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4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徐思佳

  中秋节前后,众多市民发现自己的"菜篮子"却不如往年丰盛。因为今年以来的物价持续走高,多数市民选择攥紧钱包应对高涨的物价。12日,中秋小长假的前一天,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统计数据,8月份,代表通胀形势的CPI同比上涨6.2%,环比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出现近4个月来首度涨幅回落。

  CPI涨幅回落,市民感受不明显甚至觉得物价仍在节节攀升。央行12日点评8月份月度金融数据时也表示,目前国内价格上涨的因素虽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但并没有根本消除,通胀仍然偏高,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一表态在某种程度上打消了市场的政策放松预期。

  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不安,欧美债务危机,令市场对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忧虑加大。欧美开始放松货币政策,巴西已率先降息应对经济放缓。然而,由于巨大通胀压力,中国调控政策短期内显然难言放松。在全球多数国家再度宽松货币的背景下,中国紧缩货币政策还能"扛"多久?这无疑令全球市场关注。

  CPI拐点隐现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CPI同比上涨6.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4%,非食品价格上涨3.0%;消费品价格上涨7.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4%。食品价格再度成为拉动CPI走高的罪魁祸首。

  其中,8月份猪肉价格上涨45.%,同比涨幅和环比涨幅较7月份都出现回落,不过绝对价格却再创新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显示,8月下旬后腿肉和五花肉价格达到了每公斤31.38元和每公斤30.37元的近期高点,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46.16%和48.95%。

  不仅老百姓常吃的猪肉价格居高不下,鸡蛋价格也一路飞涨。6日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现在每公斤鸡蛋的价格为10.31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同样花100元钱,却少买40个鸡蛋。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8月份6.2%的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2.7个百分点,较7月份大幅回落了0.6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3.5个百分点,较7月份上涨了0.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虽然8月份CPI同比回落,但主要是因为翘尾因素大幅回落,而并非物价下跌,事实上,8月份CPI较7月份仍然环比上涨0.3%,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6%。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8月份CPI数据与7月份相比有所回落主要是受到翘尾因素的影响。"实际的物价水平并没有怎么回落,而且猪肉和蔬菜的价格在某些方面来看还有所上涨,只是波动幅度不太大。"

  由于CPI开始回落,市场有声音再次认为CPI的拐点已到。对此,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曹凤岐表示,现在大家对CPI总体上好像偏乐观,但不好预测。6月份时就有很多声音说CPI拐点已来临,但其实通胀没有见顶,拐点论落空。当前占CPI权重很大的农产品、粮食的价格并不乐观,说CPI的拐点来了,为时尚早。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则表示,从食品价格看,猪肉价格年内难言下降,这将带动其他食品价格进一步走高。并且,由于通胀预期较强,农药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食品价格可能面临较为长期的上升趋势,"从各方面数据来看,中国的通胀压力在短期内难以下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预计,物价四季度会出现回落,在4-5%之间。

  货币政策难言放松

  进入9月中下旬,欧债违约预期越来越强烈。欧债危机的蔓延以及美国经济的不乐观正在促使欧美决策者开始软化货币政策。

  如欧洲央行今年4月重启了加息,且迄今已两次加息,将基准利率从1%提高到了1.5%。不过,近期随着欧债危机恶化、欧洲经济增长日显乏力,原本一味强调抗通胀的欧洲央行也发出了推迟加息的信号。巴克莱资本公司欧洲首席经济学家克罗则认为目前经济恶化的速度很快,警示央行应立即结束升息。他建议欧洲央行降息50个基点,以确保能降低经济二度衰退的风险。上周四,英国央行表示将利率维持不变,继续将利率维持在0.5%的纪录低点。瑞典央行则临时放弃了预计中的加息,中止了持续近一年的紧缩进程。

  为了应对新一轮危机,新兴经济体的多个国家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巴西于8月31日宣布降息的举措引发全球关注。巴西央行称,此举源于全球经济恶化明显,影响了巴西经济的发展。

  更早前,越南已经率先降息。业界人士分析认为,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已经出现分化,部分国家开始由紧转松。这也让市场对中国货币政策放松产生猜想。

  此前,央行扩大存款准备金上缴基数范围的政策已从5日开始实施。初步估计,未来6个月将因此回笼约9000亿元流动性,相当于提高准备金率2-3次,这将导致市场资金面进一步紧张。有媒体援引业内人士的话称,中国央行在扩大存款准备金上缴基数范围后,不排除会适当下调部分银行或全部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

  8月份CPI是否会成为年内拐点目前尚难定论。但市场已有声音表示,在外部经济环境欠佳的背景下,国内宏观政策应在抗通胀和保增长之间寻找平衡。

  中国央行自去年10月初以来,已经五次加息,并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21.5%的历史高位。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表示,8月份是今年以来中国既无加息也没有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月份,显示出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由收紧调至中性。"随着8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回落,未来数月外部经济的不利因素如拖累中国经济表现,中国有可能会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她说。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在CPI同比拐点已出现的情况下,年内应该不会继续加息。未来政策走向是"三不"--不加息、不提准、不放松。此前,鲁政委多次连续准确预测出央行关于加息与提准的操作方向。

  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也称,从物价看,CPI出现拐点,货币政策不应该再紧,而考虑到外围巴西首先打响了降息第一枪后,国内加息的压力已不大。另外,最近一次保证金纳入存款准备金范围影响较大,将冻结8000亿到9000亿的资金,他认为,综合国内外情况,国内加息的压力已大大减轻。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称,"8月CPI6.2%,预示通胀呈回落之势,宏观政策紧缩力度已到顶,货币政策进入定向宽紧适度状态,存准率应作适当下调,利率上调概率减小,政策进入观察期,市场进入建仓期。"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说,根据中国调控物价的历史经验,只有物价形成连续回落的趋势,从紧的调控政策才能发生明显变化。从物价触顶回落到出现连续回落趋势的期间,从紧的政策只能发生一些个别方面的松动。

  既便如此,近半年来中小企业因资金链紧绷陷入倒闭困境的报道,隔三差五就见诸报端,令央行压力倍增。虽然有专家认为,中小企业是在"哭穷",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没有想象中那么坏。而是因为"投机心理在作怪",中小企业非主业基本都涉足投机领域,这对于以前通过投机能获取50%利润的中小企来讲,就"活不下去了"。

  但数据显示,8月份企业贷款投放占比和短期贷款投放占比大幅上升,以及票据融资新增量创2009年5月以来新高等多项指标表面,中国的中小企业已获定向宽松。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指出,从8月份的信贷分析,已经能看到结构性宽松,或者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进行中。

  鉴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央行显然再次陷入金融危机以来的复杂纠结及两难之中。正如专家指出,中国货币政策短期内或难言放松,将进入观察期。

  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则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考虑到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国内政策走向应进入观察期。既要警惕继续加码造成的叠加和累积效应,又要避免突然转向导致调控成果前功尽弃。"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