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跑者马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13:22 来源: 《钱经》杂志文/特约记者 朱伟
“2011年,淘宝必有一难。”
去年年底,马云发出过令人意外的预言。
2011年10月间,谶语成真:因大幅提高淘宝商城商户收费标准,淘宝网遭遇反淘宝联盟的猛烈围攻;被马云寄望于打造完整的电商生态系统的一淘网,则遭遇京东商城、当当等多家知名电商的屏蔽。一时间,狼烟突起,马云再次因为抢跑而惨遭围城,颇为不堪。
过去十年间,马云以最快的速度布下了一个难攻易守的电商大阵,但现在的局面仍让人担忧。马云袒露心声:“自己只是个商人,从杭州起来的凡人,只想做商人该做的事真累了,真想放弃。”马云试图在公众面前摆出示弱者的姿态,但在更多人心里,马云仍然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演说者,一个处处都要抢跑的企业家。
都是抢跑惹的祸
马云已经习惯了抢跑,从小就是这样。
中学时,马云靠着听英语广播、在西湖边做导游,在上大学之前,硬是把英语练到很高的水平,以至于大学里学英语专业的他实在没啥可学。于是,一边和后来成为老婆的张瑛谈着恋爱,一边做上了学生会主席。
1988年,24岁的马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做英语老师,靠着一张巧嘴,愣是能把大一的学生都忽悠去考英语四级。马云一边当着“杭州十大优秀青年教师”,一边又创立了杭州第一家翻译社。
当然,翻译社这次抢跑,马云开始付出代价。由于前期翻译社不赚钱,马云只能靠着从义乌贩卖小商品,才勉强维持翻译社运作。从1992年到1995年,马云做了三年“倒爷”。等到翻译社迈入良性发展阶段,马云却又甩手不管,跑去玩黄页了。
不少人认为,马云是中国的“互联网之父”,因为中国互联网第一家商业网站——中国黄页,便是由马云创立。在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互联网是个什么东西的1995年,马云就开始在杭州的酒店、茶馆里,推销中国黄页网站的神奇功能,并成功“骗到”杭州望湖宾馆等好几家单位的购买,成为杭州小有名气的商界人物,虽然当时他也被不少人怀疑是骗子。
黄页这次抢跑,马云开始正式体会一名商人所必须感受的喜怒哀乐。
1995年的夏天,几个西装笔挺的深圳商人,以投资黄页为名,和马云进行了一次深谈。没过多久,一家和中国黄页模式几乎一摸一样的网站在深圳宣布上线,老板就是几天前马云见过的那几个人。这件事令初涉商场的马云无比心酸,“当时真受不了,但还是扛下来了。”
1997年11月,在桐庐的红灯笼度假村,中国黄页举办了一次集体婚礼。马云却几乎把喜庆的婚礼变成了哀悼会。马云在婚礼上对黄页的老同事说,自己准备离开杭州、离开黄页,去北京谋发展。当即,女同事哭成一片,男同事以泪洗面。马云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发现,在中国黄页投靠杭州电信的怀抱后,已经没有了当初发展的激情。
12月,马云率领12位黄页旧部,北上北京,加盟外经贸部下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掀起一股新的事业高潮。
一年后的一个冬夜,漫天飞雪,在北京的一个小饭馆里,一群江南的汉子抱成一团,边哭边唱当年的流行金曲《真心英雄》,准备告别北京南下。这正是马云和他的团队,虽然一年的拼搏换来了喜人的成果,但马云却再次发现,在政府部门内部,他们这群编外人员的空间上限已经十分明显。
1999年的1月,这群人回到杭州。大家把几乎所有的积蓄50万元凑到了一起,创建了后来大名鼎鼎的阿里巴巴,再次成为电子商务领域的抢跑者。
有着前面这些铺垫,可以感受到,后来阿里巴巴创建支付宝、阿里妈妈、阿里软件、淘宝网、一淘网,乃至并购雅虎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惯性,如果按照常理出牌,按部就班去做,已经不是马云的风格。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不久即创下了41.8港元的高价,市值超过2000亿港元。这是市场对抢跑者的奖赏。
“疯子”马云
马云的处处抢跑,抢走了不少人的饭碗,他们把马云骂做“疯子”。可贵的是,马云也觉得自己有时候像个疯子。
回忆1999年阿里巴巴第一次创始人会议上自己的表现时,马云用了如下语言:“我那天像个疯子,完全疯了,根本不记得讲了什么,就记得不断给大家鼓劲——冲啊!冲!”
