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金融业基建式扩张要放慢步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8 14:44 来源: 《财经网》

  金融市场的存在从根本上有三大目的:一是为满足企业合理融资的需要,二是满足投资者分享企业成长和经济增长红利的诉求,三是高效的配置资源

  虽呼声高涨却始终不能落地的国际板几乎成为“股市杀手”!在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上海市市长韩正曾表示,“目前来看,相关条件已经成熟,相信国际板很快能够推出来。”去年5月23日,A股市场破位大跌,直至6月3日,上证指数最深下跌了近183点,始作佣者是在此前的陆家嘴金融论坛上,一些高官纷纷表示国际板很快就要推出;还是去年11月30日,市场传闻称,国际板马上要走内部流程,沪深两市随即呈现单边下跌走势,多头毫无还手之力。

  市场是最好的衡量标准,不受欢迎的国际板基本上成为一些投行、地方政府部门等相关利益方的单边游戏。安邦多次强调,以国内资本市场目前的“惨状”而言,实在不是推国际板的最好时机。事实上,不仅市场在一致反对,监管层也逐渐认同了我们的看法。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以来,有关国际板的消息就已经转了风向。在前几日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郭树清谈到了新股发行问题,谈到了债券市场建设问题,唯独在国际板上,却没有只言片语。而就在去年5月,时任证监会主席的尚福林公开表示,中国股市推出国际版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不单单是高层,国际板的“东家”上海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上海市市长韩正日前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国际板推出是要有时机的,现在并不是推出国际板的最佳时机。因此,国际板推出现在并没有时间表。”韩正关于国际板暂停的表态,再加上1000亿地方社保基金可能入市的消息,刺激了17日A股的大幅反弹。

  我们认为,上述政策思路上的转变是符合现实的选择。2011年的股市哀鸿遍野,全年沪指大跌22%,熊冠全球主要市场。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AB股总市值为21.48万亿元,同比下滑19.09%;股票成交金额42.16万亿元,同比减少22.72%。中国的股市基本上失去了投资价值,这对投资者的信心形成了重大打击。如果再推出国际板,A股又将如何?外资投行高盛曾称,假设有3-4例国际板IPO成行,意味着融资总规模会达到1100亿元人民币。但2011年A股市场IPO筹资规模已经大幅下降,为2825.07亿元,同比缩水42%。更何况,当国际大企业纷纷来华融资之时,境外人民币存量却难以满足要求,截至2011年11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仅达到6273亿元,而这已经是高速发展的结果。很明显,国际板的推出肯定会对A股形成重压。这不仅使资本市场表现继续与中国经济基本面背道而驰,而且会大大压缩国内企业的融资空间,央企们也不例外。

  回顾历史,2011年以来关于国际板的数轮交锋,却反映了中国在金融市场建设上的思路误区。过去,中国建设金融交易市场,很有点房地产市场的味道,只知道铺摊子、上规模,以为交易市场数量上去了,金融中心就来了,资本市场就完善了。最近各地两会上争建交易所的热潮就体现了这一点。重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各类交易所功能,扩大经营规模和辐射面,今年将加快设立贵金属交易所、城市矿产交易所、文化产权交易所等要素市场”;天津提出,已有创新型交易市场11家,要在2012年规范发展创新型交易市场,继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上海虽然暂时搁置了国际板,却又盯上了新三板,而后者则是北京志在必得的“宝贝”。

  在安邦高级研究员贺军看来,虽然国内金融市场的确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补,但速度一上来,问题自然就会增多。往往只注重外表和形式,不重视机制与功能,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市场建设的目的何在。金融市场的存在从根本上有三大目的:一是为满足企业合理融资的需要,二是满足投资者分享企业成长和经济增长红利的诉求,三是高效的配置资源。但中国目前已有的市场做到了这几点吗?没有!贺军指出,下一步中国金融市场“铺摊子”的发展应该放慢速度,要强化金融市场的功能、强化软件建设、强化市场机制。过去我们对中国经济须慢下来的呼吁,同样适用于中国的金融市场建设。

  最终分析结论:

  考虑到政府换届因素,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以及平衡经济增长与转型的任务,中国金融市场的“基建扩张”在今年会放慢脚步,更重要的是深化改革、完善机制,而不是一味铺摊子。

  【作者:安邦咨询研究员李浩 】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