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人力廉价优势已成为过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4 04:10 来源: 新京报

  诸如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廉价优势,一直被誉为中国参与国际贸易和分工的主要竞争优势,遗憾的是这些是长期有违市场机理所带来的市场价格扭曲,而非真的有那么低。

  近来,东莞制鞋业风声鹤唳,不断传出工厂关闭的消息。东莞中大型企业如安加鞋业、飞利达鞋业、联运鞋业等公司已关闭或搬迁,麦斯鞋业、惠丰鞋业、永盛鞋业等多家鞋企正在大范围缩小生产规模。(据《第一财经日报》)

  人们习惯于把中国各地纺织制鞋等轻工业所面临的困境归因于用工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等问题,并以向用工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和内陆省份转移以减缓压力。

  坦率地说,尽管原材料、用工成本和人民币升值等外部压力是导致曾为中国制造贸易顺差的轻工业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但却非根因之所在。应该说,诸如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廉价优势,一直被誉为中国参与国际贸易和分工的主要竞争优势,遗憾的是这些却是我们长期有违市场机理所带来的市场价格扭曲,而非真的有那么低。

  事实上,国内原材料价格低廉源自于要素资源的价格管制所带来的人为廉价,如电价等,同样劳动力价格的低廉并非单纯的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而很大程度上源自制度性因素———大量农民工转型为产业工人,而厂商未提供必须的社保福利、劳动力市场缺乏集体议价机制导致劳动力相对资方的诉求弱势等,导致了劳动力价格的人为扭曲。

  这种要素资源和劳动力价格的市场扭曲性廉价,虽在改革开放30年来推动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的竞争优势,但这种本身以中国福利净流失的比较优势,终将不会是免费之午餐,其代价是中国经济严重失衡、转型之困以及把大量国内储蓄以外币计价的金融资产的形式暴露出巨额风险敞口———巨额外汇储备。

  其实,当前不仅是制鞋纺织等轻工业面临着市场对长期扭曲的要素资源价格的修复调整压力,机电等资本品出口也将面临着要素资源成本上升等压力。

  当前原材料、用工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本质上是市场对过去人为压低要素资源和劳动力等价格的修正,这一修正过程不仅远未结束,而且国内通胀面临新的压力,这将致使通胀更为长期化;而通胀的最终结果使中国的资本品和劳动密集商品不再具有廉价优势。

  由此可见,当前东莞制鞋业等暴露出的出口之困,实际上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出口模式之惑,而非是单纯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问题。因此,有关部门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任何国家经济增长的秘密源自技术创新等为主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非要素资源投入和规模优势。随着美欧经济陷入政府债务危机之中,中国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更不现实,中国要真正借助全球经济危机壮大自身,就需为国内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提供稳定而便利的环境,如加快市场化改革,降低交易成本等,以增加自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能力;否则,继续沉思在所谓的廉价优势将错失发展和转型良机。

  □刘晓忠(广东 财经评论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