时间过渡到10年之后,2009年9月,阿里巴巴十周年庆典晚会上,马云又一次“疯了”,而且是杭州黄龙体育馆数万人的关注下。晚会上,马云头戴鸡冠,披头白发,以朋克造型出现,惊艳四座。
阿里巴巴的老员工,倒是或许会习惯于马云的“疯”,在之前的单位联欢会上,马云还装扮过渔夫和维吾尔族姑娘。有人戏称,马云堪称IT界最有演艺天赋的人。
马云在商场上的“疯”,要远比娱乐场的“疯”好看,要不然,张纪中也不会拒绝马云希望在“笑傲江湖”中出演风清扬一角的要求。
1995年,为了宣传中国黄页,马云来到北京,希望在媒体上发点“软文”。但当时媒体圈的人他一个都不认识。辗转通过朋友介绍,结识了一个和媒体圈沾点边的人——一位北京青年报的司机。
马云一下子就拿出了“巨款”500元酬谢这个司机,希望帮忙引路。当时一个大学老师的月薪也就100多块。
这个看似非常不靠谱的举动,换来了非常靠谱的结果。几天后,在司机的引荐下,马云走进了《中国贸易报》的总编办公室;再过几天,马云又在这位主编的帮助下,走进了北京的高档场所——长安俱乐部,面对一群北京的媒体记者和商界人物,发表激情演说。
再之后的事情,更为传奇。马云为了证明互联网的合理性与重要性,专门前往《人民日报》,帮报社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人民网。
又是10年之后,2004到2006年,在淘宝与eBay商业大战中,马云的“疯”发挥到极致。
面对国际电商巨头eBay和易趣合体后的强大实力,马云指挥淘宝迎面而上,打着“XX年免费”的大旗,攻城略地。这在当时看来,是一场几乎不可能成功的战役,除了阿里巴巴的股东孙正义以及马云,好像没有其他人有信心。
当时的阿里巴巴CTO吴炯,在得知要和eBay正面作战的消息后,说了一句后来被马云引为经典的话:“Jack,你疯了吗?你这样做是害了公司,我在雅虎和eBay交锋了这么多年,输得心服口服!”
马云如果能预知这场商战后来的艰辛,可能还真会考虑退缩,不过历史不可能再被改写。这次商战和第一代互联网人竞争的“明刀明枪”不同,已经发展成了“暗箭难防”。
eBay利用自己强大的资金实力,买断了几乎所有主要大型网站的广告,在合作协议中明确,这些网站不能再和淘宝合作。这样一来,马云虽然抱着孙正义投资的滚滚白银,却花不出去。这对于处在上升期、急需网络流量的淘宝网来说,几乎是被切断了生机。
马云的疯狂再次体现了出来。淘宝随后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大量与小网站合作。这几乎是一个不可执行的方案,国内小网站星罗棋布、数量庞大,在整合中小网站的资源,淘宝可谓是下足了工夫。
这个下下之策,竟然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广告效应甚至超过三大门户。幸运之神再次降临疯狂的马云。到2006年5月,淘宝占据的市份额已近70%,eBay已无还手之力。
此时,一旁观战的孙正义笑了,这是eBay在兵败日本后在亚洲的又一次重大失败。7年前,孙正义第一次见到马云,当时是在北京朝阳门商圈的高级写字楼富华大厦,一群创业者围着孙正义展示项目,想获得投资。最后上台的马云只用6分钟就获得孙正义的认可,但却拒绝了孙正义的投资要求。以下是当时他们的对话:
“你要多少钱?”
“我不要钱”
“你不要钱来这里干嘛?”
