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发行难 帮忙资金年化收益达20%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1 16:14 来源: 信息时报基金发行难 帮忙资金年化收益达20%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叶静
A股龙年小露峥嵘,晴多阴少,截至昨日沪指上涨了6.94%,赚钱效应初显,但对于去年的累累亏损,投资人仍是心惊肉跳,心有余悸,迟迟不敢出手。这也使得基金发行难上加难,产品严重积压渠道。据了解,截至昨日获批在发的基金高达26只,获批待发的基金接近60只,积压待批的基金达到80只。面对寡淡的市场、众多的竞争对手,基金能否成立都成了摆在基金大佬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能够让基金顺利诞生,帮忙资金成了市场上最忙的人。有分析表明,目前帮忙资金的年化收益率已达20%。
基金新产品拥堵销售渠道
2012年1月30日,证监会网站公布了最新一期“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来自47家基金公司的74只基金产品“积压”在证监会等待审批发行。
值得注意的是,1月共有8家基金公司分别向证监会申报了1只新基金募集材料。不仅基金公司上报新基金募集材料速度加快,证监会对新基金的审批速度也开始提速,1月共计有11只新基金获批。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市场总监告诉记者,这些获批的基金多数是去年三季度之前积压的。“尤其是分级债基,现在会里审核得特别严。这次信诚、国联安和金鹰3家基金公司的分级债基都是去年6月份上报的,其后又连续递交了两次反馈材料才最终获批。现在报新产品,如果没有自己的特点,盲目抄袭别家产品是很难获批的。”
基金发行大战不仅体现在产品“积压”上,新基金募集期间的托管行之争亦是愈演愈烈,目前获批待发的新基金达到56只之多,托管银行和销售渠道出现空前拥堵。
某基金公司渠道经理昨日告诉记者,现在发产品主要还是对托管行的争夺,“而且,托管银行总行会对基金发行档期进行调整,例如博时和融通的产品都是债券型的,工行就把两只产品的募集期拉开了半个月,毕竟银行也想多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不会让基金公司销售之间出现过于正面的冲突”。
“这就看各家基金公司和渠道之间的公关能力了,当然产品是否有新意也是很重要的。”上述基金市场总监告诉记者,“工行总行也会相应调整销售力度,例如在江苏、广东、上海等重点区域对3只基金进行任务分配,平衡各方利益。”
春节过后,上述基金渠道经理忙得不亦乐乎,不仅要维护省级分行渠道,而且还要和托管银行商定销售计划。有基金渠道经理表示,公司今年会有七八只新产品进入市场,这也就意味着龙年一整年都将很忙碌。
新基金募集规模越来越小
不过对于基金的大发特发、渠道的大呼小叫,基民显得异常“淡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基金的募集情况都不算理想,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的低迷有数据为证。根据巨灵财经的统计,截至2月9日,今年以来成立的5只基金,平均募集份额为7.56亿份,甚至低于2011年12月成立基金的平均水平。公开数据显示,去年12月7只基金共计募集了60.93亿份,平均每只基金8.7亿份。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工银瑞信睿智中证500指数分级基金。2月1日,工银瑞信发布公告称,睿智中证500指基于1月31日正式成立,募集3.41亿份,有效募集户数8142万户,包括基金公司从业人员认购的10万余份。虽然其发行期定于2011年12月26日至2012年1月18日,避开了春节假期,但这一惨淡的首募成绩仍令业内人士大跌眼镜。据北京某基金研究人士分析,工银瑞信基金也算是工行的“儿子”,以工行的销售能力,“这样的首募规模可说是惨不忍睹,只能说是市场太萧条了”。
一位正在发行新基金的人士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市场下跌,银行又揽储,所以将发行期放在年后。和去年底相比,今年初的发行环境要好了不少,比如市场持续反弹,银行的资金也有不少。“但新基金发行非常困难,如果去掉银行300万、500万的大单,募集数额很难看,也就是说散户的认购非常有限。”上述人士表示,新基金发行现在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
