我们讲你这个存款什么目的?不是为了贷款吗?不也是为了收益吗?你卖理财产品,不同样也是收益吗?而且这个收益是非利息收入,那个利差是需要消耗资本的,这样大家明白了,这样既不消耗资本,又非利息收入。从另外一个角度,你想让客户购买你的产品保住存款是不可能的。你不卖产品,别的银行卖产品,到时候你人财两空,存款也没了,产品也没了。所以中国的理财市场,包括理财者都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成熟的。比如说现在大家对理财产品完全不是简单的基金、保险,发展到越来越广阔的空间。现在很多高端客户,需要高品位的,时尚的。现在从理财、保险、基金、信托,已经到现在推出的贵金属、红酒、艺术欣赏,现在到子女教育、老年的遗产,将来合理避税,已经接近西方的需求,实际是一致的。这种需求的产生,必然逼着银行调整自己去做这些工作,任何需求会改变你的供给。所以我们应该理解中国市场这么快的变化,如果中国零售只有十年的话,中国的私人银行只有五年。五年内出现这样的变化,我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投资者,无论是客户还是银行,大家每天都会有新的东西。但是我想后来者居上的道理就是这样。瑞士银行可以用一百年,我们完全不用一百年,他们的经验就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他们没有见到的事,我们可能今天都见到了。所以我们还是充满信心。

  主持人:刚才听完窦先生和马行长讲的,虽然今天是招行主办的财富管理论坛,我想正在摩拳擦掌远不止您一人。最近两年,各家银行都在私人银行业务上马不停蹄的做准备。想问一下李一,你们觉得和本土的财富管理机构相比,你们在中国市场上,是不是拥有先天的优势,是不是有更强的竞争力,会有一些“水土不服”吗?

  李一:“水土不服”是特别正常的现象,但是下面一句话,你用多长时间消化这种“水土不服”?对我来讲,比如说本土化,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说起来很容易,过去的一些领军人物,换成本土人,我觉得这是一种物理上的换。我认为这是一种观念,不要以为从西方或者一百多年的历史经验,就可以足以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而且发展神速的市场就可以复制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认认真真理解本土文化,理解本土的工业,理解本土国家政策的趋势,理解这个民族、这个历史人们对财富的理解过程等等一系列的理解之后,当然这都是同步进行的。同时还要做一定的教育和再教育化,一方面我们本身的员工现在这几年的培训力度是非常大,在香港有一个瑞银大学。对于本土,定期去念这个课程。另一方面,对客户的相互交流,很多客户群也是通过你的影响带出来的。还有一点,特别希望跟监管机构进行更多的交流,比如说我们内部也搞像论坛之类的。比方讲信托的产品,在国内国外是两个概念,还有技术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去打通。随着中国金融的成熟化,除了防范风险之外,易于受益之外,慢慢走向为客户着想。实际金融服务是以客户服务为导向的,如果我们做财富管理,大家知道财富管理是由多组合、多结构的定制性。如果现在一个客户要体验这种结构性的话就比较难,要到不同地方开户,到银行开户、到证券公司开户,到保险公司开户,我们没有一个法律下的机构可以完善这些产品的同时交易。所以瑞银意图跟监管机构共同交流,来帮助中国市场,一方面自己要加速本土化的融入过程。所以这方面的挑战,或者也是这方面我们这几年主要的工作。但是有一点我深深感受到,在中国这么巨大的经济规模,这么巨大的人群机制,还有这么巨大的金融服务产品差异,比如真正在中国享受到的财富管理的人口数字是很小的。有这么大的前景,我相信瑞士银行在这边一定有巨大的前景。但是我也相信,在中国国土上,一定能够出现更新的、更为代表时代意义的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市场,以及新的金融管理理论,也包括财富管理的理论。谢谢。

  主持人:我们还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国内很多私人银行客户,对资产配置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比如在海外资产配置方面,瑞银是不是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这方面给中国的客户?但是在目前的这种欧债危机蔓延整个市场,风险加剧的情况下,您会对中国客户投资有什么风险防范的建议? 

  李一:这里面有技术,一个是离岸,一个是在岸,我们市场分割的十分清楚。现在实际有很多中国公民在海外把钱放到瑞士银行来,这是由另外一个国际组织在管理他们的业务。现在在国内的话,刚才我讲了一个趋势,在座的各位本土的和国际的,大家都面临相同的问题。基本上,这几年,有几个趋势可以讲一下,随着金融危机之后,有这么几个趋势:一方面在财富的配比方面,目前还是持有现金和商品的比重高,产品相对来讲低一些。另外客户对整个过去财富管理交易流程现在越来越关注了,不像以前了。国内忽悠的成分一定有,现在客户的警觉性,对财富管理的理念要求、以及流程、产品性质的要求越来越多,实际从另外一个角度,又压给金融机构你的职业者的道德水准也好、知识结构也好,也是一种新的促进。另外还有,在财富管理这一两年,客户还是警觉性很高,对财富的配比不像以前,在金融危机之前,这个心态也发生很多变化。产品选择上的变化,对于产品要求的理论性理解的变化,都有很大的新的变化。

  主持人:我们知道中国和国际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欧债危机还在持续,还没有结束的影子出现。中东北非的动荡也在加剧,还有各种不稳定因素在增加。您觉得2012年全球有什么样的投资机会?

  URS Buchmann(布克曼):首先这个情况不是特别容易,可以看到从全球的交易量,还没有恢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水平。好像从全球的情况来说,特别是2012年,投资师做了一个发布,没有什么投资,交易量特别小。另外一个,如果你看国际艺术市场,这几年国际艺术市场的回报,超过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投资。所以这都表示可能投资者的一些矛盾。    但是,我估计有一些可以考虑的长远投资,一个是资源,包括水,特别水对中国很重要,中国有20%的人口,但是只有5.6%全球的水。贵金属,黄金,中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或者冶炼的基地。另外,奢侈品,包括一些奢侈品的基金。中国可能在境内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奢侈品基金,但是我估计如果招商银行能设计这方面的基金,我觉得肯定是一个长远的话题。另外,艺术品,特别是私募投资当中,有这些艺术基金。然后有新技术,生物的。中国在生物技术当中,也是现在最领导者的国家。另外一些货币有波动,我估计包括瑞士法郎,是比较稳定的一个货币,一个瑞士法郎给你差不多七个人民币。在创新的情况下,最主要的一个考虑是多样化的,从货币、从行业、从投资工具的一个多样化。然后包括房地产业也是一个投资的方向。老犹太人,他们原来说过,1/3是房地产,另外1/3是证券,包括股票债券。另外1/6是现金,另外1/6是艺术品。

  主持人:窦先生,您怎么看待现在中国的投资机会,房地产还是好的选择吗?   

