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吴晓灵:金融危机后美联储的操作没有错误

2011年06月02日 11:10 来源:财经网

  【《财经网》记者 要雪梅】此次全球金融危机,“除了当事国的货币政策和监管问题以外,还有一个大背景,就是全球的国际货币体系出了问题,从而致使世界经济结构出现问题。如果不改变国际货币体系,世界经济的失衡还会持续下去。”

  6月1日,在首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暨中国金融学科发展论坛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提出上述观点。

  金融是涵盖宏观货币创造与微观资金融通的大概念。在信用货币条件下,金融变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与宏观经济有关,一部分涉及微观问题。

  “本次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证明了宏、微观金融的相互影响。”吴晓灵分析,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危机前的错误宏观政策,包括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再有缺失的金融监管和世界经济与各国经济的失衡。

  吴晓灵认为,自从金融危机后,美联储的操作没有错误。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是对商业银行不放贷的一种替代,是美联储替代美国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到现在为止,美国的信贷增量还是负的。而多余的美元不是现在创造的,是危机之前创造的。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误读,造成了市场对于通货膨胀的严重预期。

  她继续说道,当前以主权货币为国际结算货币的结构就遇到了难题。因为美联储只能对美元负责,只能对美国经济负责,不可能也无法对全球经济负责。但是,它又是一个国际结算货币,又有极大的外部效益,这就是一个难题。“我们怎么样创造一个合适的国际货币体系,现在有很多的理论问题没有解决。”

  另外,当天由吴晓灵主持的首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被授予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黄达教授。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设立,是目前中国经济金融领域奖励金额最高的奖项。

  【作者:《财经网》记者 要雪梅 】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