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岩井俊二:我无法理解同龄人

2011年06月23日 21:08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作为对众多文艺青年的启蒙,从影片风格到个人气质,岩井俊二算是个偶像型选手。岩井俊二标志性的青春情怀以及葱绿色调的影像,不仅哺育了国内一大票文艺青年,在过去20年间也深深影响了香港、台湾、大陆乃至整个亚洲青年导演的审美视角。

岩井俊二岩井俊二

  撰文、编辑/王子烨

  作为对众多文艺青年的启蒙,从影片风格到个人气质,岩井俊二算是个偶像型选手。无论是《情书》《四月物语》还是《梦旅人》《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岩井俊二标志性的青春情怀以及葱绿色调的影像,不仅哺育了国内一大票文艺青年,在过去20年间也深深影响了香港、台湾、大陆乃至整个亚洲青年导演的审美视角。从2001年《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后,除了拍摄了《纽约我爱你》中的一部短片外,岩井俊二进入了漫长的沉寂期。十年后,岩井俊二作为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的评委亦带着他最新作品《吸血鬼》亮相上海电影节。

  约岩井俊二的专访并不容易,一来他这十年间想了什么、做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是个被众多媒体追逐的悬念;二是岩井俊二的“偶像气质”使他最大程度在中国被普及。见到岩井俊二的时候他就像多年前第一次来上海电影节一样——标志性的中长卷发、衬衫、牛仔裤、球鞋。“为什么你的发型和装束多年不变,永远像个少年?”我们的话题就从“青春”开始,然后便是关于新片《吸血鬼》、关于爱与死、关于初恋、关于阅读癖好、文学大师……以及关于岩井俊二的一切。

  “拍电影就像切水果,我希望带给大家水嫩的感觉。”

  岩井俊二一出手便风华正茂,《情书》《四月物语》中他书写纯净唯美,而在《燕尾蝶》《梦旅人》中他又满目黑暗颓废。如果说有一种从一而终打通岩井任督二脉的情怀,应该是他抹不去的青春怅茫——岩井俊二的青春期似乎无比漫长,那些青涩的、焦灼的、迷失的少年故事永远是他倾力关注,又乐于讲述的。

  “青春片”是岩井俊二出道至今被贴得最牢的一个标签,已过不惑之年的岩井俊二是否想拓展新的格局?“我现在拍的片子都是比我小十年以上的人的故事,但要拍我的同龄人的故事,很遗憾,他们的心态我自己都无法理解……我们的人生本来平庸,但拍电影就像切水果,我希望切开的一面光鲜水润,我喜欢拍青春片也是想带给大家水嫩的感觉。”

  此次来上海岩井俊二更是作为亚洲新人奖的评委,但是他对少年成名却充满怀疑:“年轻时得了奖往往没有好结果,很多导演都有自己的计划,但是得奖的那一刻,会把进阶给打乱,很多人会去拍得奖电影的续集,有些人甚至可能因此迷失。”虽然拍摄处女作《烟花》的时候,岩井俊二刚刚三十岁,但此前他已经身经百战,那时候他不停地拍摄短片、MV、广告,有了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短片练习才有了《烟花》中处女作少见的成熟。

  “日本自杀率很高,但被讨论的并不多。”

  很多人会记得那张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女孩的肖像,《情书》里这个沉默又深情的表白使得它成为纯爱经典。岩井俊二的初恋是什么样的,他的表白也会如此害羞吗?听到这个问题导演笑了起来:“其实我在小学就有初恋的感觉了,到了中学时这种心情更强烈一点,但我的初恋从没有表白过,牵手就更没有过。”岩井俊二说,从某一个角度解读,他拍摄的影片其实都是纯爱类型,因为比起“哈利遇到萨丽”的故事,他更感兴趣类似村上春树《遇到百分百女孩》的故事。“我对暗恋非常感兴趣,比如看到一对很亲昵的爱人,我想没什么人会有兴趣知道他们的爱情故事。但是如果十年前你对一个人暗恋却从未告白过,十年后你们再相遇,你是否还有向她告白的心理?这才会构成一个故事。”从《情书》到现在,近20年过去了,岩井俊二仍然相信爱情:“虽然纯净的爱情越来越少了,但我还是相信它。所以我拍的影片也始终偏爱表现这个,像《吸血鬼》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类型片,其实也是在讲纯爱。”

