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专家称我国投资占GDP比重上升至50%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5 16:18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这些改革议题,产生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外需增速明显下滑的背景下,因而显得更加现实

  刘利刚

  2012是“起承转合”的关键年份,中国经济面临的诸多改革挑战也愈加清晰——多维度的经济结构“失衡”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软肋。

  过去10年中国经济的再度腾飞毫无疑问归功于改革。到2011年年底,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二位,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优秀表现也让世界侧目,10年间中国历经了加入WTO、人民币两度汇改、国企和金融体制改革等,这些改革举措互相贯穿,互为支撑,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体制保障。

  具体来看,加入 WTO的关键举措使中国更迅速地融入世界,为国内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渠道,由此形成的大规模贸易顺差,也促发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与其同步,国有银行用产权多元化来大规模清理坏账、充实资本金后,对国民经济形成了强有力的信贷支持,此后其进入股市融资,大幅推升了中国股市的规模,并成为股市发展的稳定器。

  过去10年的改革取得了关键性成果,同时也难以避免地产生新的“不平衡”。这些“不平衡”包括:投资与消费之间的不平衡、分配体制的失衡以及地区之间综合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解决这些不平衡,需要进一步推动着力系统性改革。

  以投资与消费之间的不平衡为例,在过去的10年内,投资占GDP的比重已从21世纪初的40%左右上升至今年接近50%的水平,而消费占GDP的比重则下滑至40%以下,而10年前,这一比重则大约为45%。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过高的投资率因为诸多瓶颈已不可持续,并可能成为银行系统新一轮呆坏帐源头。

  不可否认,尽管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在过去的10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金融机构的财务与运营实力也得到了迅速增强,而政府—金融机构—国有企业之间融资铁三角关系的存在,事实上也会造成金融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其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国有企业优势的加重,造成了银行资源向其集中。利率的管制也造成实际利率过低,某种程度上引发地方政府和国企的投资增大。在这样的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中,中小企业多少出现了“被边缘化”的状态。与此同时,轻重工业之间的失衡风险也愈加明显,并造成对于资源的过度依赖。

  打破这样的不平衡,引入利率市场化改革尤为关键。投资的过度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银行资源相对过剩——大量社会资金由于无法寻找到安全和高收益的投资渠道,不得不存入银行,而存款利率受到严格监管,这不仅造成了银行大量信贷资源的产生,也导致了相对较低的投资成本。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改变这一状态,进而促进各类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中国金融机构做大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有利于这些机构更加市场化,并在竞争中主动提升业务,进而使其真正“做强”。相对市场化的利率,也有助于增加居民的收入,财富效应也将推动社会消费的增长。

  而推动居民消费的增长,也需更加细致和深入的改革。

  改革可以从两方面推动。一方面提高普通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随着劳动法的实行,适龄工作人口的减少和教育程度的提高,中国多数普通劳动者收入提高的趋势其实已经产生,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速仍大大快于普通居民的收入增长,大规模的转移支付固然是政府应尽义务,这也意味着政府可以大面积推进具有保障性的医疗、教育和养老体系的全面覆盖,进而真正推动居民现实消费的增长,解决“政府代居民消费”的问题,用消费来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随着消费的增长,第三产业才能真正取得发展的动力,并减少整体经济对于房地产业和重工业的依赖,进而化解产业结构失衡的各种弊端。

  这些改革议题,产生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外需增速明显下滑的复杂背景下,因而显得更加现实。当然,这些改革措施的稳步推进,不仅需要中国的社会稳定,也将有利于未来中国继续保持稳定。

  (作者为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