“不是我要来找你的,是他们叫我来见你的”。
“我一定要投资你们阿里巴巴!”
“十八罗汉”的聚与散
马云不仅自己“疯狂”抢跑,这也是他对团队的要求。
接近马云人的说,演讲3个小时,对马云来说是个很合适的时间,状态最好,也很出彩。要不就再短点,10分钟、20分钟、半个小时以内。最差劲儿的就是介于半小时与3小时之间的“中间状态”,马云会觉得没有进入“舒服”的阶段。
没办法,要传递“疯”的激情,好口才是必须的。马云也谦虚的说道:“我不懂互联网,不懂高科技,也不懂管理,我的工作就是说说话。”
马云靠着这个嘴上功夫,网罗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阿里巴巴的江山,是马云带着这么一批人打出来的。
如果有机会回到1999年,走进马云的公司办公室湖畔别墅,你可能会被所看到的情景惊呆。这个不到200平方米的大房子里,乌压压地都是工作人员,一个卧室就能够有25个人在办公。这些人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白天上班,晚上累了倒地就睡,地板上黑压压横七竖八地躺着一堆男人,床单被褥到处都是,鼾声四起。早上来上班的女同事会小心翼翼地绕着走,打趣道:“别把这些小蚂蚁踩坏了。”
如此差的办公环境,竟然帮着马云吸引了诸多优秀人才。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孙彤宇。
1995年在杭州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的孙彤宇,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中国黄页的报道,就跑过来找马云拉广告。广告没要到,却被马云留了下来。和他一起加入的,还有他当时的女友后来成为阿里巴巴得力干将的彭蕾。他们两人以及早期的团队跟着马云一起北上北京南下杭州。在最困难的岁月里,马云会突然掏出一串钥匙,大喊道: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宝马车钥匙!
孙彤宇把马云的一个C2C梦想变成了如今的淘宝网。2007年底,孙彤宇离开时的职务是淘宝网总裁,一个月之前阿里巴巴刚刚上市。这一年,淘宝网的销售规模超400亿元。
在孙彤宇的送别会上,一大批员工前来送行。知情人透露,当集团高管在淘宝网宣布孙彤宇离职消息时,孙在发言的过程中难以自控,当众号啕大哭。
和孙彤宇一起离开的,还有李琪、吴炯、李旭晖四位创业元老,他们被马云送走读书。马云对此的解释是:“我比他们看得更透,他妈的出去享受人生,理解生命、生活再回来。”之后的几年,孙彤宇并没有专心“读书”,只是远离了电子商务的圈子,并时隐时现地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
这桩看似有些悲壮的经历中,闪烁着马云的一个思路:希望团队富起来,又害怕团队富起来。
财富无疑是激发人斗志的强有力武器,马云聚财也在散财。阿里巴巴上市当天创造的百万富翁员工就有4900个,一时间成为杭州众多商家的聚焦点。牛根生也在称赞马云“财散就可人聚”的魄力。
但同时,马云也害怕员工因为有了钱而丧失斗志。
2007年7月29日,阿里巴巴上市前夕,马云和在公司工作超过5年的员工有过一次对话。马云直言:“我怕大家成为暴发户我请求大家,在三年到五年内,比以前更加勤奋、更加投入地激情下去。如果说你们出问题,问题不在我这里,为了把问题缩得更小,一定会让新人来取代。”马云打造的就是这样一个团队,需要时刻保持“疯”的状态。
除了孙彤宇和彭蕾,早期被马云吸引的人才还有:放弃海外投行高薪,选择马云每月500块的蔡崇信;在杭州国企混日子,无聊上网时被马云网站吸引的谢世煌;现任一淘网总裁、浙江工业大学毕业的吴泳铭,以及马云的学生蒋芳、韩敏。加上张瑛、盛一飞、楼文胜、麻长炜、戴珊、金媛影、蒋芳、金建杭、周悦虹、师昱峰、饶彤彤,这18个人被称为阿里巴巴“十八罗汉”。如今,他们中的多数人,已经不在阿里巴巴担任要职。
除了十八罗汉,还有一个重要人物不能忽略,那就是卫哲。加入阿里巴巴之前,卫哲已拥有传奇人生。20岁出头,就做了“中国证券之父”管金生的秘书;23岁,成为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总部的副总经理,堪称中国金融圈的神童。2006年,36岁的卫哲加盟阿里巴巴集团,担任总裁。
马云显然希望用财富激发卫哲的斗志。仅加盟一年,马云就给了卫哲1.06%的股份,在阿里巴巴上市后,卫哲的财富达到14亿港元。可能是用力过猛,5年后,在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欺诈事件中,卫哲顶罪,引咎辞职。
阿里巴巴十多年,众多的人来人往,充满了利益纠葛。就算是当初最团结的18罗汉,也曾有一夜通宵开会,痛哭流涕地讨论“团结”问题,孰对孰错难以分辨。
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时候,马云曾被迫裁掉大量海外员工,尤其是美国硅谷那些每天坐飞机上下班的人。马云曾在压力最大的时候,打电话给一个创业元老,问道:“你觉得我是一个好人吗?”
