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大摩基础行业巨亏 四年净值跌幅高达61.88%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1 11:13 来源: 《新财经-基金分析》

  产品设计存在缺陷  基金经理变更频繁

  《基金分析》记者  杜红颖

  “涨不上去,跌得比谁都快,别的基金是一段时间不好,它是一直不好,基金经理还不断更换,居然还发短信让我再买他们的基金,别害人了!”在某基金网的贴吧上,一位基民抱怨道。

  他买的这只基金,4年时间,在股市的牛熊轮回中,净值跌幅超过了40%。

  根据Wind数据显示,从2008年初开始算起,截至今年8月23日,单位净值跌幅超过40%的混合型基金仍有11只。其中大摩基础行业混合排在跌幅榜首位,净值跌幅高达61.88%,净值为0.482。在122只混合型基金中位列倒数第一。其次为华富竞争力优选,跌幅为50.18%,万家和谐增长,跌幅为45.45%等。在这一时间段内的所有122只混合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9.58%。同时在此期间,大摩基础行业也以28%的比例跑输该基金的业绩基准。

  基民投资1只基金4年仍然亏损60%,这意味着当初投资的1万元,现在账面上的市值还剩4000元。投资者会是什么心情?大摩基础混合巨亏背后究竟原因何在?

  就此,《基金分析》记者对大摩华鑫基金公司进行了采访。大摩华鑫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摩基础行业基金业绩不佳是由于其历史遗留的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记者在查阅该基金的历史资料时发现,该基金业绩较差的原因还有基金经理团队不稳定,成立至今已更换5任基金经理,平均不足两年更换一次,基金经理还没有熟悉基金的特性,可能就离任了。

  历史问题:产品设计存在缺陷

  当《基金分析》研究部专门致电大摩华鑫基金相关负责人询问有关大摩基础行业持续多年业绩不佳的原因时,大摩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摩基础行业基金业绩不佳是由于其历史遗留的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大摩华鑫基础行业混合基金前身为2004年3月26日成立的巨田基础行业混合基金,该产品为巨田基金所发行的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当时,国内市场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经验,掀起一轮伞形基金热潮,巨田基础行业基金的设计初衷就是成为一只伞形基金的子基金。

  然而,在中国市场上,投资者、基金业以及市场都还没有到需要细分基金产品的程度,因此伞形基金很快就不再发行,巨田基础行业基金调整为混合型基金。

  该负责人介绍,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基金产品,该基金投资范围相对狭窄、周期性极强,大类资产配置比例对基金运作形成较大的限制,产品设计的缺陷长期制约基金运作。大摩基础行业基金所投资的范围基本上属于强周期行业,具有波动幅度较大、防御性欠缺的特点,在市场上涨的时候可能取得比大盘更高的收益,然而在下跌时将是领跌的品种。

  对于强周期投资品种,比较好的投资策略是高抛低吸,波段操作,然而大摩基础行业在资产配置方面的约束正好制约了大摩基础行业基金在可投资品种上的操作空间。

  该基金的《基金合同》规定,大摩基础行业混合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浮动范围为基金净值的50%~75%,债券投资比例浮动范围为基金净值的20%~45%,现金资产比例浮动范围为基金净值的5%~20%,最高股票仓位与最低股票仓位之差只有25%,仅为标准混合型基金50%的可浮动空间的一半。根据对同类基金产品的比较发现,仓位空间越灵活,基金长期平均业绩优势越明显,特别是在过去五年中,仓位更灵活的基金整体大幅领先仓位较窄的基金。

  更换5名基金经理

  《基金分析》记者在翻看大摩基础行业基金的历史资料时发现,该基金业绩下滑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金经理更换非常频繁。资料显示,大摩基础行业混合自2004年3月26日成立以来,一共更换了5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为何会导致基金业绩的不稳定呢?

  因为虽然基金经理对市场判断、投资理念和方法趋同,但具体到操作上每个人是有差异的,而基金经理是有决策权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造成一些基金持仓频繁变动,组合经常更换,对基金的净值增长和投资回报并不是很有利。

  基金公司越小,越容易出现投研团队的不稳定,大摩华鑫也不例外。

  很多中小基金公司内部包含基金经理、行业研究员在内不到15人,一位研究员覆盖的行业至少两个,多的高达4个以上。通过对公开信息的查阅,大摩华鑫基金包含基金经理在内的投研团队仅有10余人,行业研究员中,有大部分还属于助理研究员。

  业绩后劲不足体现出该公司的投研实力弱。2008年,这只基金在单边下跌市中仓位过重、控制风险不力;2009年过于保守,在市场板块强弱转换中屡屡踏错节奏。2009年7月,原基金经理廖京胜卸任,由具有10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的李君接任。然而,李君的上任并没有给大摩基础行业带来起色。在应对2009年下半年大幅调整和2010年的市场波动时,该基金由于减仓不及时或者是没有抓住市场热点而导致业绩仍未走出低谷。

  大摩基础行业成为最熊基金,主要是重仓股暴跌拖累。数据显示,早在2008年第二季度,大摩基础行业曾以净值增长率-8.32%,排在股票型基金业绩排行榜榜首,同期上证指数下跌21.21%;而下半年之始,短短月余,净值折损即达到20%以上,同期,沪指仅下跌0.31%。

  记者查阅大摩基础行业2008年二季报发现,彼时该基金股票仓位为75.53%,其中煤炭股占去一半,占基金净值34.14%。数据显示,仅2008年三季度,该基金重仓的潞安环能、冀中能源、西山煤电和国阳新能跌幅分别高达56.0%、49.5%、41.9%和47.9%,仅一个季度,大摩基础行业净值损失达37.3%。

  常踏错市场节奏

  时间转到2011年8月,经过4年牛熊市的洗礼,大摩基础行业仍未走出低谷。

  2010年大摩基础跑赢业绩比较基准约5%,但是仍然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偏后,主要是去年下半年以医药、白酒、商业、旅游等消费类股票表现出色,而这些品种大摩基础基金无法大比例配置,赚不到其他基金可以赚到的收益。

  对于今年业绩表现不佳,净值位列倒数第一,大摩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的情况与当时的情形比较类似。

  大摩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市场的投资风格有比较明显的特点,市场波动幅度较大,以金融股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表现相对较好,有色、煤炭等周期类个股表现不佳,中小盘和创业板个股表现最差。4月份后市场震荡下行,食品饮料、餐饮旅游等防御类行业表现突出,然而这些表现较好的行业个股都不在大摩基础混合基金的特征库中。

  由于基金合同的约束,在今年上半年金融地产上涨的时候不能重仓参与,而在防御类、消费类个股上涨的时候,符合大摩基础特征库的唯一消费类品种TMT以及医药类中可投资的医院市场表现并不好,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大摩基础行业基金业绩不佳。此外基金重仓股变动较多也是造成业绩不佳的原因之一。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