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保障房建设需制度保障应与官员政绩挂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6 10:22 来源: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0月2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分配和管理事关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昨天(25日)下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对于保障房,中国之声观察员曹林作如下评论:

  曹林:现在在中央跟舆论的压力下,各地都在大建保障房,前一段时间报道了开工率都非常高,但是我觉得这个开工率并不说明什么,并不能说明这个地方就在真正踏踏实实建保障房了。我觉得保障房要名副其实的实现它保障的功能,本身它需要很多制度的保障。

  首先我要强调的就是质量上的保障,保障房不能成为劣质房的代名词。虽然它的价格它比商品房低,但是绝不能以降低它的质量为代价。现在各地在这个压力下建保障房,我特别担心这一波保障房的质量,强迫他们投资建房,他们就可能偷工减料,今天各大网站一大新闻标题就是说,保障房建设各省大跃进,部分质量不过关,说明公众对质量是非常担心的。为了保证质量不少地方都出台了保障质量的措施,比如河南省就要求对保障房安居工程实行终身负责制。他们实行一个办法,在这个房子上悬挂永久性的标志牌来体现这个终身负责的这种决心。北京也是这样的,我觉得这是必须的。我们需要这个保障房,但是我们更要命,我们不能说建一个豆腐渣让我们住进去了,这是第一个保障。

  第二个保障我觉得应该是分配上的保障,也就是说把保障房分到那些真正需要的,真正有资格享受这个保障房的低收入者手中,而不能成为所谓的特权者的盛宴。比如说媒体曝光过很多,从陕西到山东不少地方都出现过这种情况,名义上为低收入者建保障房,最后却成为建公务员小区,甚至用保障房的用地给四大班子的领导建豪华别墅,那些掌握分配权的人自己先给自己的内部人分几套最好的房,成为这个特权房,完全违背了保障房的初衷。

  最后,我想强调的保障就是建设上的保障。现在一些地方,我觉得开工它就是一种假开工,为了完成任务,为了摆一个“我在开工”的姿势欺骗舆论。我觉得政府在保障房上的投入一定要有一个制度的保障,不能说投入的钱只够开工,等这一阵风过后后续就没有这个资金投入了,楼成了烂尾楼,永远也完不了工的烂尾楼。我觉得必须把保障房的建设跟投入跟它的官员政绩挂起钩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