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A股失守2400点 基金不杀跌不抄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08 09:15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夏欣

  内忧外患,令A股“前途”堪忧。

  由于经济下行、企业盈利下滑不可避免,而政策又处于偏紧阶段,股市表现较差。多位基金经理预期,后市还存在相当大的下跌风险。一个相对比较乐观的观点是,10月份会有一个小小的反弹,但反弹力量不会太强。

  “目前看,短期内A股会受到外围市场悲观情绪的影响,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市场自身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鹏华基金(微博)研究部总经理冀洪涛判断,虽然A股当前已经处于相对底部区域,但“短期内市场或仍将继续向下寻底。”

  后市风险犹存

  中国9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降到49.4,已经连续3个月处于警戒线50下方。可以确认,中国经济减速是确定的事。博时策略、基金裕阳基金经理王燕表示:“今年最紧迫的情况是整个银行信贷紧缩,短期内流动资金成了很大问题。 ”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以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为主流的再融资金额却创下新的历史纪录。据Wind统计,截至2011年9月22日,今年已有124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累计募集资金高达3265.23亿元,同比激增87.55%。而已经发布定向增发预案还未执行的计划募集资金超过5800亿元。

  王燕认为:“目前A股市场迭创新低、积弱难返的情况下,市场资金并不充裕,大规模的再融资对市场会形成持续的压力。”同时,三季度末的考核,以及第二批存准金率扩大部分的资金上缴,资金面再度收紧。

  来自外围市场的压力是A股的另一重重压。有基金经理甚至把欧债危机看做是金融危机的第二个阶段。糟糕的是,如果欧债危机全面爆发,中国可应对空间有限。因为,中国和全世界面临同样的问题,财政收入压力很大,财政政策调整空间有限。

  “应对外部因素,中国政府没有办法继续负债扩张了。因为国内的可利用资金已经很少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都没有多少扩张余地。而且,政府还不得不考虑如何面对一个更大的风险,人民币现在是升值,未来会不会是贬值。”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表示,“虽然货币政策还有调整的空间,但边际略有调整的话也只是给市场一个喘息的机会”。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很难看到市场会有明显上升。”

  不杀跌,也不轻易抄底

  在市场围绕2400点一线的争夺战中,由于预期后市下跌概率更大,因此,多数基金的操作是谨慎稳健、顺势而为——在不随意杀跌的基础上,抄底也相当谨慎,主要还是进行自下而上的结构微调以及个股选择。

  从基金仓位看,截至9月23日,偏股型基金仓位为79.44%,股票型和标准混合型分别为84.30%和72.43%,已经连续3周维持在历史均值附近。

  冀洪涛表示,在弱市中要多看少动。当前策略是结构上考虑适当配置防御的板块,用时间换空间,等待市场拐点的到来。

  “如果未来通胀数据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或将带来流动性的改善。货币政策放松或能引发阶段性行情,则是阶段性加仓的机会。”不过,他强调,在CPI数据尚未有明显下降之前,讨论市场的拐点没有意义。

  华商盛世成长基金经理梁永强则表示:“目前市场整体估值处于较低的地位,市场风险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一旦产业方向清晰后,市场结构性的投资机会将显现。”梁永强的操作布局还是“立足于产业转型的方向”,比如消费、医药、新兴产业等行业,目前是相对较好的布局时点。

  不过,瑞银证券最新研究却显示:对比2008年,A股23个大行业中只有6个行业比当时的估值要低。除了银行板块,其他行业的盈利增速都在下降。同样的,除了银行类上市公司,无论是中小板、创业板还是主板,估值其实都不低。“未来市场会呈现结构性的严重分化,因为有一部分股票估值还比较高,未来仍可能面临一定调整。”冀洪涛预计。

  基于对经济增长逐步回落,通胀不断加强的事实,魏凤春认为,投资逻辑也需顺应趋势变化。“现在行业特征已经不再明显,未来的战略布置一定是重企业而非产业。”资源整合、整个细分行业的并购是非常清晰的态势。

  而让基金经理谨慎操作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在等待政策变动的风向标。

  某基金经理分析:“政策调整的前提是,一是通胀形势是否如期回落,二是经济是否会出现硬着陆的可能。”因此,要重点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后,才知晓相关政策的调整变化。此外,他判断,“如果出口和房地产行业增速出现像2009年一样的悬崖式下跌,那么现在偏紧的政策可能就会松动。”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