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三公消费解决之道在于行政体制深层改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1 09:49 来源: 深圳特区报

  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三公”消费问题,根本办法就在于釜底抽薪,而不是扬汤止沸。要加快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通过减少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从根本上解决“三公”支出不断增加的问题。

  ■ 乔新生

  每年召开的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上,公款出国、公款接待、公款购置车辆总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人民网于今年两会前进行的调查中,80%的参与者都不满意“三公”经费的公开情况,认为全国人大应当制定专门的规则,增加“三公”消费的透明度。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思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三公”消费问题,根本办法就在于釜底抽薪,而不是扬汤止沸。要加快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通过减少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从根本上解决“三公”支出不断增加的问题。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推行的行政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部分行政机关改组成为事业单位,非但没有减少政府的财政开支,反而由于事业单位经费不受限制,“三公”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国务院各部委公布的“三公”支出,绝大部分体现在下属事业单位财政支出方面。这一方面说明事业单位与行政机关存在着明显的利益输送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三公”消费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不重视基础性制度建设,那么即使增加惩罚性规范,也未必能解决“三公”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多次发表文章,呼吁社会各界关注“三公”消费的同时,高度重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真正做到精兵简政,一劳永逸地解决“三公”消费腐败问题。通俗地说,就是要拆掉行政机关的“庙”,减少尸位素餐的工作人员,从根本上消除“三公”消费的机会。

  笔者建议:第一,全国人大应当尽快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我国现有的近30个部委减少一半,与此同时,把我国定编、定岗、定员的“三定”方案法律化,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专门的法律规范,明确国务院各部委工作人员的数量,防止各部门自行设立机构,自行扩张权力;第二,改变目前的经费包干体制,在明确事权的基础上,实行逐项申报制度,预算工作委员会应将申报事项通过互联网络公布出来,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第三,进一步完善党政机关和事业部门的绩效考核制度,由专业审计机构进行绩效审计,并且把“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纳入到审计的范围。如果“三公”经费使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应该由部门负责人或者具体的责任人负担相关费用;第四,尽快通过公务员财产申报法,把公务员的个人消费与公务员的财产申报挂起钩来,如果公务员消费明显超出个人支付能力,那么,公务员不仅要说明财产来源,而且还要说明是否公款消费。只有这样才能防微杜渐,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解决“三公”支出居高不下的问题。

  反腐倡廉制度不能成为沙滩上的城堡。当前我国的腐败问题,重点不是个人腐败问题,而是集体腐败问题;不是体制外的腐败问题,而是体制内的腐败问题;不是缺乏制度的问题,而是制度不配套的问题;不是有法不依的问题,而是选择性执法的问题;不是没有监督的问题,而是监督软弱无力的问题。只有把行政机关的廉洁程度与行政机关负责人的政治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公”问题。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 教授 院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