  窦玉明:如果十年、二十年来讲,中国股票整体的估值,宁愿股票多投资一点,因为比较便宜,但是不好说什么时候涨。现在货币政策压抑了很多需求,如果什么时候稍微一放松,短暂需求会突然出来。这几年开发商的供给不足,没有太多钱建房子。所以说不定什么时候出现任志强所说的“报复性上涨”也是可能的。因为政府压制的不是真正的高点,真正放开了,市场找真正的高点,所以我担心房地产说不定有报复性的反弹机会。    

  主持人:您的观点是什么?

  马蔚华:80后该买房了。

  主持人:所以市场需求还很大,只是在不同的阶段,我们根据风险进行自己的判断。最后想再问一下张平所长,您刚才讲到了,2012年目前整个中国宏观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之下,您觉得发展财富管理、发展财富银行,是不是商业银行很好的转型之道?    张平:刚才我讲演中提到更高的层次,是肯定的,因为利率市场化一推进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会连续推进,最后变化标准利率市场化,就是马行长讲的脱媒。脱媒以后,不找竞争优势,银行作为一个全能型的传统银行基本没有位置了。所以不是说别的,必然是一个转型之道,不过有的人转到给中小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有的转向给高端客户,这是必然结果,但是转型必然。

  主持人:谢谢台上的各位嘉宾,分享对全球视野下的趋势的见解。下面进行下一个议题。

  主持人:下面进入第二个议题:青岛市打造财富管理中心的机遇和挑战    有请演讲嘉宾青岛市副市长刘明君。

  刘明君:世界财富管理已经经历了较长的发展,但在中国这个行业处在起步阶段,有着广阔的前景,先就打造青岛财富管理中心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财富管理中心对我们的启示。 众所周知纽约和伦敦是财富管理中心的两大城市。大量金融机构和高端金融人才汇聚,拥有一批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交易场所,是综合性的金融中心城市。除纽约和伦敦之外,还有在专业化金融机构服务、市场、人才等方面形成聚集效益。瑞士是这方面的范例,瑞士拥有400多家私人银行,管理着数万亿美元的资产。金融业占的比重已经超过10%。亚洲也形成了香港和新加坡两大财富管理中心。特别是新加坡,已经成为资产最集中的国家,金融业也已经占到国民总值的10%以上。

  瑞士和新加坡的经验表明,在全球范围内不仅形成财富管理中心,也会形成若干个财富管理中心,具有管理机构众多,特色服务活跃,高端金融人才聚集等特点。    

  分析财富管理中心形成的原因,一是分布区域发生变化,亚洲、欧洲成为高净值人群聚集的地区。另一方面,这些国家顺应全球经济增长的大趋势,致力于优化发展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吸引了财富人群和财富管理机构业务聚集的发展。总而言之,其内在优势有两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达,具有良好的基础,第一产业成熟,第二产业具有发展水平。 第二,政策到位,金融监管措施。 第三,往往是海港、陆港的交通水牛。 第四,风景优美。 第五,配套充足。 第六,人才储备具有较好的基础。    

  二、中国发展财富管理中心的机遇。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高净值人群不断壮大,也为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中国已经成为新兴的财富管理市场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有必要建立财富管理中心城市。我国高净值人群迅速增加,一方面提出了提高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也提出在全球范围内有效管理财富的意愿。财富管理中心会成为财富的聚集地,也会成为管理的桥头堡。财富管理领域的新型金融机构和业务显著增长,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可以很好的承接此类机构的聚集发展,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加快金融业转型升级。从经营监管来看,随着国内财富管理的快速发展,有必要选择部分地区就创新发展,财富管理先行先试,系统研究监管办法和配套政策,探索中国特色财富管理发展之路。这样的地区经过试点之后,有条件率先成为财富管理的中心城市。    

  青岛,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产业事业雄厚,环境宜人,交通发达,金融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具备建设财富管理中心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    

  三,青岛建设财富管理中心的目标及规划。我们的目标是把青岛建设成为新兴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具体包括建设五个中心,即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财富管理机构的聚集中心,高级理财师培训中心,高端人士培养中心,高端金融产品研发中心和高端金融产品交易中心。一是基础建设阶段,一方面加强前期的调研与规划,以建设财富管理培训基地作为切入点,形成财富管理中心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努力成为国内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机构聚集的城市。另一方面完善各项扶持措施,积极争取试点政策,开展财富管理的相关金融改革创新。    二是功能提升阶段,在继续完善财富管理中心的同时,继续提升城市的财富管理能力,实现配套产业成熟,人才储备丰富,发展环境优化,推动国内外财富管理机构的区域总部在我市聚集,打造中国财富管理的城市品牌。三是全面深化阶段,强化与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合作,推动财富市场市场,人才、法律、政策环境更加优化。争取国际范围内各类财富管理机构在我市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力争使其成为中国乃至国际金融业的特色和亮点。    

  四,青岛打造财富管理中心的重点举措。青岛围绕建设财富管理中心,已经开展了一些前期的工作,积极吸引财富管理机构,吸引高端金融人才来青创业发展。为财富人群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加速资本等财富要素向青岛聚集。    

  一是形成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近年来青岛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近三年连续跨越三个千级台阶。2011年达到6615亿元,人均GDP已经突破了1.1万美元。当前,青岛正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能级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预计未来五年,全市生产总值将超过一万亿元,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到2015年,人均GDP超过两万美元。不断增强经济活力,必将吸引财富资源不断在青岛聚集。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士来到青岛生活、创业和发展。    

  二是营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青岛很早就有“东方瑞士”的美誉,不仅拥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美丽景观,而且山海城融为一体,独特的城市风貌,是最佳宜居的城市之一。下一步将以承办2014年世界园博会为契机,市民生活环境将更加宜人,城市变得更优更美,进成为财富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人群开展业务的理想之地。    

  三是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对照世界知名的湾区城市制定了“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规划布局,拉开了城市发展的大框架。为此我们提出了要加快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还提出了要打造高端服务业,十个千万平方米的工程。特别是规划了一区一园的千万平方米的金融聚集区,将在崂山区建设23万平方米的金家岭金融新区,财富管理的承载条件将更加优化。    

