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联安基金:全球经济将进入通货紧缩阶段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9 02:21 来源: 证券时报网

  近期,海外股市大幅震荡,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将何去何从,通胀?通缩?抑或滞胀?

  从全球经济长周期看,2008年大衰退,标志着世界经济自工业化以来第五轮长波的终结,世界经济很难再现过去十几年的辉煌。一轮长周期的兴起通常需要出现能推动全球产业升级的重大技术革新,目前还观察不到新的重大技术革命,2009年美国政府试图推动新能源技术引领产业革命,但很快发现技术上难以突破。

  我们来分析发达经济体的现状。美国中观层面的重要问题是产业调整的断层,即传统产业如汽车、房地产等正快速步入黄昏;IT产业需要不断升级,但目前并不具备大规模升级的条件。产业断层衍生出大规模的结构性失业,美国经济在短期内不会有起色,无论推出什么样的财政货币政策都如此。

  欧洲的问题更严重。除产业断层,欧洲还面临巨大的社会福利包袱,多消费少生产的经济模式很难长期延续,寅吃卯粮的债务处理模式也急需改变。另外,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根源在于人口大幅负增长,带来消费和生产负增长。总体上,发达经济体暂时看不到出头之日,经济将持续低迷。

  经济低迷对应的基本面形势有可能是通缩,也可能是滞胀。目前看来,世界经济滞胀的可能性较小,而更大可能会演化为通货紧缩。

  2008年经济危机后,各国政府都通过扩大货币供给来刺激实体经济,现在,各国货币政策几乎都走到了尽头,货币当局不再扩大货币供给,有些甚至开始略有收缩,经济系统的货币不再增加。

  经济系统自身的货币沉淀也不容小视:全球金融市场去杠杆化导致货币乘数下降,流通中的广义货币在减少;由于持续的经济低迷,全球资金的风险偏好下降,投资者主动降低风险头寸,投机资金数量减少,货币的活性下降;经济低迷导致大量的信用风险,企业坏账大量增加,“蒸发”掉了大量货币;更重要的是,当经济下行时,货币流通速度会持续减慢,使实际流通中的货币成倍地减少。

  在通缩的背景下,全球资本市场将动荡不安,不同市场表现各异。首先,由于经济低迷,各国都希望压低本国币值,美元可能形成一轮升值趋势,人民币的升值趋势可能会戛然而止。其次,各国股市仍将漫漫寻底,千万不要猜测估值底部在哪里,那会让你很伤心。最后,由于需求下降和货币收缩,大宗商品价格将会趋势性下跌,黄金价格也不能免俗,2000美元也许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作者系国联安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