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基金公司总经理跳槽的那些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1 11:08 来源: 《新财经-基金分析》

  《基金分析》研究员  尚阳

  跳槽,在基金圈内并不是新闻,可以说几乎每天都有基金公司的员工在跳,每两天还有一位基金经理跳槽。

  在这个圈内,总经理跳槽本不应该那么频繁,因为总经理是基金公司的掌门人,公司的经营和管理都离不开总经理的掌舵,跳槽频繁无疑不利于基金公司的稳定。

  但在最近一年,基金圈这样的平静被打破。

  最近一年基金公司总经理的跳槽渐渐泛起,《基金分析》研究部统计,60家(不包括新成立的公司)有15家公司的总经理离职,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这是基金行业总经理跳槽频率最高的年份,也是任何行业总经理的变动难以比拟的,平均每个月约有两家基金公司总经理跳槽。

  1/4公司的总经理已变更

  在8月份,基金圈讨论最多的新闻就是博时基金总经理肖风的离职。在最近一年,类似的总经理离职还不少,尤其在今年以来,离职的速度更加快,截至目前共有15家公司发生了基金公司总经理变动。

  肖风是最近一位宣布离职的基金公司总经理,也是离职总经理中资历最老的一位,是老十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坚守时间最长的一位,能与其相提并论的仅有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

  资料显示,肖风于1989年起先后在深圳康佳、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工作,1993年进入深圳市证券监管办公室工作,历任副处长、处长、证管办副主任。他自1998年4月1日起负责筹建博时基金,1998年7月13日公司成立之后,除担任总经理之外,还一直担任博时基金公司副董事长。

  7月28日,博时基金发布管理公告。即日起,肖风只担任董事、副董事长,在选出继任者之前代理总经理一职。

  在肖风担任总经理期间,博时基金从管理一只封闭式产品发展成为包含开放式、封闭式、指数型、债券型、货币型和海外投资基金等全面的产品线,资产管理规模从20亿元增长至1000亿元,在2007年最顶峰时刻高达2000亿元,为基金公司赚的管理费超过80亿元。

  仅从这些数字不难看出,肖风是博时基金成长的灵魂人物。

  近一年离职的总经理中不少与肖风颇为相似,他们在行业内可以算得上是基金老人,为公司的创业元老,与基金行业一起成长,并且对公司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肖风离职的同一个月,另一家离职的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就是如此,这位总经理就是银河基金的熊科金。熊科金担任总经理虽然只有一年多,但是,在基金行业的时间却很长,此前一直担任银河基金公司的副总经理,在一年前,接替原总经理裴勇转正为总经理。

  在熊科金担任总经理期间,银河行业优选基金业绩脱颖而出,2010年以31%的收益率战胜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成为当年偏股型基金的业绩亚军。

  6月份,同样有两位重量级的总经理离任,一位是招商基金总经理成保良,另一位是长城基金公司总经理关林戈。

  成保良是招商基金的创始人之一。2000年9月起,成保良在招商证券任顾问,2002年12月27日,招商基金成立,成保良就以中方的股东代表任招商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之后,成保良在该职位上一坐就是8年时光。

  截至2010年末,招商基金旗下管理的基金数目已经达到了19只,总管理规模为404.09亿元。在去年基金公司规模大肆缩水的时候,招商基金的规模增长了66.48亿元,在他领导下的8年来,招商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已经跻身行业前列。伴随而来的各种头衔蜂拥而至,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家发行系列基金;第一批发行了货币市场基金;第一家获得社保基金管理人资格的合资基金等等。

  除了前面几位,今年还有多位基金行业的知名总经理离职,如国联安的总经理许小松,国海富兰克林的总经理金哲非、长盛基金公司总经理陈礼华和申万菱信的毛剑鸣。

  还有一些小型基金公司总经理,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下,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只不过这些变化发生在今年年初,如天弘基金总经理胡敏、民生加银总经理张嘉宾、金元比联总经理易强、万家总经理李振伟;去年年底变更的有天治基金刘珀宏,益民基金的祖煜、华富基金的谢庆阳。

  三大跳槽原因

  基金圈的总经理近一年的快速变更,主要原因大致有三方面:一是股权的变更导致高层的更换;二是公司体制原因,导致总经理自我感觉发展受到限制,三是市场竞争激烈,没有完成董事会的任务,被动跳槽。

  当然,这三方面的原因在有些基金公司同时存在,导致总经理变更。

  股东变动、人事纷争是导致基金公司频频换帅的第一大原因。以天治基金的刘珀宏为例,其2010年4月27日上任,12月1日就辞职,在任仅7个月,成为基金行业任期最短的总经理。