  四是建立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青岛已经建设完善的海陆空交通体系,2011年青岛港吞吐量分别列世界第七和第八。空港旅客吞吐量超过1200万人次。目前,青岛正在加快建设董家口港,建成后,青岛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青岛的空港已经成为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我们已经开通了到法兰克福的直线航班,下半年开通直通美国,明年开通到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等发达国家的航班。同时,我们在“十二五”期间还要建设大型国际机场,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已经立项。同时中美海底光缆从青岛登陆,多家信息通讯业将云计算中心落户青岛,这将为财富管理发展、财富人群聚集创建便利条件。    

  五是构建更加完善的金融体系。全国性的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在青岛大多有分支机构,外资金融机构也比较齐全。目前青岛金融机构的总数已经超过167家,外资金融机构达到23家。近几年青岛主要金融业指标增速在计划单列市中名列前茅,我们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市本外币存贷款外额将分别超过1.5万亿和1.3万亿,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8%以上。    

  通过财富管理发展带动,使金融业提升产业层次,逐步迈向高端。同时通过近几年的发展,青岛对于发展财富管理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到2011年,我市已有11家私人银行,8家财富管理中心,多家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和基金管理公司,私人银行客户数达到5千余人,管理资产超过400亿元以上。    

  人才培训方面,招商银行与我市成立招商银行财富管理学院已经进入筹备阶段,中信证券财富管理机构也落户青岛,我市正在成为国内高端财富管理培训机构的聚集地。    配套产业方面,私人飞机、游艇等相关制造业、高端旅游业、高附加值会展业等等的快速发展,也为高净值人士提供了增值的服务,成为财富管理的新的增长点。    各位朋友,青岛打造财富管理中心,远景虽然美好,但需要脚踏实地稳步推进,在发展道路上也一定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挑战,衷心希望各位嘉宾更加关注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引导更多的财富管理机构落户青岛,推动相关业务创新试点放在青岛。相信有了大家的支持,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将会加快推进,早日结出硕果!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刘市长的发言。我们知道招商银行和青岛市政府共同设立了中国青岛财富管理学院,已经进入了筹建阶段。今天非常有幸请到了新加坡财富管理学院CEOCynthia Teong(辛西娅·童)女士。下面掌声有请Cynthia Teong(辛西娅·童)女士上台演讲。  

  Cynthia Teong(辛西娅·童):大家早上好!我的华语讲得不流利,所以用英语来表达,很抱歉。    马蔚华行长、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首先感谢主办方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来加入这样一个特殊的活动。    

  新加坡财富管理学院是专业的机构,也有全球该种课程的首例,以及财富管理的硕士学位。我们的课程重点是在瑞士有一周的课程,瑞士是财富管理的诞生地,我们每年都来到北京,与很多的学者以及很多有能力的学生见面,邀请他们参加这样的项目。    

  我们来自中国的学生,现在已经超过了600个人了,包括监管机构的人,来自人民银行的人,证监会的人,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我希望明年可以看到中国招商银行的人,比如今天在座很多的人,能够加入我们今天的财富管理课程。    

  我从新加坡到苏黎士要坐十个半小时的飞机,昨天当我来到青岛的时候,我也花了十个半小时来到青岛。所以我一下子感觉仿佛来到了苏黎士,就仿佛是“东方的苏黎士”。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青岛,对基础设施和发展印象非常深刻,这是一个漂亮的城市。我第一个梦想,在这个城市就是“青岛啤酒”。

  今天的论坛探讨的是建立财富中心的挑战和机会。在这里,我也想很谦虚的看到有这么多的专家在场,当然我自己在银行业已经工作了30年了。当时在瑞士的瑞信工作过,我们今天关注的是扩展和发展财富管理方面的人才,在新加坡我们如何开发这些人才和区域内如何开发的。    

  过年来,我们吸纳了22个国家的学员参加我们的课程,这是非常国际化的课程。我是从新加坡的角度来谈今天的事情,今天我和你们分享的事情,当然也可以在青岛未来建立财富管理中心的路程中一些比较好的建议。有些东西不仅仅是在新加坡能够实现的,在新加坡也能够实现。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你们有自己独立的特色,本地的文化,还有自身的监管方面的要求。我要花一点时间,与你们分享一下来自新加坡的自身情况。

  机会在哪里呢?之前的演讲者已经给了你们很多的数字、事实,来证明世界经济增长,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增长情况。在亚太地区的情况来看,中国毫无疑问是当中之一,在财富增长方面增长非常快。最近的一个调查表明,有330万的高净值客户在亚洲,已经成为了一个高净值客户数量最多的区域。亚洲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欧洲,在可投资的财富这方面,超过了17万亿。    

  这个报告当时也认为中国是全球第四大的高净值客户的数量,你们的数据可能调查表示中国是第三,而胡润的报告也证明,山东是中国白富翁数量排名第七的省份。我的印象,青岛有很独特的优势。我想表达一下,在人才方面的投资,是成功的非常关键的因素。    

  建立一个财富管理中心,需要什么样的东西呢?从新加坡来看,财富管理中心是一个卓越的中心,是一个最佳做法的中心。财富的拥有者们,当然在座的大家很多可能都是财富的拥有者,你们所希望的是什么?你们希望的是稳定和安全,你们在如何管理你的财富?新加坡成功,因为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非常的稳定,是在亚洲唯一拥有AAA评级的国家,治理非常透明,非常稳健的法律体系。而且有一个非常高效率以及连接非常紧密的生态金融系统。而且人才能力很强,市场行为,道德准则也非常高,我们也有一些独特的特征,来创造一个真正好的财富管理中心。所以,我想给你们看这几点,然后让你们想想,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考虑一下财富管理中心的情况,然后你们就可以在这些要素上创造你们的战略。

  现在我们将关注一下人员,我很喜欢谈论人才这个话题。你有多好的人才,就有多好的机构。一个训练不好的人才,会导致国家甚至世界的崩溃,事实上过去的这两年我们都看到了这样的情况,就是金融危机。我们的学院希望培养这样的人才,让他们拥有非常好的职业愿景,就是有专业的财富管理能力和高尚的财富管理的道德标准,或者说是职业准则。    

