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中国老年社会人口危机警铃已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5 12:36 来源: 财经网

  北京兵源枯竭现实,预示老年社会人口危机可能提前来临,这对中国经济来说,高储蓄率将不再,支撑之前高速增长的基石消失,我们很快将面临一系列问题

  【财经网专稿】记者 徐斌  尽管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国人口红利将在2015年左右结束,但实际上,目前的军队兵源急剧缩水的现实,预示中国人口危警铃已响。持续三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所引发的经济社会后果,将在未来逐步展现。

  北京卫戍区副政委郭志刚8月24日透露,目前兵源结构并不尽如人意。高中以下学历的征兵适龄青年(18至24岁),只占总数的40%以下,却完成了征兵任务的67%。占适龄青年总数60%多的高中、大学学历者,仅仅完成了全市33%的征兵任务。为改善兵源结构,征兵部门今年加强了兵役信息管理,并依据《征兵工作条例》初步拟定了《北京市执行征兵法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从9月份开始,全市将进行兵役登记情况执法检查。征兵部门还将协调市教委正式下发通知,督促各高校在今年大一新生入学时,查验本市籍适龄男性的《兵役登记证》,没有该证件的不予办理入学手续。有关统计显示,2008年,北京市适龄入伍青年有50余万人,今年已下降到30余万。到2013年至2014年,北京市的适龄入伍青年可能只有2008年的39%,跌至30万人以下。

  兵源枯竭,和独生子女政策对军队战斗力的影响,是军事专家研究内容,不在本文探讨范畴。但军队兵源逐步枯竭现实,提示我们人口红利结束时间,可能比我们想象来得快。一直以来,中国学界都认为,2015年之后,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北京市现在就出现征兵难,凸显出目前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急剧减少情况,超乎专家学者的预期。

  劳动保障部门以及一些人口学者认为,推迟退休年龄就可以解决老龄化社会人口危机。但现实问题哪有那么简单,在过去十年来,中国经济处于人口结构最优时期,干活挣钱储蓄的人多,抚养和养老退休的人口少,长期居高不下的高储蓄率,是高投资率的基石,也是资本和房地产大牛市的根本。一旦人口结构发生变化,高储蓄率不再,从艺术品市场泡沫,到高房价,从股市到翡翠玉石市场,统统走熊。更糟糕的是,年轻人口减少,是中国经济处于重要转型期间发生的。未富先老的现实,意味着近十年内,如果没有出现大的技术变革,生产率没有出现大提升,未来我们的生活水准将急剧下降!

  1949年建国时期,中国人认同人多力量大的理念,三十年后,中国社会又认为,人口多、底子薄是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用不了五年,我们很快就会认识到,人口多,青壮年人口少,才是真正的灾难。三十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国的自发选择,没有任何外来强力逼迫我们,所以中国将独自承受所带来各种后果。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