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评:原装进口光环为何失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0 09:58 来源: 中国质量报

  胡立彪   

  近些年,类似欧典、达芬奇这样的“假洋鬼子”多了,搞得人们对“真洋鬼子”也常怀戒备。试想,十几年前,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有“原装进口”这4个字罩着,那面子会相当的足。然而时过境迁,现在的“原装进口”早已没有当年那么风光了。

  除了“假洋鬼子们”搅局,更深层的原因在于,随着国内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外企业向国内市场投资设厂的规模日巨,许多原来的“原装进口”洋品牌产品变得随处可见而无需进口,消费者可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自己曾经羡慕不已的洋货,尤其重要的是,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市场拼争,不断成长壮大,在产品质量、市场价格、售后服务、品牌信誉等方面拥有了强大的竞争力,越来越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这使得许多原装进口产品的市场空间日渐逼仄。也就是说,在市场和消费者都变得日益成熟和理性的情况下,“原装进口”在我国市场曾被人们赋予的那道光环,如今已日渐褪色,不再耀眼。

  许多“原装进口”产品在当下还遇到了一个表述上的问题。由于目前在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洋品牌产品许多已经开始在国内生产,即使是独资生产,一般也被称为“组装”,说“原装”消费者自然不会认账。“进口”一词更有问题,洋品牌虽然现在依然还在其本土生产产品,但数量已经很少,而且这些产品基本上都面对本土市场销售,更多的产品还是出自“组装”于它们设在其他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工厂里,进口到我国市场的产品,“Made in”后面跟的很可能是“Vietnam”(越南)或“Pilipinas”(菲律宾),虽说是“进口”没错,但此“进口”非彼“进口”也。另外,我国的一些自主品牌企业也开始在国外设厂,其产品有时也返销国内,这时的“进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因此,为准确表述早期意义上的“原装进口”,现在人们只好使用“纯进口”这个词,意思直指“洋品牌本土工厂生产而销往中国市场”。

  可是,概念虽然明确了,但“纯进口”产品在我国市场的实际境遇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相反,一个“纯”字倒引出了一些隐藏的问题。曾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纯进口”产品远没有以前那么守规矩:产品说明书大都缺少中文对照版本,让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屡遇操作障碍;售后服务跟不上,经常发生在维修时出现零配件不能及时到货而拖延的现象;许多产品不符合我国的市场管理规定,比如有的家电产品没有按要求加贴能效标志,有的产品甚至没有通过CCC认证。

  最大的问题存在于销售过程。虽然我国目前对一些进口产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这为进口产品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但进口产品大多都不愿意相应地降低其市场售价,依然走着早期形成的那条既不合理也不透明“高价路线”;在销售渠道上,进口产品也开始选择另外的途径,比如一些洋品牌家电从大的家电卖场退出而转向进入定位中高端的大商场、建材商城,或者直接进入各种精装楼盘,以随房附赠的方式营利。进口家电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当然是为了避免在正规渠道与其他家电产品发生冲突,以缓解竞争压力,但这样的同时,也给政府的监管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令人生疑的是,目前从事进口产品特别是家电产品经营的代理商或渠道商,大都不愿接受媒体采访。这种表现与前些年那种高调姿态有着霄壤之别。人们不禁要问:进口产品是不是有什么隐情?其实也没什么好“隐”的,中国市场对“洋”已经具有免疫力了。《中国质量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