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入世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1 03:3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前特命全权大使 孙振宇

   回顾

   刚加入世贸组织时,国内对入世的条款有很大争议,担心大幅降低关税以后国内产业尤其是农业、汽车以及金融电信等服务业受到冲击,担心出口因为别国歧视性的特殊保障条款而面临停滞甚至下降。当时中国正值国企改革的重要阶段,很多行业面临结构性调整,特别是纺织业等进行的行业内部的重组和调整,导致两千多万职工下岗;国企效益的下滑造成银行的呆坏账比例大幅提高。同时,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做出的承诺有一些超过了一般成员的义务,甚至接受了一些带有歧视性内容的条款。在这种形势下,大家的担心也是正常的。当时朱镕基总理就指出加入世贸组织有利有弊,如果工作做得好,利大于弊。当然,存在担心的不仅是中国人,外国人也担心。他们担心什么?第一,中国在一些领域里的竞争力太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他们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第二,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人说话算数吗?中国做了那么多承诺,能做得到吗?如果以后中国耍赖怎么办?

   十年过去,双方担心的问题都没有发生。

   首先,中国非常认真地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履行承诺的结果,应该说是出乎外国人的预料。

   第一,清理不符合WTO规则的法律法规。清理法律法规是中国入世之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的法律法规是不是都符合WTO规则?这是各国非常关注的。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行动是迅速的。短短的两三年时间,仅中央各部委就清理了两千多件、废除了500多件不合WTO规则的法律法规,加上地方政府清理的文件,共清理了9万多件。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

   第二,外贸经营权的放开是一件大事,充分调动了相关企业的积极性。2009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贸易达5100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3.1%。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额达1.2万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5.2%。外贸经营权的放开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大发展,使我国外贸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进口配额和进口许可证的取消也是一大进步,对外贸系统的管理体制改革和廉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外经贸主管部门从重审批、重直接干预向重宏观指导、重协调、重服务转变。外贸专业公司长期以来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也为外贸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是调整关税。我国完全按照承诺降低了涉及几千个税号的关税,关税总水平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平均43.2%降低到过渡期完成后的9.8%。总体来说,中国履行降税承诺的情况是非常好的。

   这个履行承诺的过程对于促进国内海关管理体制和税则体系的改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过去中国的关税确实是高关税,尤其在敏感部门,典型的是汽车。汽车整车的关税高达200%~250%,这也使走私活动可以产生巨额利润,很有诱惑力,导致一些人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以身试法。当时在中国南方,汽车走私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拆装,在境外把汽车拆开,以零部件的形式低关税进来,到国内重新组装,按整车卖,获取高额利润。还有洋酒洋烟,当时的走私进口也非常严重。现在这种情况就少多了。关税的降低,除了在防止走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之外,在反腐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统一检验检疫标准。加入WTO以后,中国在卫生检疫和产品质量检验领域的标准也有重大变化:把国内的检验检疫部门与对外商检部门合并起来,三检合一,成立了中国质检总局。这是外国人非常关注的。质检总局按照WTO的要求,把国内检验检疫标准与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标准统一起来,对内对外的标准就一致了,符合了世贸组织的非歧视原则。

   第五,对外商企业的非歧视待遇。对外商投资企业与本地企业一视同仁是世贸组织追求的目标。我们对外商企业来华投资的市场准入和不同行业投资的股比要求做了调整,并对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行业导向目录做了调整,使外商企业在华投资和经营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另外,过去外商企业享受超国民待遇,只缴纳15%的所得税,而我国企业的所得税是33%,这是不合理的。经过调整,现在企业所得税一律调整为25%,符合世贸组织非歧视性原则。当然,现在对国企改革、对民营企业融资和市场准入等各方面还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外商也有一些抱怨,说觉得好像经营环境有所收紧等,但是总体来讲在各方面还是有一定改善的,这一点也是外界所公认的。

   第六,农业方面的举措。我们在农产品关税方面也做出了重大的调整。加入世贸组织大家最担心的是农业,如果农业受了冲击问题就大了,国家的稳定就会受很大影响。入世之后我国农产品关税大幅下降,从加入前的60%以上降到平均15.3%。一些大宗商品如大豆甚至降到3%。尽管降税的风险和难度很大,在中央各部委特别是农业部和财政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还是履行了承诺。与此同时,我们也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取消了农业税。两千多年来中国一直有农业税,种地纳皇粮对中国农民来说是天经地义的。然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农民不但不交农业税,而且政府还给非常高的补贴,在OECD国家每天平均高达10亿美元。我们借鉴了他们的经验,除了取消农业税以外,还通过各种渠道加大了支持三农的力度,按照WTO规则,给农民更多的支持,以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受影响。

