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新发基金创历史新高 一拖多基金经理增78%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3 02:41 来源: 证券日报年内新发基金数量创历史新高,催生41位基金经理管理多只股基
22组今年以前成立的“一拖多”基金中,有6组年内业绩差异超过5%,最大差异达13%
本报记者 马薪婷
基金产品发行速度快于行业人才培养速度,在今年体现的尤为明显。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根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昨日,共计成立了176只新基金,创历史新高,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49只,占27.84%。另一组数据则显示,纳入统计的287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有41位基金经理“一拖多”,其中包括由于今年新设立基金而增加的18位“一拖多”基金经理。即,由于新基金增速过快,使“一拖多”基金经理数同比增加了78%。
而剔除今年成立新基金,截至11月21日,22组“一拖多”的老基金中,有6组业绩差异超过5%,其中差异最大的达13%。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人才紧俏是基金经理“一拖多”的主要原因,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而基金产品的产生速度较快,二者不对称,势必会产生“一拖多”的现象。而且目前基金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尤其是普通股票型基金,用一位有经验的基金经理管理比启用新人更可靠一些。
6组基金业绩差异超5%
差异最大为13%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根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287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有41位基金经理“一拖多”。其中39位基金经理“一拖二”,只有王鹏辉和杨鹏同时管理景顺长城增长、景顺长城增长2号和景顺长城中小盘3只基金。不过,景顺长城中小盘基金是今年3月22日刚成立的次新基金。有18位基金经理同时管理的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均有1只是今年成立的次新基金。换句换说,普通股票型基金中,今年由于新基金成立而使“一拖多”的比例增加了78.26%。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观察发现,上述同为一位基金经理管理的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剔除今年成立新基金,16组基金业绩差异较小,业绩差异超过5%以上的有6对基金。截至11月21日,业绩差异最大的是徐强管理的大摩卓越成长和大摩领先优势,业绩差异为13%。此外,汇丰晋信龙腾与汇丰晋信中小盘业绩相差为7.82%,申万菱信竞争优势和申万菱信新动力业绩差异为6.17%。
不过资料显示,徐强是今年9月19日才接管大摩领先优势基金的,该基金此前一直由陈晓管理,从2010年9月一直任职到2011年9月19日;再往前,则是由项志群自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期间管理。
翻阅大摩领先优势与大摩卓越成长的三季报,前十大重仓股中只有五粮液1只股票重合。前者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3.38%,后者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2.87%。
“一拖多”不仅因人才缺乏
也因节流与营销的需要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统计显示,剔除今年成立新基金,原先的23组基金经理“一拖多”基金,业绩在238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2的基金与排名后1/2的基金数量相比略胜一筹,前1/2的占53.19%。
北京一位基金分析人士指出,事实上,一位基金经理同时管理2只股票型基金还可以接受,如果再多很可能会影响基金业绩。
不过,上海一基金公司高管向记者坦言,基金业人才对基金公司来说最“难得”,一是基金公司都希望招到优秀的基金经理,但是整个行业有经验的优秀人才数量是一定的,变化的无非是从这家公司跳到另一家,或者从在这家“一拖多”慢慢变为到另一家“一拖多”;二是,必须要培养新人,暂且不说新人培养需要漫长而精心的过程,在此期间,还会面临有经验基金经理流向其他金融行业的问题,比如私募、券商等。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微博)曾指出,事实上,基金经理“一拖多”不仅是人才缺乏的需要,有时候也是营销及节省成本的需要。基金公司把风格类似的基金交给同一基金经理管理,这样可以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如果该基金经理是所谓的“明星基金经理”,有可考证的历史业绩,又能起到“明星”效应,提升投资者信心。
也有内部人士指出,事实上,有的基金公司投研方面主要依靠投研团队,基金经理可以说是“台前”舵手,而成熟的投研团队是“幕后”推手,在单一优秀基金人才缺乏的情况下,打造稳定成熟的投研团队可以弥补因基金经理人才流动及一拖多所带来的业绩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