帮忙资金收益率水涨船高
基金发行遇阻,但是不发又不行。根据相关规定,一般基金公司拿到新基金的批文后,须在6个月内发行,否则等到发行批文过期后只能重新向证监会提交募集申请。而新基金的募集申请,获批时间一般为3个月到6个月。因此,基金公司陷入两难局面,不发吧,不但影响公司声誉,而且白白耗费之前的准备工作;发吧,也是困难重重,不要说10亿规模,就连能不能达到2亿的成立标准都得打上一个问号。
为了能够充门面,也为了能够让新基金顺利诞生,帮忙资金就成为大多数中小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时离不开的依靠。记者昨天获悉,伴随着基金公司对帮忙资金需求的日益攀升,基金公司给予帮忙资金的好处费也是水涨船高。
“目前的行规基本在5%~6%左右,而以往好处费的标准基本在3%以下。眼下好处费即便已经翻番,有些‘帮忙资金’还是不买账。”谈及基金发行,一家基金公司的销售人员昨天无奈地表示。记者采访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有的基金公司不仅大幅提高了好处费,而且还承诺对“帮忙资金”免除申购赎回费用,并且保证在封闭期不大规模建仓。
据某基金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去年底深圳一家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该公司为了迅速达到2亿规模的成立底限,给出了帮忙资金高达7%的激励。不过,一旦新基金募集规模超过了2亿元,激励水平就下降到5%。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证实,近期另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发行产品,发行近两周规模也没超过5000万,他们也计划给予较高激励,刺激渠道卖力发行。一般来说,帮忙资金一年至少可以参加四五次新基金的发行,即使每次按照5%的收益计算,年化收益也达到20%。
记者了解到,帮忙资金的规模从上千万元到几亿元不等,一般这类资金会在新基金发行的最后几个交易日进场,但有一个前提是:进场也要看基金公司的召唤。如果万幸赶上市场回暖,或是在代销机构等多方的齐心协力之下,基金发行局面一片大好,帮忙资金就可按兵不动,等待下一次召唤;反之,如果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刚好新发基金无人买账,帮忙资金就会果断出手。
新基金承诺3个月不建仓
当然,帮忙资金也不会为了区区几个点收益,就忘记了本金的安全。为了避免资金出现亏损,帮忙资金都会和基金公司达成协议,新基金在打开申购赎回之前不许建仓。通常情况,这个时间段是3个月。
深圳某基金公司市场部的负责人表示,这种情况确实存在,“这个在去年开始就愈演愈烈了,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营销部门冲击规模考虑的”。上述基金市场总监坦言,业内盛行此营销手段,但往往和投研部门产生很大矛盾,“投研建仓是以市场行情为标准的,一旦他们认为可以买入的时候,营销部门因为承诺过3个月不建仓而反对,就导致两个部门的冲突”。
帮忙资金完成3个月的帮忙任务后,就会迅速撤离,市场就剩下一大批规模大幅缩水的次新基金。根据之前的经验显示,有次新基金在打开封闭期后,赎回规模竟然超过90%。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总共成立239只新基金,首募规模共计2805亿元。2011年底,上述次新基金的规模已降至1777.70亿元,整体缩水36.62%。近八成次新基金2011年底时资产净值规模较首发时缩水,其中23只缩水率达到八成以上。
专家观点
帮忙资金作祟新基错失良机
帮忙资金除了令到基金规模“忽胖忽瘦”之外,更严重的是造成基金错失反弹良机,影响收益。今年
以来沪指上涨近7%,而次新基金(去年10月1日之后成立)净值仅上涨3.08%,明显跑输大盘。其中涨幅最好的为景顺长城核心竞争力股票基金,今年上涨7.29%;最差的是长信内需成长基金不涨反跌,今年下跌0.82%。
渤海证券的分析师表示,帮忙资金的危害不说大家也知道,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除了帮忙资金本身外,其余均是“受害者”。其实对现在这个情况来分析,应该考虑取消基金首发规模的红线,完全通过市场来运作,如果基金发行规模过小,基金公司应该考虑暂停发行,让基金产品正常发育,而不是目前这种“面黄肌瘦”的畸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