   其次,学习规则、掌握规则,运用规则来应对国际上的贸易摩擦,解决争端过去美欧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制订权,在它们竞争力非常强的部门它们都主张开放,但是在它们竞争力相对比较弱的地方,尤其是在纺织品、服装领域,它们就坚持另一套规则,允许保留进口配额和进口许可证制度,允许保留高关税,成为世贸规则中的灰色区域。

   经过乌拉圭回合谈判,它们才最终承诺,到2005年它们也要取消纺织品的进口配额,使纺织品、服装贸易也按照WTO规则运行。经过乌拉圭回合的斗争,按照协议,美国、欧盟纺织品配额应当在2005年1月1日全部取消。由于中国过去纺织品是受配额限制的,出口潜力发挥不出来。2005年之后,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出现井喷效应,许多商品以70%、100%甚至更高的幅度增长,美国、欧盟是非常害怕的。同时很多发展中国家,像土耳其、墨西哥、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等同样也是服装出口国,它们主要向欧盟、美国出口,自然受到了中国份额快速增长的影响,美国、欧盟就利用它们的强烈情绪重新压中国,要求延长对华纺织品、服装的进口配额管理,造成了非常复杂的局面。

   当时在WTO里的斗争十分激烈,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批评美欧双重标准,非常反感他们的做法,另外一方面中国又不能伤害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要照顾到他们的困难和处境。于是,各方代表重新谈判,最后把部分纺织品、服装的配额延长到了2008年才最终取消,同时确保在此期间我国有出口潜力的主要出口商品配额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种安排我们虽然付出了一定代价,但缓解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帮他们克服了面临的困难。到了2008年之后,虽然中国的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还是增长的,但是增长幅度大大降低了,之后这个事情也逐渐平息下来,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逐步适应,中国的份额也逐渐稳定在一定水平上。发达国家利用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限制中国的出口,发展中国家也担心中国抢占它们的国际市场份额,怎么应对贸易摩擦是中国面临的很大挑战。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出口增长势头很猛,甚至在金融危机时期也不例外,尽管2009年中国出口下降了20%,但是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反而从9.1%增长到9.9%。中国出口下降了,但是由于其他国家出口下降更多,中国的份额反而增长了,说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仍然是非常强的。有些国家时不时对我们搞一些反倾销,我们也没有反应特别激烈,有时用一些我们自己的反倾销措施,抵消一下。

   入世之后,我们加入欧盟、日本、加拿大、印度、巴西的行列对美国的钢铁保障措施发起争端解决起诉。美国明知自己是错的,但由于国内的政治问题,它一定要那么做。在这个案子中,欧盟是牵头者。通过这个案子,我们培养了很多人才。欧盟人教我们如何避免程序中可能出现的陷阱,几个国家分工,协调得非常好,最后打赢了官司。欧盟人和我们开玩笑,说现在我们教你们怎么打官司,将来你们可以拿来对付我们。他们还真的不幸言中了,不久前我们就告了他们紧固件反倾销的案子,最后我们胜诉。这也是我们在干中学的结果吧。

   当然,欧盟在知识产权、紧固件反倾销、出版物案等也起诉了中国。此外,我们在诉美国禽肉进口限制案、反倾销、反补贴案和紧固件反倾销案上也都胜诉。在其他成员告中国的案子中,汽车零部件案我们是败诉的,但是我们争取了三四年的时间,使国内汽车产业有了进行调整的空间。裁决下来以后我们也服从了、改正了。知识产权的案子美国告我们,表面上它胜诉了,但在关键的刑事门槛这一条款上,即在造成多大侵权以后才足以判刑,以及海关如何处置侵权产品的问题上,中国的做法得到认可。还有出版物和轮胎特保案等。在这些方面我们虽然是败诉的,但在实际上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世贸规则条文的理解,裁决下来我们也是要履行的。这是维护多边体制、负责任的表现,同时也起到了促进国内改革的作用。

