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苏伟: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理由只是个借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4 08:04 来源: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 (记者赵黎)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漫长的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变迁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加拿大环境部长彼得·肯特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这一决定使加拿大成为在德班会议闭幕后第一个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国家,也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签署但后来又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国家。

  苏伟:加拿大退出的理由不过是个借口

  现在,加拿大义无反顾的放弃了这个曾被称为"人类自救第一步"的《京都议定书》。加拿大政府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决定在国际社会和在加拿大国内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且在加拿大国内受到了反对党以及环保团体的抨击,加拿大的官方反对党新民主党以及反对党自由党都对这一决定表示失望,官方反对党自由党表示,这个决定使保守党政府可以不必承认自己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上的失败而且放弃履行加拿大的国际责任。那么绿色和平组织表示,加拿大政府更关心如何保护污染大户而不是如何保护加拿大人,绿色和平组织的活动家麦克·胡德马说,保守党政府更关心的是阿尔伯塔省油砂项目的发展,获取经济利益,而不是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确保下一代的健康的未来,现在加拿大发出的信息是清楚的,就是加拿大不在乎这些。

  加拿大退出议定书后的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使其免遭因无法达标而需支付的大约140亿加元的惩罚。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对于退出的原因,进而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肯特:我们本希望达成一个国际气候协议,能够覆盖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是《京都议定书》不能代表加拿大的前进方向,《京都议定书》原本覆盖少于全球排放量30%的国家,现在它只覆盖不到13%,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缩水。

  京都议定书涵盖的国家少,是加拿大退出的原因。对于加大拿退出的这个理由,德班气候大会中国首席谈判代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昨晚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这只是一个借口。

  苏伟:只是一个借口,当时为什么有《京都议定书》呢,主要也是公约中体现的公平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约非常明确。发达国家因为他们有历史排放的责任。他们应当率先采取大幅度减排的措施,那么最终就谈成了《京都议定书》。当时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在里头的,但是因为美国最后宣布不批准《京都议定书》,致使议定书产生了一个重要的缺陷。但是实际上这个在2007年巴厘岛会议上对这个问题,大家已经有了共识,当时的谅解就是:《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缔约方继续承担第二承诺期的减排指标。议定书跟公约下的行动是作为一揽子的协议来推进的。所以加拿大所谓因为《京都议定书》仅仅涵盖了很小一部分排放量所以他退出,实际上这是一个借口。

  加拿大的退出此前并非没有征兆。上个月肯特就曾说过《京都议定书》对加拿大而言已经成为过去。加拿大此前的承诺是:截至2012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6%。但截至2009年,加拿大的温室气体排放仍然比1990年高出17%。德班气候大会中国首席谈判代表苏伟表示,加拿大这次的退出,与当初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一样,都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

  苏伟: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加拿大的经济跟美国是联系非常的密切。所以美国没有参加,加拿大来讲可能经济上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想这可能是加拿大退出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各国政府有权决定是参加一个条约或是退出一个条约,但是在德班会议刚刚闭幕的时候,选择这个时机退出《京都议定书》实际上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实际上对于这个协议墨迹未干,它(加拿大)就把这个协议撕毁了。这个有点不讲信义的一种感觉,退出《京都议定书》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解振华:该做的我们都做了,你们还没有做到,你有什么资格在这儿讲这个道理!

  这次德班会议虽然最后达成了协议,但是很罕见的打了加时赛,直到加时赛的最后一刻,各方才就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达成协议。不仅是德班会议,在以往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谈判桌前,往往都经历着马拉松式的艰难磋商。

  而这一切都与发达国家不愿意承担历史责任、不愿意履行相关承诺有关。这次德班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就直接发出了质问:当初的承诺,你们做到了吗?自己没有做到,凭什么指责别人:

  解振华:要想真正的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就要兑现自己的承诺,采取切实的行动,可是我们现在看,到现在为止有一些国家并未兑现他的承诺,并没有采取真正的行动,大幅度率先减排讲了吗?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你提供了吗?我们讲了20年到现在并没有兑现,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展,我们要消除贫困,我们要保护环境,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我们已经做了,你们还没有做到,你有什么资格在这儿讲这个道理!

  气候变化是不分国界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立应对的全球气候的挑战,意见分歧再大,还是要协商沟通。明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也将在卡塔尔继续进行。未来的走向究竟分歧、争执,还是合作、共赢?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表示:

  苏伟:未来,德班会议确定了有一个第二阶段期,明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要通过一个决定,就是要对《京都议定书》有关的附件进行修改以落实发达国家第二承诺期减排指标的问题,那么同时也是在公约的框架下,进一步加强各国已经提出的行动、措施和目标的落实。同时,政府间的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也要提出一个关于气候变化第五次的评估报告。那么在这些进展、评估和新的评估报告的基础上,能够对2020年之后的进一步的国际合作行动进行谈判磋商,现在设定在2015年之前,能够把2020年之后的行动安排能够谈出来。然后以便在2020年开始,就能够实施有关的协议和安排。大致是这么一个谈判的走向。

  地球上所有人类都希望有一个美好的环境,这是人们能够坐下来对世界气候进行谈判的基础。但是之所以各国还争吵不休,并不完全在于对气候的不负责任。更重要的在于对发展权的争夺。因为减排就意味着降低发展速度。发展与环境是否永远是矛盾两面?如何探索一条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道路是全世界人民都需要思索的课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