  我想用我们学院来作为一个案例的研究,这样就能展示一下新加坡是如何利用人才培养作为一个财富管理中心发展的战略的。在脱离经济衰退之后,政府制定了一个经济的计划,把财富管理中心的建立变成了自己的战略。但是政府也意识到,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人才的缺失。当增长太快时候,人才跟不上,增长就无以为继了。我们学院是淡马锡建立的,是全资拥有的。当然淡马锡在中国的权益也有很多,我们是有GIC管理的,新加坡的主权财富管理中心,也是属于国家目标的一部分,就是支持这个政府的愿景,就是让新加坡成为一个区域性的财富管理中心。他们意识到最重要的一个成分就是人才,就是有能力,且有道德的人才。    我们的学院是2003年建立的,这是支持政府目标的目的。我们创造的第一个课程就是财富管理硕士的项目,很多中国监管者从2004年开始,都去这个课程中上过课。我认为我们在中国的财富管理系统,其实种下了一些最好做法的种子。    

  我们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但是质量是我们的一个关注重点。我们相信,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全面的学习方式,因为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有现实性,并不只是学者到我们那里讲课,而是我们邀请产业当中的高管们给我们讲课。因为我们希望把实际的经验教给我们的学员。所以课程的最高等级是硕士课程,然后有证书课程,这些证书课程所有的私人银行家,都必须获得,就是你在私人银行界通行的“护照”。当你职位更高的时候,你们会有高级培训课程。

  最近几年信托公司和财富管理越来越重要,我们也把信托公司加入课程当中,我们同样有一个国家的方案向政府推动的,叫做“金融产业能力标准”。如果说你希望你的人才培养好的话,必须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必须很高。我们这个标准是一个质量的保证,从一种现实的角度进行人才培养,而且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图来看,如何增进职业人员的能力。过去的八年半以内,有四千人已经参与这个项目,而且我们同样在金融机构定制高管培训中非常活跃,上周有中国银行的证书培训,他们的收获非常大。    

  有一个新加坡政府的愿景,我认为它是唯一一个向培训提供补贴的政府。因为他认为,在一个人力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人力资源就是人力资本。我们的硕士项目是与新加坡管理学院合作的,这些培训的资金政府承担70%,这对我来讲是非常好的一段体验。自从2009年经济衰退以来,新加坡政府告诉我们,不要裁员,因为在衰退的时候,总能够找出一些时间,从人才市场为下一场繁荣做出准备。这是一个非常战略性的决策,鼓励监管者从这个方面来考虑,是为国家人才储备来考虑。

  大部分课程是得到证明的,能够获得证书,有非常严格的考试和测试的。其实很多银行、很多培训,没有多少内容。但是如果是考试,他们就会重视。我们拥有的是对新加坡宝贵的财产,我们一方面收到市场业界中强力的支持,我们认为如果你用一个棒子来训这个产业可能不会有效,但是如果得到他们的支持,就会有效。我们认为,我们未来是在业界,也是来自业界。我们把业界所有的银行,把它们引入进来,协同开发我们的项目。我们有60个业界的伙伴,让他们协助我们使我们的项目能够和市场保持一定的相关性,而不仅仅是空白的教科书。    

  同样,我们也提供很多实习的岗位,我们给他们很多机会,让他们和最高等级的银行进行协作。我们相信,这个实习能够让他们得到现场的经验是最好的,可以使学习更有意义。也让银行有这个机会,让这个学生受到银行的欢迎,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我们也鼓励给中国的业界提供学位等等。业界也很致力于做这样的事情,也致力于做演讲嘉宾。很多银行,比如瑞信已经加入这样一个培训当中来,提供演讲等等内容。    我想给你们看到的是这里,和我们做伙伴的机构,来支持我们作为人才培训方面的努力。我觉得他们都是产业当中大名鼎鼎的机构。

  正如人才是新加坡最大的挑战,更多的专业人员需要加入进来支持这些发展。其实我们经历过一段人才的缺失,也就是过去的五到十年中经历过,导致很多银行之间不健康的挖人情况发生。不同客户经理在各个银行中间不断跳槽,每次跳槽职位不断上升,这样导致银行的成本也不断上升,这是一个银行的重要问题。成本收益率甚至高达80%,有些机构甚至达到90%,这种情况下,这种模式如何持续下去呢?我就觉得非常怀疑。    

  在金融危机之后,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的金融产业,运营环境越来越复杂,你们知道现在美国在外国税务信息交换的协议非常严格,如果这些人违反职业操守,他们会受到惩罚,甚至入狱。大银行的CEO会辞职,因为一些不良交易员做的一些交易。所以我们认为这个产业必须深刻认识到这种情况。培养人才,不断的培养人才,它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因为这些损失,如果滚雪球般滚大的话,对中国会有很大的影响。要避免很多市场已经经历过的陷阱,我们中国就必须意识到我们的人才必须有良好的行为作风,良好的道德标准。这样当他们在看护客户的长期利益时,才会更加注意,而不是考虑自己的利益。    

  在我们的培训机构,我们也意识到,八年的培训中,路也在不断变化。去年我们创造了一个回顾计划,这样我们想让我们一直跟市场非常有相关性。今天的意义,并不是创造最好的财富管理经理,而是创造最好的受托人,或者说最好的财富的咨询人,因为信任这样一种东西,在危机当中受到威胁。    

  诚信的、可靠的受托人、建议人、咨询师,他们是怎么定义的呢?首先要有技巧,所有的专业从业人员必须要很好的技术,了解产品的广泛进程,如果销售很多衍生品或结构性产品也很重要,但是有些时候,有些经理在不了解这个产品的情况下,可能就进行推介,然后客户也不太了解,这就是一个不好的情况。另外一个支柱,就是培训的道德标准以及工作准则,是依靠价值系统很难教授的,但是我认为非常重要,作为所有培训的一种基础。我们的政府也支持我们,业界支持我们,这样我们就能建立一种生态系统,这样的生态系统,基于的就是一个非常强劲有力的法律和监管体系,是由监管机构严格监管的。这样就能保证这个系统的干净,就减少洗钱等等的风险,减少恐怖活动融资的风险。

  我们认为这种能力的建设,长期来看是非常重要的。在新加坡去年,我们的产业聚集起来,需要这些行业自律。并不是说政府要有一个大棒指挥着大家,而是产业应该聚集起来,要形成一个行为准则。这个行为准则保证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经理首先要有能够,而且要有道德操守。面对客户,所有经理必须通过一个考试,要测试,叫做“客户咨询师标准考试”。通过考试之后,才能进行真正的客户咨询,我觉得这个严格的考试是非常重要的。那些有机会参与私人银行业务的人,他们必须负责任,而且有能力。    