   在所有案件的处理方面,中国的成绩与欧盟、美国相比差不多。一般他们告别人80%胜诉,别人告他们80%败诉。作为一个新成员,这个成绩来之不易。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赢一个案子以后,就会促使其他国家内部修改一些法律。如果没有WTO,任何一个政府让另外一个政府,尤其让美国、欧盟修改内部的规定,是非常难的。在这方面我们不断地积累经验,也锻炼了专业队伍。

   再次,参与规则的制定。参与规则的制订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仅要履行承诺,更重要的是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这主要体现在多哈回合谈判中。根据多哈部长会议的授权,谈判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发展中成员最关心的是大幅削减发达成员的农产品补贴。这是多哈回合谈判最核心的问题。

   多年来发达成员对农产品的巨额补贴使发展中国家农民深受其害。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难以扩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廉价的农产品大量充斥发展中国家市场,造成这些国家农民进一步贫困化。OECD国家对农产品的补贴每年高达3600亿美元,这种现象再也不应当继续下去了。发达国家在谈判中更关心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开放。尤其是美国,把矛头指向新兴经济体,要求巴西、中国、印度、南非等发展中成员进一步降低关税,开放农业、工业品和服务贸易市场。在多哈回合谈判初期,中国尚处于学习阶段,处于谈判的外围,随着谈判不断深入,中国的作用越来越大,最后进入了谈判核心圈。中国是积极推进多哈谈判的。2005年,中国召集了大连小型贸易部长会,为年底的香港贸易部长会奠定了基础。在香港贸易部长会上,当时的薄熙来部长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特殊贡献。

   2008年7月,总干事拉米(Pascal Lamy)在日内瓦召集小型贸易部长会,旨在为多哈回合谈判做最后冲刺。陈德铭部长同美国、欧盟、巴西、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的贸易部长进行了长达10天的谈判,尽了最大努力,既坚持了原则,又显示了一定灵活性。最后因为印度和美国国内政治问题,谈判没有取得突破,非常遗憾。现在看来2011年结束谈判的可能性也不大,可能要到2012年美国大选后才能看有没有转机。

   多哈回合谈判久拖不决是很不幸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美国的国内政治,奥巴马不愿意浪费他的政治资本去推动。政治情况发生变化以后,也许会有改观。多哈谈判长期进行不下去会带来负面影响,即各国都不得不去大力发展双边的、区域的贸易安排,这会削弱多边贸易体制。同时贸易摩擦也会大大增多,这是各国都不愿看到的。

   新的形势和挑战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在的形势出现一些新情况。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之后,我国政府和企业都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企业的经营环境实际上在很多方面不像以前那么好,比如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进口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环保方面的要求等等;要实现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也牵涉到就业问题,很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企业经营比较困难。怎么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使得加工企业产业转型,通过科技创新和加大研发投入,达到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是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努力提高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其次,世界对中国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经过30多年的奋斗,终于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现在需要警惕的一方面是棒杀,一味地敲打指责中国;另一方面是捧杀,防止别人忽悠我们,把中国的地位抬得很高,比如大谈所谓G2等。后者的核心目的是让中国承担力所不能及的责任,承担同发达国家一样的责任。现在中国还很难做到,这种提法也会使我国在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前受到孤立。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不能不负责任,但是我们只能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承担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责任。

   再次,目前国内改革的内生动力不像以前那么足了,而且有些地方出现了回潮现象。这也并不奇怪,因为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比较容易改的已经完成了,当涉及更深层次的改革时,会牵扯方方面面的利益重组,阻力就大多了。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各国均采取了大规模政府干预的措施,中国也不例外。高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绩是巨大的,效果是显著的。但是这些举措在走出危机之后要有一个逐步退出的过程,逐步过渡到让市场恢复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所在。由于我国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还很深,比较习惯通过政府干预实现一定经济目标,但是建国60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过度依赖政府的干预,经济发展是难以持续的。

   因此,我们还需要借助外力推动国内改革,尤其是政府职能转变等一系列的改革,给国内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公平和宽松的环境,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

