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棉花价格下跌打击农民积极性 明年或再现涨价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01:01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分析称,棉价波动造成全产业链困境,明年或再现涨价潮

  记者 白田田 袁军宝 北京 山东报道

  棉花收购进入旺季,期待棉价上涨的棉农等来的却是冷清的收购市场。《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山东等地了解到,与去年同期的抢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棉农和收购加工企业的交易陷入僵局,籽棉价格持续走低,一些农民甚至出现恐慌情绪。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棉花生产基础的薄弱和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价格波动造成全产业链遭遇困境,而对棉农造成的冲击最大,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棉农种植的积极性,部分棉花产区种植面积持续下降,明年可能再掀起一阵棉花涨价潮。

  下跌 棉花收购旺季遇冷

  “10月、11月是各地棉花收购旺季,棉区应该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但今年却非常冷清。”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棉花问题专家杜珉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调研发现,棉农和收购加工企业的交易陷入僵局。

  山东德州是全国重点植棉区之一,今年植棉面积160万亩。目前,全市籽棉采摘已达95%以上,由于棉价偏低,棉农惜售心理严重,交售进度不到10%。

  与去年相比,今年棉价大幅下跌,加上国家的临时收储托市,这加重了棉农的惜售心理。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农村政策执行报告称,今年棉花价格急涨快跌剧烈波动,从3月份的历史最高价30733元/吨急速下跌至8月份的19329元/吨。后期随着国家临时收储预案细则的出台,棉价才止跌企稳。

  自9月8日国家临时收储正式启动以来,政策效应逐渐减弱。按照中国棉花协会的数据,11月7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级)为19286元/吨,已经大大低于19800元/吨的临时收储价格。同时,11月7日全国籽棉折算价为8.36元/公斤,比9月8日收储正式启动时的价格低了0.33元/公斤。

  根据中国棉花信息网的分析,近日随着新棉上市进入高峰期,籽棉价格呈现一定程度走低,这使得辛苦了半年的棉农慌了手脚。去年的高价行情自然一去不复返,但国家的收储保底价目前一些地方也未能执行,一些地区棉农反映籽棉价格已跌至4元/斤以下。

  山东聊城市昌瑞棉纺织产品有限公司经理唐敬玉说,目前棉籽价格不断下跌,聊城地区已跌至1元/斤左右,从而籽棉收购价也有所下降,比较好的棉花也就只有4元左右,四级皮棉价格市场价只有17600元左右。目前32支普通纱价只有2.7万元左右,虽然没有明显下跌,但一直处于弱势,市场成交状况非常差,聊城地区的许多纱厂库存开始增加。

  河南同舟棉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红雨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新年度棉花收购价格高开低走,是因为纺织用棉市场不景气,即使有国家储价保护,前期收的棉花也会产生亏损,所以就会减量收购。

  此外,棉花的质量问题也影响了收购进度。以德州为例,正常年份当地三级棉能占40%左右、四级棉40%左右,今年三级棉比例少于正常年份,而等级较差的五级棉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年份。

  影响 棉农受冲击最大

  去年高涨的棉花价格曾让棉花及纺织行业欢欣鼓舞,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当前低迷的棉花价格,则让纺织企业、棉企、棉农都遭遇困境。

  作为工业原料性的产品,棉花的产业链非常长。在棉花产业链的下游,纺织企业的日子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而有些难熬。中国棉花协会的最新调查显示,国际市场消费不振,纺织品价格较前期回落,棉纺织企业产成品库存继续增加。为了较快的回笼资金,维持流动资金的正常运转,企业多数以销定产。

  中国外贸“风向标”广交会的成交数据显示,由于世界经济尚未走出金融危机阴影、欧债主权危机持续恶化、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上升等原因,纺织服装企业普遍反映接单信心不强。

  山东省德州市棉花协会马俊凯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9月中旬以来棉花现货价格持续下跌,对下游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织布、服装客户采购意愿不强,致使棉纱销售受阻,纱价持续走低。目前德州地区C32S棉纱主流成交价在27200元/吨左右,比半月前下调700元/吨以上,棉纱销售迟缓,平均开工率只有70%左右,棉纱企业生产经营重又陷入困境。

