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基金:谁在打新游戏中乐此不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3 04:5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曹元

  11月2日,A股摆脱国际市场的牵绊,走出一波独立行情,沪指上涨1.38%。然而,庞大集团(601258.SH)跌幅仍达0.83%,复权后股价为26.75元,较之45元发行价跌去40.56%,之前参与打新的机构受伤严重。

  “事实上,打新股已没有什么暴利了,反而承担很多风险。”深圳一合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

  据统计,今年以来共计有245只个股上市,截至11月1日,破发的新股115只,占比47%,接近一半。这些新股在11月1日的收盘价和发行价相比只有9%的涨幅,较之往年大大倒退。

  既便如此,新股上市依然享受超募待遇,截至11月1日已披露数据的今年发行的234家新股,实际募资已达2249亿元,而预期募资只有1169亿元,超募比例92%。新股超募是机构心甘情愿给予的,基金就是其中打新的主力。“基金冒着风险打新是为了多重利益。”有一位基金经理道出了原委。

  富国天利最爱打新

  据同花顺统计,今年以来,机构共计参与了2870次新股的网下申购,其中基金共计参与了457次网下申购,占比16%。共计有12只基金网下申购新股的次数超过20次。

  这12只基金分别是富国天利(35次)、工银瑞信增强收益(33次)、工银瑞信信用添利(32次)、工银瑞信双利(25次)、中银稳健增利(23次)、华夏希望债券(23次)、国联安信心债券(22次)、国联安德盛增利(22次)、华夏债券(21次)、嘉实稳固(20次)、嘉实债券(20次)、招商信用添利(20次)。

  但打新多并未给基金带去更多的超额收益。富国天利以35次打新成为全部基金中最爱打新的基金,但今年以来截至11月1日净值依然下跌了3.61%,在同类67只基金中排名44位。

  在其参加打新的已上市交易的30只新股中,截至11月1日,有17只个股较之发行价出现下跌,占比56.7%。

  其中贝因美(002570.SZ)较发行价下跌了16.48%,富国天利获配66万股、通源石油较之发行价下跌13.73%,富国天利获配85万股。

  工银瑞信增强收益(A、B)、工银瑞信信用添利、工银瑞信双利三只工银系基金今年打新热情也很高。

  但除了工银瑞信双利表现较好,其他两只基金表现亦未有出彩之处。工银瑞信增强收益A年内下跌1.96%、B类下跌2.29%,排在67只基金中的中等水平;工银添利A下跌3.81%,B下跌4.14%,排在同类基金的后四分之一位。

  分公司来看,截至11月1日,富国基金(微博)、华夏基金(微博)和工银瑞信成为最爱打新的基金公司。富国旗下基金参与打新103次,其次是华夏基金,参与次数102次(包括华夏基金自营和专户);而工银瑞信参与打新95次,排名第三。

  机构打新抬高发行价

  参与打新次数多的基金,多半是债券型基金,并且是一级债基为多。这是因为债券型基金投资债券的水平和能力差异有限。“通过久期、通过债券品种的差异很难和同行拉开差距。”深圳某合资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经理曾对记者表示,“若要超过同行还得打新。”

  在一级债基中排名靠前的基金,也都有打新。比如广发增强、光大保德信增利A、华安稳固收益等。年内收益率截至11月1日分别是3.09%、2.97%、2.8%。但它们打新次数均小于10次。

  在偏股型基金中,参与打新次数最多的是华夏红利。该基金参与了15次打新,但该基金三季度参与的江河幕墙(601886.SH)、丰林集团(601996.SH)仍带给基金接近180万元的浮亏。

  事实上,在参与网下申购这一投资过程中,基金不过是机构的一个代表。险资、社保、信托、券商资管、券商自营、QFII、企业年金、公司法人等都共同组成了打新群体。

  它们在网下申购中给新股平均创造了16.67倍的认购倍数、45.22倍的平均市盈率(接近当前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和超额募集资金。

  而上述机构中,除了企业法人等少数机构,均有个共同现象:用来参与打新的资金并不是资金使用者本人的。基金、券商资管、QFII基金、信托所支配的资金是客户的,企业年金、券商自营、保险的资金是公司的。

  支配资金的人拥有巨大的权力,但其责任却很难追究。这就衍生出一个问题,承销商为了获得更高的承销费,通过和资金支配者非公开的关系来抬高发行价。

  新股发行体制第二阶段改革一项改革措施是:在中小型公司新股发行中,不再对网下全部有效申购进行同比例配售,而是由承销商和发行人事前设定每笔网下配售的配售量,根据每笔配售量确定可获配机构的数量,再对发行价格以上的入围报价进行配售,如果入围机构较多应进行随机摇号,根据摇号结果进行配售。

  有基金经理表示:“在以前的制度下,新股发行价的形成通常是所有报价按权重计算的平均数或中位数,每个机构的影响力有限。但制度调整后,单笔网下配售的配售量大幅提高,单个询价对象对价格的影响增大。这样容易导致承销商通过操作个别机构报高价来影响发行价格。”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