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卫生部推倍增计划 血液制品产业面临发展整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7 00:0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卫生部推倍增计划, 血制品行业整合将至

  王志灵

  核心提示:血液制品产业面临发展整合,先从增加原料血浆的采购量和综合利用率入手。

  12月25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表示:“将制订国家血液制品产业的发展规划,促进生产企业兼并合作,改变目前的散、小、乱的局面。”

  卫生部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共有24家血制品生产企业正常生产,共156家采浆站,全国浆站平均采浆量仅为26.8吨。而2007年下发的《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中,单站年最低采浆量规定为30吨,全国采浆达标的浆站只有66家。

  2010年全国采浆量为4180吨,而业界估算国内每年至少有8000吨的需求量。因此卫生部提出了“倍增计划”。陈竺表示:“通过提高原料血浆的综合利用率,增加原料血浆的采购量,力争十二五期间血液制品的提供量比十一五增加一倍。”

  不过,一些省份的采浆站调整,令卫生部也十分头疼。陈竺表示:“部分省份由于各种原因要对血浆站作出调整,一下子就影响了全局。”

  今年7月15日,贵州省卫生厅正式发布《贵州省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4年)》,根据该文件,贵州仅保留开阳、独山、普定、黄平4个浆站,关闭16个浆站。受此影响,华兰生物、黔峰生物分别有5座采浆站被迫关停。

  半年过去,这一关闭政策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12月26日,贵州黔峰生物制品公司副总经理杨刚告诉记者:“至今也不知道下达关闭令的具体原因,目前公司只剩下两家采浆站还在运作,加在一起年采浆量不到90吨。”贵州黔峰隶属于国内最大的血液制品企业之一山东泰邦(Nsdq:CBPO),目前泰邦在山东地区尚有300吨的采浆量。

  华兰生物也因关站事件受到严重影响。国内凝血酶原复合物(九因子)只有华兰生物、上海新兴、上海莱士三家企业生产,贵州关站导致全国九因子大面积告急,大量血友病患者无药可用。

  目前国内三类主要血液制品中,人血白蛋白和静脉丙种球蛋白利润率稍高,而凝血因子类利润率较低,这也导致了产能分配的不平衡。

  在原料紧缺的同时,卫生部还在计划将血制品纳入基本药物。陈竺称:“正研究将血制品纳入基本药物大医院版目录中,照定点生产、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和统一结算的方式管理。”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