  棉花企业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中国棉花信息网最新发布的周报称,虽然有收储托底,但是新行情老现象依旧存在,一方面棉花企业收购加工成本经受考验,不少企业在收与不收之间博弈,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籽棉等级不高,企业加工后难以交储。

  对于棉农而言,分析人士指出,从国际市场消费到国内棉花生产的整个产业链条中,棉农的议价能力最弱,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

  据了解,棉花的商品率达到98%以上,占棉区棉农收入的比重超过17%,新疆棉区的棉花收入更是占到农户家庭收入的37%。经过价格的大起大落,棉农本来冀望于新年度棉花能卖个好价钱,然而等来的结果却是至今市场未见回暖。

  山东滨州市沾化县泊头镇芦洼村村民穆英昌说,按照现在每斤4.1元的价格,一亩地棉花只能卖出1435元,如果再请人采摘,一亩地就需要支付用工费315元,已基本不挣钱了。面对不容乐观的经营现状,纺织企业通过用化纤替代棉花、降低用棉比、选择进口棉花等措施来纾解困局。据了解,目前进口棉较以前增多,澳棉、墨西哥棉、印度棉触手可及,并且价格均优于国内的棉花,量大还可议价。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纺织企业希望用进口的便宜棉花,纺织工业协会最近向国务院建议取消滑准税。该人士认为,滑准税自2005年实施以来,对于棉花产业的发展和保护农民利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果取消滑准税,美国的补贴棉和印度的低成本棉花将对中国棉花市场带来很大冲击。

  隐忧 明年或掀起涨价潮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今年的棉花价格严重影响了棉农种植积极性,部分棉花产区种植面积持续下降。行业人士担忧,明年棉花市场供给将继续减少,可能再掀起一阵棉花涨价潮。黄红雨认为,现在的价格棉农即使愿意种,纺织企业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却又承受不了,主要在于需求出了问题,加之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纺织生产的劳动力成本高企,在全球,与印度、巴基斯坦及其它一些东南亚等国家相比,不具备比较优势。

  快速上升的物化和人工费用已成为压在棉农肩头的重担。有农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每亩棉花比去年减产100斤左右,最多只能收获350斤。一亩地中化肥农药种子等成本需要500元,每亩土地承包费用500元。

  在山东滨州和东营,棉花采摘人工费从去年的每斤0.6元上涨到0.9元至1.3元不等,德州采摘人工费由每天35元上涨到60元。仅采摘人工费一项,就使得棉农每亩收益减少300元左右,不少棉农因不愿意雇工导致棉花采摘缓慢。

  山东无棣县水湾镇李何庵村村民汤孟华家里本有15亩地全部用来种植棉花,但因棉花价格近年来大起大落,他已将家里的12亩地承包给他人种植玉米等作物。“明年剩下的3亩地也不一定再种棉花,算下来收入太低了而且风险大,将地承包给别人一亩地还能得到800元承包费,虽然不多但没什么风险。”

  马俊凯介绍,近年来德州植棉面积逐年大幅下滑,从2008年的290万亩下滑至今年的160万亩。目前德州已有20%以上的棉田拔掉棉花改种小麦,估计2012年棉花种植面积会减少到140万亩左右。

  当前的棉花生产让长期从事棉花研究的杜珉感到担忧,她认为支撑产业的生产基础和产业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据她的研究,支撑产业发展的农户经营规模非常小,户均植棉面积只有4亩左右。棉区的劳动力主要是老人和妇女,种棉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48岁,这决定了其文化程度低,获取信息来源手段落后,每一次价格波动对棉农都是非常大的灾难。

  杜珉建议,棉花未来的出路,是要强化科技投入、高产创建等国内支持政策;推进棉农合作社的发展,鼓励大户参与,让大家合作起来闯市场;同时向盐碱地和滩涂地要种植面积,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在夹缝中求生存。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