  我们与新加坡的咨询委员会进行交流,看如何在战略上加强我们的人才培训,也与银行和金融的协会或者学院非常紧密的合作,我们同时也在从整个全面上回顾财富管理课程,保证我们的平台是一个可持续的。我们也在国家层面做很多事情,保证在最后我们能够提供最好的、能力最强的受托的可靠的财富管理咨询师。    

  在结尾的时候,我就想说一下,培养人才是最大的挑战,是任何立志于成为财富管理中心的城市的基础。中国有一句话是“富不过三代”。我希望你们能够成为“东方的苏黎士”这一步当中取得成功,也希望你们当中很多人来到新加坡,这样我们也可以热烈的欢迎你们来加入亚洲最好的财富管理学院,为其他的财富管理经理们一起学习。非常感谢提供这个机会给我。谢谢。

  主持人:谢谢Cynthia Teong(辛西娅·童)女士的演讲,为青岛打造财富管理中心的机会,可以多来几次青岛,多和青岛的管理层、金融机构做交流。刚才Cynthia Teong(辛西娅·童)女士也提到亚洲正在成为财富管理中心的区域,在这个过程中,山东作为中国第七大的百万富翁人口数量的城市,也在做努力。青岛在区域性建设中都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果,接下来如何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想听听专家的观点。下面进入第二个嘉宾论坛环节。掌声有请普华永道全球金融监管服务副主席Richard Neiman先生,新加坡星展银行董事总经理Tan Su Shan(陈淑珊),富达国际投资中国业务董事总经理陈清,青岛金融办主任白主任。

  主持人:我首先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嘉宾,你们怎么看待一个城市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具备建立财富管理中心?我们从Tan Su Shan(陈淑珊)女士开始。    

  Tan Su Shan(陈淑珊):我觉得总有一天,瑞士可能就会说,他们希望变成“西方的青岛”。国家方面,银行方面,要做财富管理中心,或者要做财富的首选银行,主要是安全、稳定、有智慧、可靠、方便。    

  第一,国家方面,我们刚才已经说了政府还有政治稳定,监管得力,可能有点预测性,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金融市场要成熟,外汇或者是衍生品交易要有流动性。    

  第三,地理也是蛮重要的,我们新加坡跟青岛都是靠海的城市,新加坡接近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这就是亚洲,所以地理也很重要。    

  新加坡星展银行,也是给客户一种安全感。第一,新加坡政府拥有30%的股份,第二,我们有非常优秀的信用评级,是AA标准。我们也被金融杂志成为亚洲最安全的银行。    

  刚才说要有智慧,除了考试以外,我觉得要为客户提供一些比较有智慧的感觉。我们要详细的了解客户创业的要求,把整个银行的服务都带给客户。比如说我们要做的客户都是第二代的客户,他们都是希望创造财富,所以对财富管理不大了解。无论是房地产,或者是原料方面的创业。如果我们比较了解他们创业上的要求,可以提供一些比较适合的条件和方案。    第三,环境。新加坡当时是一个比较干净、清洁、美丽的花园城市,青岛也是一个非常漂亮、清洁、干净、美丽的城市。每年新加坡也欢迎大概1400万的游客,9月欢迎大家来新加坡参加跑车的比赛,还有非常有名的赌场,还有其他受欢迎的地方。星展银行希望能给这些客户,因为我们私人银行的客户是我们最重要的客户,所以我们要提供给他们特别的VVIP的照顾。比如说有比较优惠的项目,在机场有一个专门给我们客户的电视,而且他们来到机场,我们也是给他免费的机场接送。同时,我们也是有一个非常高端的信用卡,给他们享受国家的私人会所,给他们特别的需求,或者高端活动特别的邀请。当然他们的第二代的教育,我们也是帮他们服务,到国外的要求,现在有好多亚洲的客户都好像对伦敦的投资有兴趣,我们也是可以帮他们安排。

  主持人:陈清先生,在您看来,青岛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会吸引您前来投资,把您的机构搬来这里?    

  陈清:首先非常感谢招商银行和青岛市政府,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参与这样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讨论。前一个环节一直在讲全球视野下,现在把视野放到青岛来,我想着重谈两方面的看法。    

  刚才马行长也讲到,现在的财富是向亚洲,是向新兴市场倾斜。我们确实也看到,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中国的崛起,新兴市场的高速发展。形成的鲜明对比,在我们所说的发达国家、发达市场,因为赤字、因为债务,因为种种的次贷危机、欧洲危机,影响很大。引用富达国际的安东尼·波顿先生说的,“双速世界正在形成”。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财富效应,在财富效应里面,青岛处于什么关键点上呢?处于庞大的经济面前,刚才我们的市长也讲过,作为一个成熟的、成功的财富中心有哪些要素呢?首先是经济发展,政策到位,自然环境,最后谈到了人才。在我看来,市长谈到这六要素里非常非常重要,而且人才,尤其是金融的专才在这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    

  所以每次到青岛来,因为我在美国的时间很长,总能想起波士顿。因为波士顿这个城市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美丽的滨海城市。波士顿凝聚着全球很多顶级的资产管理公司,所以觉得很有趣,所以白主任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对比?金融人才源源不断输向波士顿,可能与此不无关系,周边毕竟有很多著名的大学在那里。这是一点。第二,刚才讲到客户的多元化,国内的客户一个是人数上,一个是财富的规模上不断的发展,同时,客户对于他们产品、服务的要求,复杂化、高科技含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我们原来很多的时候,去划分客户是按他们的收入水平,按他们的财产大小来进行划分。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始按照客户的需求,投资的一些习惯进行划分。比如说我们划分客户的类型,叫专家型自主投资客户,这个客户主要特点是他比较习惯在网上控制所有的交易。他要求咨询,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要第一时间达到。他的特点是对自己更加相信,比对他的财富专家或者财富投资机构,他更加相信自己。所以他在选择财富管理机构的时候,看重的也许是被其他客户不大重视的因素。第一,他很看中财富管理公司的声望、名牌。第二,非常希望这家财富管理公司有广泛的产品让他选择,而且更希望产品有更稳定的业绩表现。第三,不知道对青岛有没有借鉴意义。需要财富管理公司有强大的科技平台支持。    

  所以富达国际投资公司,有200多人在那里,每天做的工作是软件开发,我们把先进的技术全部放在中心里面,比如说iPhone、iPad的服务。为什么放到北方城市呢?因为离韩国、日本,地理上比较近。因为历史的原因,很多人会日语、韩语,确实可以支持整个亚太区的后台运作和客人的服务。现在到青岛,对青岛也越来越熟悉,发现青岛这方面的有事也非常大,语言的优势、高校的优势,如果政府有支持,我相信越来越多的财富管理中心会到青岛来安家落户。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青岛?    

