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外资电力最后大撤退:AES火电资产寻中国买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3 03:2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詹铃

  在残酷的中国火电市场,外资电力正在酝酿着最后的大撤退。

  据路透社报道,全球最大的独立电力公司之一美国AES公司已准备好出售其在中国的全部或部分资产,交易价值约达3-4亿美元。

  作为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电力生产商, AES公司是在几轮外资撤退大潮之后,仍然在中国运营的为数不多的外资电力公司。

  据知情人士称,AES最近已经为这桩交易聘请了一家投资银行担任出售交易的顾问,但具体的接盘者目前还不得而知。

  如果把2000年到2001年外资电力公司纷纷退出中国市场称为第一次浪潮,2004年到2005年,外资电力公司撤出中国市场的行为,称为第二次浪潮。那么,以 AES为代表,外资火电商撤出中国的第三次浪潮已经到来。

  AES告别中国火电

  AES要出售的主要是火电资产,此前部分电厂已经拍卖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电力公司,AES在全球约30个国家开展发电业务。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11月,中国国家主权基金中投投资以15.81亿美元入股AES电力公司,持股15%。

  “此次AES要出售的应该主要是火电业务。”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说。

  据记者查阅的资料显示,目前AES在中国拥有15家合资发电厂,包括火电,水电及风电。其中,合资火电厂主要有重庆南川爱溪电力有限公司,成都爱依斯凯华燃机发电有限公司等。

  “AES要退出,这个事情已经酝酿一年多了,现在煤炭价格这么高,电厂的困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许多资产都已经拍卖。” AES旗下一家电厂的管理层人士对记者说,“AES退出后电厂将来可能不会继续发电了,或许将来把地皮卖掉,我们也就都失业了。”

  事实上,AES在几年前已经开始出售其在国内的电力资产。其中焦作AES万方电力有限公司就是一例。

  1995年组建的焦作AES万方电力有限公司,总装机容量2×125MW, AES公司原占股70%。2008年,AES公司将所持全部股份售予上市公司焦作万方(000612.SZ)。

  “AES要退出的应该是火电厂,在新能源这块应该不会退,我们下面还有一系列合作计划。” 重庆能源投资集团一位人士对记者称:“AES目前正与我们合作开发新能源项目,目前有计划的是新疆哈密地区的风电项目,重庆地区的水电项目,还有在重庆、贵州等地区开展煤矿乏风瓦斯治理项目。”

  在火电效益不振的情况下,AES公司近几年积极进军国内积极新能源行业。

  2007年,AES的子公司AES黑海控股公司与国华能源投资公司组建合资企业国华爱依斯(黄骅)风电有限公司,AES在该合资企业中持股49%。

  2009年11月,AES又与深圳东江环保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及重庆能投旗下松藻煤电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在重庆投资煤炭乏风瓦斯项目。

  外资火电最后撤退

  煤电倒挂,电价市场化改革无望致外资电厂陆续撤离中国

  “看起来第三轮外资撤退潮已经要来了,估计这波过后,在中国从事火电业务的外资将所剩无几。”一位业内人士说,“目前的煤电倒挂形势,就是能够购买部分计划煤的国有电厂都已经难以支撑,遑论外资,最重要的是,电力市场价格改革的前景也十分不明朗,让人看不到希望。”

  来自中国电监会的一份调研文件显示,“今年以来,贵州推出工业强省的战略思路,对煤炭输出加收200元/吨的出省费,甚至直接进行封关。直接的结果是设计使用贵州煤的如广西来宾 B 厂(法资BOT电厂)机组无煤可烧,干脆停机。”

  对于外资电力公司投资中国,要追溯到1980年代末期。当时中国电力需求增长很快,鼓励和吸引外来资本进入中国的发电领域,许多地方政府开出了年固定回报率为15%到20%的条件来吸引外资投资国内电力市场,并开出固定回报的承诺,比如在多少年内的上网电价为多少等,并以合同的形式标明,以降低外方的风险。

  优厚的条件使得外资趋之若鹜。

  资料显示,1990年外资占我国电力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已经达到12.2%,至1997年,外资占我国电力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达到至14.5%。

  然而,外资电力在中国市场的好日子随着国内电力大重组而终结。

  在厂网分开,从国家电力公司分拆出五大电力巨头之后,一轮大干快上,使得国内电力迅速出现过剩的局面。

  “当初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都与外资电厂签署了核定的电价和发电设备小时数的协议,但是电力过剩以后,上至地方政府,下至电力公司,都开始对协议合同不认账。外资对此基本上是无可奈何。”一位曾在电力系统工作过多年人士对记者说。

  此后,一大批外资电力公司选择退出中国电力市场。此为第一波外资电厂退出潮。

  数据显示,到2002年,外资占我国电力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急剧下滑到7.5%。

  在第一轮撤出潮之后,仍有相当一批外资企业由于对中国的电力市场抱有信心,选择了坚守。

  然而,在随后不久的2004年,这些留下来的外资电力又迎来了是第二波撤资潮。

  当时的背景是,电煤价格开始连续上升,计划煤和市场煤的价差开始拉大,国有的电厂有价格相对较低的计划煤,而非国有电厂只能买高价的市场煤,外资电厂再次全面走入亏损困境。

  从2004年到2005年,美国电力公司,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美国赛德能源在中国的代理公司,美国迈朗公司等纷纷选择了出售中国合资电厂股权。

  此后,曾经大举进军中国电力市场的外资已经成为中国电力市场的极少数。

  “在目前形势下,外资撤出中国几乎是必然的。”中国能源网CTO韩晓平称,“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举步维艰,电煤价格与电价之间的关系无法疏导,外资根本看不到火电的盈利前景, 这种公用事业价格失衡的局面,在国际成熟市场是非常少见的。”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