  简单粗暴来说,《吸血鬼》是个有关“爱与死”的故事,中学生物老师西蒙对人血有着变态的嗜好,所以他在网上寻找有自杀倾向的少女帮助其完成自杀然后喝掉她们的血。谈到“自杀”这个哲学上真正严肃的问题,岩井俊二说他自己并没有自杀倾向,只是身边好友的忽然自杀让他产生了思考。“我现在觉得死亡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反而可以更加坦然地直面死亡,也会更加珍惜生命。自杀者往往是无法被人理解和接纳的人群,日本自杀率很高,但被讨论的并不多,我也希望日本人能够多去关注一下这个话题。”

  专访岩井俊二

  你越追求艺术性,就越容易被认为是变态

  记者(以下简称记):导演为什么几十年如一日留这样的发型,装束也一直都是牛仔裤、球鞋,是要一直保持年轻人的感觉吗?

  岩井俊二(以下简称岩):这样比较轻松、方便。头发也不用经常打理。其实没有其他考虑,我以后变成老爷爷也要穿成这样。

  记:有一种说法是“作者在40岁左右的时候达到人生巅峰”,你认同吗?

  岩:我很同意这个说法,我对很多事情感兴趣。40岁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比如经验上的准备,也有很多年的练习。我将来还想做一些自然的作品,不追求好莱坞,只想做自己。

  记:你这几年在美国沉寂很久,都在干什么?

  岩:是日本、美国来回转换生活。其实一直没有停歇,一直在写剧本,还有就是享受生活。每当我没有灵感的时候我喜欢散步。其实,《吸血鬼》已经是我六七年前就开始有的设想。

  记:你本身也是作家嘛,你喜欢的作家有哪些?

  岩:很多啊,比如太宰治、普鲁斯特,还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记:太宰治自杀4次,在《吸血鬼》中也涉及到自杀这个话题,你对太宰治的人生有什么理解?

  岩:不,他自杀3次(笑)。虽然太宰治的人生和作品都有些沉郁,但他的确是非常认真的人。而且他的很多作品甚至有一些喜剧色彩。我身边有朋友自杀,这对我来说是个打击,很遗憾,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自杀(笑)。但是随着年纪的增大,死亡倒是我现在一直关注的主题。可随着我距离死亡越来越近,小时候对死亡的恐惧反而越来越少,对死亡的关注,不仅仅是关注死亡本身,而是意识到活着的时间是最重要的。

  记:很多人过了40岁以后对爱和死的纠结就淡漠了,为什么你还能沉迷于青春的故事中?

  岩:那你认为我该拍什么样的影片呢,我到了中年不拍“爱和死”,那我该关注什么呢?(笑)我以前一直想要拍出一部很完美的电影,但是现在我已经放弃这个想法了,能有机会拍自己想拍的电影就已经很美好了。

  记:《吸血鬼》是个挺不一样的吸血鬼电影,气质清新,你这样做不怕“吸血鬼迷”们不买账吗?

  岩:作为电影人,我喜爱吸血鬼电影,但如果我没有设计出西蒙的性格特点,我是不会拍摄这部电影的。西蒙的习惯是相当独特的,即使对于我来说,他也是如此令人费解。我从没有看到任何作品中吸血鬼不是一个超自然的生物,而是一个真正的人。我想炫耀这个主意,谁规定吸血鬼必须是幻想的生物呢?

  记:这是你首部英文片,除了一个女配角是苍井优外,所有演员都是欧美演员,能说说拍摄情况是怎么样的吗?

  岩:拍摄这个影片的时候是春天,我们在加拿大温哥华,那里的天气永远是灰暗和多雨的,确实能把人的心情变糟。我一直认为西蒙有一些Geek的性格,凯文(西蒙的扮演者)有这样的感觉,但同时也有些书呆子气。

  记:这个电影的故事让我想了一个新闻,德国一个名为阿明迈韦斯的男子发出了一个广告,寻找自愿被他吃掉的人。后来他被起诉,但律师的说法是,因为被杀者想要被吃掉,因此他不应该为杀害这个人而受到惩罚。它与你的故事有一些相似之处。

  岩:我不熟悉这件事情,但听起来非常相似。当我刚开始这部电影时,我本来想做一个连环杀手的故事,他的受害者都同意被他杀害,因为他们想自杀。但是2005年当我在写剧本的时候,我在日本一家报纸读到一则新闻,一个本地男子在网络自杀聊天室里寻找受害者,并帮助他们实现了自杀。这是如此讽刺,在我有了电影剧本的想法之后,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而当时我正好还有一个关于吸血鬼的剧本,所以我决定把二者结合起来。

  记:《吸血鬼》也参加了柏林电影节,公映后争议很大,很多你的影迷认为你变了。

  岩:我觉得风格并没有太大变化。《吸血鬼》还是以爱情为主题的,与以前的作品并没有什么差别。倒是苍井优跟我说过,你现在的作品有越来越变态的趋势(笑)。但是你越追求艺术性的时候,就会越容易被认为是变态。

  记:你出道的时候也是新日本电影的一次爆炸,但是这几年好像整个日本电影界都比较沉静,为什么?