  Richard Neiman:波士顿是非常重要的托管中心,在美国有非常著名的公司。波士顿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也是纽约的竞争对手。波士顿和纽约之间的棒球队之间也是竞争对手,除此之外,在金融行业,也是非常强的竞争对手。    

  我想说的是我非常高兴来到青岛,青岛是处于财富管理中心的起步阶段。这非常重要,我想感谢马行长以及市政府邀请我来到这里。我们邀请到了瑞士,还有美国一些机构的代表,我认为跟今天的主题非常的切合,因为我们可以了解不同体制的经验。    

  我看到苏黎士的这种模式,他们关注的是私人银行,而且关注的是高净值客户。他们竞争力就在于保密,在于隐私,做非常好的顾问服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模式,在过去三十年间不断发展完善。由个人股票经济转到财富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能关注的是广泛的财富市场,包括网上推出的财富管理的产品。并且,强调透明度,强调不同服务的层级,取决于客户总体的财富状况,投资资产组合,投资的目标,以及具体的偏好。    

  对于中国来讲,现在处于发展的早期,必须借鉴美国的发展模式。我觉得有四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基于这些核心要素来发展财富管理方面:产品,分销客户,监管,客户。对青岛建立个性化产品,满足定制化服务方面产生巨大作用。就应该关注保本、增值,还有关注其他一些金融规划、理财领域。比如说保险的需要,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理财需求。    

  产品的发展,也必须要人力资本,需要培养人才,有了人才才能够推动这些产品的研制。我想要恭喜马行长、市政府以及招商银行,感谢你们在这里建立了一个财富管理学院,你们面临的一个挑战,我们面临一个挑战,也就是在全球财富调查当中显示,世界各国的财富管理机构,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吸引和挽留人才。    

  第二,也就是分销的网络,在这里我们必须搞清楚客户的分层,他们的不同需要,搞清楚你到底为哪一类的投资者服务。并不是所有的富裕个体都应该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依据美国的经验,对中国来讲都是有借鉴必要的。比如说自己创业成为的百万富翁和那些继承遗产的人,他们的需求和方式就不一样。    

  我们有一个误解,所有的高净值客户都需要同样水平的VIP服务,那些通过自主创业的企业家,一般更加关注电脑,他们需要的是能够有移动、互联网、手机进行理财,进行投资决断。通过自己来分析信息,或者是获得信息建议以后,自己做判断。    

  第三,关注客户。做产品必须清楚客户有什么样的风险,并且相信提供这些服务的个人和机构。    

  第四,监管。在美国我们关注的这个监管,内容也就是许可、透明度还有产品的适合度、契合度,到底契合客户吗?所以未来要在权益保证间寻求一个平衡。我觉得这是青岛需要关注的要素,也是现场在座各位关注的要素。

  主持人:秦朔先生,您如何看待青岛做出的努力以及未来能否达到这样的目标?    

  秦朔:青岛把财富管理作为未来新兴领域作为定位是非常高瞻远瞩的。因为中国财富管理道路上刚刚起步,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国家财富管理上,就很有可能出现过分的把他的金融资产集中在比如说美国的国债。国外在中国的投资大概以FGI计是两位数,我们的回报是两个百分点左右。其实这个差别是非常大的,有朝一日,国外投资的利润回流的话,整个外汇资产负债表就要倒过来了。这是从国家层面。    

  从整个居民的层面,最近讨论非常热烈的养老问题,事实上,这是跟财富管理所高度相关的一个问题。除了养老金、社保,还有住房公积金、保险,还有代继传承的财富,其实跟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如果没有监管好,就会与党代会确定的目标,让群众增加财产性收入,实际上这些年,以股票市场来论的话,是下降的。所以这是国计民生都关注的问题。    

  至于青岛用什么模式打造财富管理中心呢?我自己的看法,是一个开放性的选择。如果从国外来看,我们当然有国际性、综合性的财富管理中心,当然还有爱尔兰以对冲基金为主导的另类的交易中心。也有刚才像嘉宾讲到的,像波士顿这样的特色。   

  我个人的看法,青岛还是要有更开放的思路,也就是说青岛目前定位的,要增加教育培训财富管理方面的,我觉得这是教育培训的东西,青岛是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可以发展养老相关的,包括养老地产、退休金相关的中心。青岛如果能够打造成跟教育、高品质的医疗保健相关的,同样也可以找到它的模式。但无论这个模式是什么,我认为最最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适合财富管理的文化,城市文化是决定性的。比如说到好莱坞,经常大家讲到的一个故事,一个给你端盘子的服务员,可能拿一个他写的剧本大纲给你看。我们讲硅谷,在咖啡馆里,有相当多的公司里的人,通过非正式的交流,提出他们的创业计划。如果一个城市想打造财富管理中心,我认为在空气里也应该飘着善待财富、善用财富、善管财富的意识。我们通过专业化的支持实体经济,PE、VC、股权性投资基金等等,有这种创造财富的冲动,有这样一种文化,大家会把钱往这方面投。    

  从善待财富来讲,青岛的自然财富、自然资本的环境,人文资本,生活资本这些方面,应该说都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但是我觉得从我对苏黎士的观察,在苏黎士那个地方,你会有一个感觉,哪怕对于一条河,当地的居民都非常的在意。这个河里几乎看不到垃圾,河里的鹅游得非常悠然自得。所以他们生活的非常惬意,财富管理非常放心。所以苏黎士是一种信用的文化。    

  当然刚才各位嘉宾讲到很多的模式,有苏黎士私人银行的模式,有美国的大众金融市场,但不管你选择什么模式,都要坚守相对应的文化,苏黎士的保密和信用是基本的文化。    

  我们第一财经也成立一个财富学院,我们也愿意在这里搞一个分院,不管你走到哪里,如果有很好的环境建设,很好的金融文化的建设,使这个城市弥漫着大家想创新、创富,而且用专业化的方法提高理财和专业化水平,如果有这种文化流动,我相信一定会创造出很多非常新的模式。这不是我们今天就能确定的,某种程度是前提和成果,需要文化和制度的支持。

  主持人:白主任,您听了嘉宾的这些话,您觉得干劲十足,还是压力更大了?    

