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黄冬如:2012政府采购的危与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3 12:09 来源: 中国政府采购报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2012中国政府采购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上提出,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需要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顺应这种观点,笔者对政府采购媒体的发展以及政府采购实践和发展形势提出自己的思考。

  首先是服务创新。可以说,《中国政府采购报》2011年的工作是中国政府采购服务创新的最典型代表。这是报社一年来呈现给大家丰富产品的表现力印证,也是笔者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得出的结果。《中国政府采购报》不时为业界推出政府采购盛宴。新闻热点如“天价采购”、海口事件、湖南事件等或深度剖析,或解难释疑,平实而不失专业水准;其标准化、公共服务等专题报道解读更加具有新颖性、广泛性和可读性特点。

  其次是技术创新,或者说机制创新。2011年,在多年稳定运行全程政府采购电子化系统的基础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政府采购中心首创评审公开。经过研究和分析,评审过程通过视音频直播的方式向投标供应商公开。先选择一些通用的、竞争充分和行业评审专家能力强的项目进行试点,时机成熟后向所有公开招标项目铺开。同时邀请工商联、工会和青年商会等社团组织观摩指导。评审公开半年多以来效果突出:公开供应商最关注和认为最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大大增强了透明度、评审的可信度和互信力。评审专家的评审公正性和专业性也得到提高。采购人也更加注重对采购需求与实际应标情况的对比分析。换言之,供应商认为这种非常罕见的形式使采购效益大大提高,也没有产生任何质疑投诉。当然,机制创新可能会面临“评审过程必须保密”的法律制度压力。但在法律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面前,只要对政府采购效益有利的事,必须突破一些障碍勇于尝试。更何况这种行为受到多方面的认同。

  最后是制度创新。2012年政府采购可能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体制制度创新,即集中采购机构的出路和归宿。在管理有所缺失、执行机构职责不明、归属不一的现状下,在招标投标领域顽疾难以治理的现状下,二者都将进入公共资源平台交易似是大势所趋。这是政府采购与招标投标前途和命运的新选项。就进入平台的七大项目(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医疗器械药品招标采购、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来说,七个厨子如何做好一盘菜,值得深入观察和研究。单就政府采购或者集中采购来说,它与公共资源交易二者的关系是“树种植于土地,树土相生相长”,还是“盐融于水,盐已入水却不见踪影”呢,考验我们的智慧和能力。若要保持政府主导型的采购活动或者不削弱政府采购和集中采购的功能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集中采购机构二级法人保存其专业特点及独立性。或者将平台在纯交易或服务职能基础上增加集中采购职能。当然,未来交易中心谁负责谁主管也将影响政府采购的发展。政府采购被入公共资源交易范畴,是政府采购之危,亦是政府采购之机。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功课,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体制问题是决定政府采购发展的根本问题。同样,《政府采购法》践行10年的历程,实施条例的出台,GPA的深入谈判,政府采购行业协会或者职业化、标准化的进程,都将是政府采购发展机遇之所在。(作者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