  业界流传,在“吉林帮”统辖下的天治,作为空降兵的刘珀宏实在水土不服,最年轻基金公司总经理就在这样的市场竞争中淡出。

  这种现象在合资基金公司尤为突出。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上述换帅的个案中也包括多家公司,如申万菱信、金元比联、国海富兰克林、招商基金、民生加银等。

  公募基金的体制问题是导致很多总经理离职的第二个重要原因,继续留在公募基金,他们看不到发展的希望。

  如今年3月底,金元比联总经理易强在离任一个月后公开声称,新基金公司已无路可走,行业存在的问题不解决将会面临更严重的问题。这被认为是基金业离任高管第一次对基金行业新的探索公开实名发出的肺腑之言。

  “总经理批量离职,暴露出这个行业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冲突已经非常严重。”资深基金人士指出,许多基金公司高管层在股东冲突之间煎熬,“炸药桶”爆炸是迟早的事情。

  今年6月份离任的招商基金总经理成保良也曾对媒体坦承,“招商最初曾面临(中外方股东)融合的问题,比如在投资理念上的争论,甚至还有人因理念不同而离开。”

  上述两方面原因,往往导致总经理主动离职,而第三方面的原因是总经理被动离职,这个原因就是没有完成董事会的任务。

  《基金分析》研究部统计发现,离职的总经中,大约五成在任期间资产规模下滑或停滞不前,这不仅给总经理自身存在压力,而且董事会也会对他们形成业绩的直接压力。

  如民生加银张嘉宾、金元比联易强均为所在基金公司的“开山元老”,公司一成立即任总经理,目前规模分别为31亿元和10亿元,在任期间总规模并无明显增长。

  又如陈礼华所在的长盛基金,虽为第一批成立的“老十家”公司,其资产规模与同期成立的华夏、嘉实、南方相去甚远,截至一季度仅388亿元。

  跳槽的四个去向

  担任过基金公司总经理,无论是管理能力,还是投资专业能力,或者是人脉资源,都会有很大的提升,这些得到提升之后的总经理离任之后在干什么呢?

  《基金分析》研究部统计,大致去向有四个:

  首选是去一个平台更好的基金公司担任总经理。这样最能发挥他们的长处。如原国联安总经理许小松,传言下一站是招商基金,将担任招商基金公司总经理。三年前,许小松辞去南方基金副总一职,奔赴国联安基金,职位较之前荣升一级。2008年末,国联安资产规模52.2亿元,排名第49位;2010年末,国联安的规模增长到173.4亿元,名列61家基金公司第38位。

  即便这样,合同三年到期后,许小松依然选择离开。从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到另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在此之前,国泰基金总经理金旭、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的总经理于华也走过同样的路。

  除此之外,7月份离职的熊科金也据传即将出任长城基金总经理,从一个券商的基金公司到另一个券商的基金公司,不同的是长城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比银河基金公司要大不少,也算是跳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离任后的总经理的第二个选择就是自己成立私募基金,或者加盟私募基金。

  近一年离任的总经理,已经成立私募并且开始运作的有刘珀宏。脱身于天治乱局后,他投身私募界,成立了尚奕投资,这家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区的资产管理公司,涉及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房地产投资基金管理等。创建者除了刘珀宏,还有多位资深投资人士。

  正在筹建的私募公司还有招商基金的总经理成保良。据知情人透露,成保良将成为上海瑞力投资有限公司主要筹备人,该公司是上海国际集团按照上海的QFII-LP政策发起设立的本外币产业投资基金。

  在他们之前,还有大家熟悉的交银施罗德总经理莫泰山加盟重阳投资,担任总裁;金鹰基金总经理林金腾成立了宝来德资产管理公司;万家基金总经理张健成立了醴泉投资公司;国海富兰克林第一任总经理林伟杰成立了骏利资产管理公司,第二任总经理林晓成立了巨盛基金公司;浦银安盛的创始人、第一任总经理刘斐成立国和投资管理公司。

  除了这两类去向外,还有一部分总经理在离任后回到了投资方。

  如国海富兰克林的总经理金哲非,她将回到外方股东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集团继续工作。在就任国海富兰克林总经理职位之前,金哲非是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资产组合分析与投资风险部环球总管。

  在此之前也有如银河基金总经理裴勇也是回到了股东方银河金融控股公司,国联安的总经理先江回到德盛安联(香港)公司,担任首席代表。

  除了这三类,其他大部分淡出投资圈,或者闲赋,或者还在等待机会。

  如上投摩根总经理王鸿嫔,2009年,离开上投摩根后,王鸿嫔将自己定位为“行者”, 给自己订了很多目标,比如读有趣的书、看好看的电影戏剧、听好听的音乐、学习瑜伽和日文、策划主题图书馆,“专心追寻这些美好”。与王鸿嫔相类似的还有原景顺长城总经理梁华栋。

  近一年离职的小型基金公司总经理易强、胡敏,也都在给自己放长假等待下次职业的选择。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