  白主任:我觉得我们的论坛虽然只有半天的时间,已经接近尾声了,我觉得在座的每一位可能和我会有同样的感觉,大家收获非常大。我们的论坛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在这里面,我的感触是很特别的,我的感触是最深的。真的听了嘉宾们的头脑风暴,无论分析国际的形势、国内的形势、各国的经验,包括对青岛的建议,都非常有启发。所以我要感谢大家,同时觉得这个论坛办得还是很成功的。这样我们也有想法,把这个论坛要建成品牌,长期的办下去。    听了各位嘉宾对青岛发展财富管理的建议之后,我也特别感谢主持人,让我最后发言,我觉得这个安排非常好,主持人非常智慧。我也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想法。怎么青岛突然间想到了发展财富管理中心,这么大力度的推动呢?    

  第一个认识,在座很多嘉宾已经提到了,对于财富管理本身的一个认识。中国崛起为GDP的世界第二,下一步奢侈品消费的世界第二,很多很多的世界第二。现在各类的研究机构,各种的研究报告很多关于财富管理的。我觉得起码有一点,大家是共识的。就是大家要感谢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我们老百姓财富有很大的积累。    

  财富策略有三种分类,一个是主权财富,国家的;然后是机构财富,各种机构;然后是个人财富。不管是这三类是哪一种,中国这些都年积累了大量财富。有了财富积累之后,很自然有这个问题,如何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所以中国一定会有一天,非常专业的、非常专心致志研究财富管理问题。否则会有什么结果呢?我们的财富有可能流失。我觉得上到国家的管理者,具体小到我们一个城市的管理者。不管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都希望我们这个国家和地区,从金融角度来讲,都是一个财富的洼地,财富到我们这里集中。谁都不希望看到财富外流,财富往外走。我们一定要考虑到,怎么样管理我们的财富。实际我们财富的保值增值,我相信中国的财富管理是大有希望的。这是第一点认识。    

  第二点认识,考虑到我们国家这些年金融经济的改革发展。这次金融危机我们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很大的原因,大家都在说我们金融改革的创新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发达国家相对比较激进。但是金融一定会有很大的改革和创新。虽然现在世界前十位大的银行,我们占了三位也好、四位也好,但是我们在很多方面没有真正成为有核心的竞争力,和国际上大的金融机构,很难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数量级的竞争。所以中国金融业要发展,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一定在金融方面有很大的创新。我认为这个创新和发展,很大层面体现在财富管理。    第三点认识,说到青岛了,为什么青岛要搞财富管理呢?就是考虑到,作为一个城市,成为国家性的区域金融中心,是任何城市管理者和老百姓都梦寐以求的。所以现在中国很多城市提出金融中心的奋斗目标,我觉得这是无可厚非的。一方面经济决定金融,青岛一直在全国的GDP处于第九、第十。我们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中心,自然是一个进追新。但是里这样的金融中心是自然、自发的状态,需要你主动打造成金融中心。这是我们要实现差异化的发展,要挖掘青岛的优势,我们分析来分析去,我们不要和其他的城市发生冲突,要和他们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突出青岛的本土优势,就朝着财富管理中心发展。所以我们才推出以财富管理中心建设为特色的想法

  主持人:陈女士和陈清先生,你们作为机构代表,你们对于青岛市有没有一些更实实在在的要求和需求?    

  Tan Su Shan(陈淑珊):如果青岛要成为一个财富管理中心,我觉得前景是非常好的。对于青岛来讲,竞争不来自于国外,来自于国内。青岛可以找到一个方法,突出自己的差异化。怎么样才能有差异化的特色呢?如果要有特色,就应该推出不同的刺激政策,激励那些富人来这里服务,要有特色,要推动不同的国际性的合作,具有一种全新的价值定位带给中国的客户。    

  我是来自于新加坡,所以我会谈新加坡的例子,非常的抱歉,在我们的新加坡,我们这个融资的成本是比较的低。在亚洲,融资的成本都在上升,尤其是在中国、印度,香港,融资成本都在上升,整个地区最富裕的人,往往都会选择新加坡作为一个融资的中心。比如说香港的李嘉诚会选择到新加坡发行债券,这样一来,就可以为香港和大陆筹资。所以如果青岛也能够推出类似的刺激方案,比如说跟税收有关,跟成本有关,提供给他们的客户,或者说有一个国际性的价值定位,就会非常的有帮助。    

  另外我还想建议一点,因为你们是海滨城市,所以向来你们这里的客户提供一个网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钱买不到的附加值。考虑各种特点,像信用卡,还有优质的俱乐部服务。总之给客户一个交际的网络,这些都是钱买不到的。比如说我有俄罗斯的客户,让我介绍中国的人,还有中东的客户,让我介绍印尼的人,还有中国的客户是想要投资于马来西亚、印尼或者马来西亚的资源性的投资。    

  对于你们沿海城市来讲,价值定位也比较是钱买不到的,这样会使你们非常有价值,并且创造长期的具有黏性的价值。

  陈清:富达在这方面有非常多的经验,非常愿意和青岛政府,如果这方面有什么经验,需要和我们交流,我们都非常愿意。因为富达在英国有第三方的平台,本身是基金公司,但是在这个平台上放了几千家的基金,绝大部分是其他基金公司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实际是给所有的客户,一个公平、比较独立、更多的选择。所以第三方在国外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所以青岛如果有机构想从事这方面的业务,我想非常乐意。    白主任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刚才和秦总说的也是,青岛要建立更加开放的政策和氛围,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过去的几年里,有专家讲,随着发达市场出现了欧债危机等种种的问题,监管方面是有过度监管的倾向。而中国的监管者是充满信心,一系列的政策出台,我们看到蛮惊喜的。从中央到地方,在地方方面,特别高兴看到深圳有人民币自由流通的试点,看到温州有允许个人直投海外的尝试,上海在前一段时间也推出了QFLD,即将推出新的尝试。我们也期待青岛有更加开放、比较大胆的试点,或者有这样的尝试会出现。

  主持人:白主任是否回答一下,因为今年温州、武汉、珠三角、天津等等都有一系列的举措,青岛有没有筹措?    

  白主任:我觉得建议非常好,特别温州作为民间金融的实验区,我们也再想如何从中央得到更多政策的倾斜。我们希望在高端金融方面,在财富管理中心方面把青岛作为一个实验区,因为这里面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法律法规的配套,包括很多产品的立案等等,要有一些先行先试的机遇。所以我们想到的,我觉得我们能做的,恐怕就是围绕财富管理,能够希望中央给我们这方面的倾斜和支持。    

  主持人:已经酝酿中的,提供给投资者、满足他们需求的信息,能不能透露一些?    