   最后,现在各部门、各地区的领导都在进行新老更替,不少70后、80后都出现在重要岗位上。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新的一批领导同志和决策者有些没有经过相关培训,对世贸组织规则不十分清楚,因此出台新政策时有些直接与世贸组织规则相违背,例如有地方在金融危机期间出台出口奖励政策,出口一美元商品奖励几分钱。一方面,要对在职领导干部进行有关世贸组织规则的培训,另一方面,北京、上海、深圳等许多地方设立了WTO中心,为各级政府出台贸易政策提供了很好的咨询,并做了大量人员培训工作,对他们的工作应当继续给予大力支持。

   入世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如何应对挑战

   在新的挑战下,以后该怎么做?我初步有如下一些思考和建议:

   第一,继续高举改革开放大旗。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继续做下去。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了,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巨大成就。当前更要通过继续扩大开放,促进国内改革,促进创新,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改革的内容很多,重要的一条是促进法治建设,包括立法程序、立法出发点等。

   第二,面临当前国际经济领域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我们必须通过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也是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世贸组织的成员中,凡是掌握竞争主动权的国家必然拥有一批优秀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的真正优势体现在技术创新方面。这就要求我国的各类企业要深度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展发展的领域和空间。

   第三,掌握和运用规则,积极参加国际博弈。世贸组织成立的初衷与宗旨是建立更加公平和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通过贸易自由化和加强贸易规则以形成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贸易环境。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坚定支持者。中国积极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成员在行动上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尤其是一些主要发达成员。在世贸组织现行规则中,在一定条件下一些贸易保护措施是允许的,但超过一定范围和程度就不合法了,同时还有一些例外条款,但我们在这方面的掌握和运用远不如发达成员熟练和自如。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博弈水平,熟练掌握和运用贸易救济条款和例外条款,有效应对其他成员的贸易保护措施,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第四,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是我们入世获得的一项重要权利,必须珍惜并运用好这项权利。为了在规则制订中有我们的声音和贡献,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世贸组织规则,加快人才培养,在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谈判中,团结其他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我们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尤其是巴西、印度、南非、阿根廷等国有许多共同利益,继续加强同这些国家的协调与合作,对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保证多边贸易规则的公平、公正至关重要。多哈回合已经谈了近十年,其成败关系到多边贸易体制的前途。这也是中国首次参与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意义重大。目前谈判受阻主要是因为美国国内政治。

   美国无视多哈回合谈判是发展回合的授权,把满足美国市场准入作为完成多哈回合谈判的条件,漫天要价。这理所当然地遭到巴西、中国、印度、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抵制和反对。中国要继续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在谈判中充分反映广大发展中成员的诉求,争取谈判结果真正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要积极参加谈判,不放弃任何可能达成协议的机会,并敦促主要发达国家采取现实主义态度,放弃不切实际的要价,争取早日达成协议。

   对中国来说,积极参加多哈回合谈判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必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的治理,并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全面参与WTO各项事务,积极推进WTO进行必要的改革。通过积极参与多哈回合谈判,逐步加深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程度,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在制定国际贸易规则中的能力及影响力,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营造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国际环境。

   第五,推动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由于多哈回合谈判受阻,不少成员在积极进行双边或区域自贸区谈判。如果中国在这方面无所作为就会被边缘化,在国际贸易中遭受最差的待遇。这也是中国现在面临的处境。我们必须加快脚步,迎难而上。为加强同其他成员的经贸合作,我国也必须加快自贸区谈判步伐。在已有的与东盟、巴基斯坦、智利、新西兰、秘鲁等自贸区基础上,加快同海湾合作组织、澳大利亚、中日韩等自贸区谈判。

   在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谈判中,自然会涉及我国一些敏感领域和部门的进一步开放问题,也会涉及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利益调整问题,我们必须权衡利弊,确保国家整体战略部署和长远利益的实现,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和整体利益。

   第六,开展新一轮世贸组织规则培训。为避免今后新出台的贸易政策与世贸组织规则相违背,授人以柄,有必要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决策者进行新一轮培训。希望经过新一轮培训,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将是高质量的。同时,各级领导干部随着对世贸组织规则的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在应对贸易摩擦方面也将更加成熟和有效。进行新一轮领导干部培训本身也是进一步加强法制观念、推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步骤。中国要在世贸组织和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影响和作用,就必须在改革开放方面做出榜样,以负责任大国的行动赢得世人的敬仰和尊重。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的建设,妥善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放眼全球,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大局,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朋友,在国际博弈中占据主动地位。

   (全文见《国际经济评论》,有删节)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