电商突围战
带着一群新兵旧将,马云走进了电子商务的战国时代。
2007年,淘宝的网上交易额为433亿元,相当于三个半澳门的销售总和,但是,如此巨大的销售数字却无法让淘宝盈利。直到2009年,淘宝才实现收大于支,但其中的85%仍然依赖于广告。相对于当时已达千亿规模的年交易额来说,其收入还不到零头。
看到这样的数据,习惯于抢跑的马云肯定不甘心。但情况不比从前,马云需要面对的是一排强大对手:有比淘宝还能烧钱的京东,比淘宝拥有更多客户的苏宁,已经登录美国股市的当当,以及无数被PE打了激素的电商网站。
2011年10月10日,淘宝商城祭出新规,明年起大幅提升卖家的保证金和技术服务费。其中,保证金最高涨幅为15倍,技术服务费也提升了5到10倍。
此举重创了商户的神经,众小商户群起而攻之,舆论更是哗然。
这几年,淘宝正是举着免费的大旗,才成功地赶跑了“易趣”,打压了“拍拍”“有啊”,并聚拢到大量人气。
面对如此情况,马云不能不着急。10月12日,马云在微博(http://weibo.com)上写道:我相信自己的决定,选择了就必须去做,即使众叛亲离,也会一意孤行。
但几天后,马云取消美国休息计划回国,随后淘宝宣布做出了让步,暂停提价。马云袒露,自己在手心写着四五个“忍”字,并用一句歌词表达了心情:“最爱的人伤我最深”。
淘宝的事情尚未消停,阿里旗下的一淘网又跳了出来。
有马云在,中国的电商从业者曾经一度失眠。2011年,马云更是指定了“失眠者”—— 一淘网“就是要让百度睡不着觉”。
不料,李彦宏并没有去买安眠药,财大气粗的百度安然,马云伤到了自己。
一淘网触及了太多方的利益,京东,当当,更不用说百度,直接占到了一淘网的对立面。直爽的京东商城CEO刘强东更是跳出来指责:“这和鸡鸣狗盗行为有何分别?”腾讯拍拍、百度有啦等B2C网站,天天都在梦想电商圈“天下大乱”,以便混水摸鱼。他们的资金实力加在一起,远超过目前股价低迷的阿里巴巴。
压力之下,一淘网总裁吴咏铭拉着曾鸣、梁春晓、王帅三位阿里巴巴副总裁会见媒体,诉苦衷,表决心。
马云在10月中旬的淘宝新规发布会上也主动示弱,强调自己“就是个凡人,从来就不是互联网的英雄,尽管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很难,但还是会坚持下去。”
马云确实是个凡人,要不然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就不会有在淘宝上买到假货的经历。但柳传志更多表现出的还是对马云的支持。柳传志直言,马云是个重名誉轻金钱的人,同时也建议马云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把所做的事情重新想一遍,埋怨客观没有用。
一位智者给出了这样的看法,中国优秀企业家太少,我们要采取容忍的态度,否者,中国永远出不了自己的“乔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