  岩:是的,你说的对,现在日本电影的质量确实相比以前有所下降,除了好莱坞大片,美剧会在未来5年之内进入日本,这对日本电影界是一种威胁。所以日本电影人必须更加努力拍出好电影,否则日本电影的发展前景着实令人担忧。现在像涩谷一些地方的电影院都变少了,因为客人少,反而一些像话剧类的东西比较有市场。

  记:那你现在拍片商业上的压力大吗?

  岩:当然有压力,要是你上一部影片票房不好,那可能下一部影片就没有人愿意投资。

  记:听说你正在准备的新片和核电有关?听起来是个大格局的电影?

  岩:是的,比起以前拍年轻人的故事,新片的视野更加宽大。但这只是个计划中的影片,还在初始创作阶段。我在日本有一个网站,上面有很多我的小说,我的电影基本上是根据这些小说改编的。核电是现代社会一直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一直想拍与之有关的电影。我的家乡宫城县现在也在核污染中恢复,我5月回去了一次,比想象中的要好,但是被海啸冲击的地方还是满目疮痍。

  浅谈日本新浪潮 被退回的“岩井式”情书

  撰文/木卫二

  平成年(1989年)开始,日本电影界出现了一股浪潮,年轻的创作者通过长短不一的影片崭露头角,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时代。这其中有拍广告出身的,像冢本晋也,沉迷于CULT片的海洋;有通过拍短片、在PIA影展出身的,像河濑直美,现在已经是戛纳之女;有在映画学校出来的,像三池崇史,目前是最重要的日本导演之一;有从专业大学出来的,像立教新浪潮的黑泽清、周防正行以及青山真治,他们深信作者电影的能量;有从演员、作家等其他领域改行拍起电影的,像北野武、SABU;还有重要的一拨是从电视圈转战电影圈,其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就包括是枝裕和、岩井俊二等人。直到2001年《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岩井俊二一直都是日本电影的热门人物,作品两度入围了《电影旬报》年度十佳。

  经过一二十年的时间变动,这些人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以是枝裕和为例,他一直坚持文学和映画创作一体,对周围社会有着深刻洞察力和自我反省精神。现在的是枝裕和依然处于上升期,在国际范围内都备受瞩目。再以北野武为例,他在上世纪90年代得到了国际评论界的欢迎,红火了十来年。结果在《座头市》以后,北野武也陷入了严重的创作瓶颈。私下更有人把《双面北野武》《导演万岁》和《阿基里斯和乌龟》并列一起,笑称它们是创作者的焦虑三部曲。一直到去年的《极恶非道》,北野武依然在尝试不同的“死法”。

  巧合的是,《吸血鬼》里也在讲究死法。一边有人说,岩井俊二关注年轻群体,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但另一方面,它正好也说明了创作者的关注领域,一旦选择了比较压抑灰色的主题,多少带有他们内心的投射。

  在岩井作品中,《情书》是一个致敬加创新的经典作品,《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比较难以下咽,但爆发出来的力量非常惊人。而像《爱的捆绑》就是不太成功的异样小品,同样是“小品”的《梦旅人》则会更加讨人喜欢一些。再到《四月物语》,基本将岩井的情怀发挥到极致,不需要故事,只靠清新画面推动人物情绪。某种意义上说,《吸血鬼》落入了像《爱的捆绑》一般的处境,想法太多,但反响不大。

  如果再细分一下平成年的日本导演们,90年代和00年代其实差别很大,比如在90年代,三池崇史还不大入流,但在00年代,他成了非常重要的一名导演,不仅涉及数量惊人的类型片,还开启了作者电影的光环。在00年代,山田洋次等导演变得老而弥坚。但对岩井俊二来说,他在00年代实在不算成功。这恐怕跟岩井的创作方式有关系,他太关注人物的内在情感,处于一个比较封闭和绝对自我的状态。对比更有社会意义的是枝裕和,岩井俊二在这点上确实欠缺太多。透过《吸血鬼》,我们可以看到岩井俊二尝试改变的努力,他一直在主流和小众间痛苦选择。然而此时的《吸血鬼》似乎已经风光不再,当年那封情书只能被无奈退回。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