  白主任:我觉得这些都清楚,金融很多控制权是在中央监管部门的,地方政府的权限非常有限,很大程度上是秩序。当然我觉得很多的试验,很多的改革,就在于我们基层,我们通过实践觉得有这样的需求,最终才能获得中央的认可。所以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觉得哪一方面是方向,我们共同推动。主持人:纽约是全球的金融中心,今年是中国金融的改革之年,您如何看待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您觉得未来作为财富管理的中心区,还有什么样的更好的建议?    

  Richard Neiman:美国有那么多的监管变动,美国可能先行一步。有很多和中国的合作伙伴,在平台上进行合作。我在做银行厅长的时候,也与银行、银监会有联系。当时他们希望从美国监管中学习,把相关制度适应于中国的监管上。他们希望提供包括中小企业方面的监管,同时还要保证投资人和顾客的利益,我当时的感觉,就是中国这方面很希望能够在合作的成本和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方面,这是一个平衡,最终要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我希望我们政府和监管者之间的关系,能够继续加强。我也很幸运,能够参与了2008年银监会成立的成员,他们把全世界的监管者召集起来,就大型机构的监管的做法进行比较。所以我们很乐观的,就观点的交汇交流,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把其他地方的经验,能够最适用于中国的市场。    在财富管理方面,中国也在向美国学习。但是我认为这种学习,必须是一种适应性的学习,对中国本地化。我希望马行长和青岛市政府也注重财富管理的方面,对于高净值客户的价值保护上,也能做到一个很好的学习。你们现在关注财富管理这个事情,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这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谢谢纽曼先生。在不断深化金融创新和改革,人才的储备是很重要的,第一财经在做理财学院,包括招行和青岛市政府在做财富管理学院。问一下秦先生,您觉得目前中国金融方面的人储备是怎么样的?    

  秦朔:我看了一个数据,以人才比例相比,上海是非常非常少的。我听浦东新区的区长说,浦东新区现有人才要增加5倍以上,才能达到湘目前相适应的水平。所以财富管理发展过程中,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是非常非常多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也提一个小小的建议,青岛在建设财富管理中心的过程中,是不是可以建设成为财富管理中的那些精英人士和金融家们的一个“家”,或者金融机构的一个“家”,就是为金融家建议一个“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要想成为别人另外的一个“家”,需要很多先天条件的。青岛这一类的先天条件是比较好的。    

  另外我们知道,做金融的人、做财富管理的人是超级辛苦的,某种意义上,每秒钟都要在竞争,非常非常辛苦。所以像这些年,我们也报道和采访过一些金融界非常年轻的人士英年早逝的案例,只有40岁左右,做基金的、做投资的总监突然猝死。所以我认为大家需要有一些缓解,需要有一些充电。我碰到一些金融家他们去瑞士,不仅仅去学习财富管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搞体检,搞一些健康。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比如说我们能不能推出一些计划,对于什么范围、什么样的人士,我们跟他一年免费做一些安排。对于什么样的金融机构,希望把会议、培训等等放在这里,政府可以给予补贴。这方面的补贴,看起来是软性的投入,但是如果慢慢的在整个的中国金融界,乃至在亚太金融界形成印象,中国有这么一个好的地方,可以把金融业从业人员的需求结合在一起,慢慢集聚在这里,形成簇群的效应,至于下一步产品研发、开发、创新,反而在正式、非正式的交流中涌现出来了。我觉得这方面是符合青岛比较优势的一个道路。而且这个东西,花的钱不是很多,金融讲杠杆,我觉得这方面的杠杆作用是很高的。

  Richard Neiman:根据您的说法,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不了解产品,你在建立财富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要关注教育,要看你的教育机构能不能提供系统性,安全和稳定的基础知识。在美国大家就意识到,金融机构最大的风险,也就是操作风险和商业风险,这两种风险甚至已经超越了市场风险的意义。我们全球财富管理的调查就证明操作和合规风险,对机构来讲,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风险之一了。你们要建立一个真正稳固的财富管理运营的基础,不管是从产品方面,还是从分销渠道方面,像招行这种比较稳固的分销渠道,以及靠谱的人才。

  主持人:一辆性能再好的汽车,也需要技术娴熟的驾驶员来操作,白主任您如何看待青岛这方面的准备?

  白主任:秦先生已经考虑得很专业,很深了。像瑞士打羊胎素等等的案例,确确实实要考虑到有什么吸引点吸引到人才。刚才Richard Neiman先生谈到很有意思的话题,讲到纽约和波士顿的竞争,讲到人才。我去年参加国家的一个培训项目,在美国的杜克大学,在这个过程中,也专门研究了区域中心建设的专题。我毕业论文就是《关于美国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我在研究纽约的时候,我觉得很受启发,发现了纽约的一份儿市长和麦肯锡咨询公司一起合作的关于纽约如何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研究报告,我看了之后,非常受启发,有150多页。大家都在讲国际金融中心,尤其是上海,刚才大家讲上海也觉得人才非常缺,纽约市长也觉得人才缺少,波士顿也是这样。我觉得波士顿就是特色,在今天我了解的情况,它的基金地位,确确实实把这些人自然吸引去了,关于有一个波士顿基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金融中心有综合性,也有专业性的,波士顿这个金融中心确确实实非常有意思。华盛顿是首都,同时也是一个金融中心,南部的迈阿密,西部的旧金山、中部的芝加哥,有很多金融中心都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我觉得这些,包括刚才专家们提的建议,确实对我们有很多的启发,我们的特色、产品、人才等等。我觉得也很难得,大家既是一个头脑思想上的交流,同时我相信大家利用自己自身的优势,可能对青岛后面财富中心的发展,也非常欢迎大家来和我们合作,从宣传的角度,从投资的角度,从联合培训的角度等等方面。谢谢。

  主持人:谢谢白主任发出的邀请。也谢谢今天在座五位嘉宾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观点。我有理由相信,像Tan Su Shan(陈淑珊)女士说的,有一天苏黎士会成为“东方的青岛”。期待青岛有一天带给我们这样的惊喜。谢谢各位。

  主持人:今天的论坛马上进入尾声了,几个小时的时间非常短暂,远远不足以将财富管理这个古老又年青的话题一言而尽,希望通过今天的论坛,给在座每一位嘉宾推开一扇窗,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作为中国最佳财富管理的银行,招商银行也会抓住这个机遇,实现新的飞跃。我们期待中国在财富管理领域,这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会带来更多的惊喜。再次感谢大家的来临,再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